晴影娉婷沐晓风,雯华皎皎映霞红。
冰心未许尘嚣染,玉骨偏宜水墨融。
袖底诗香浮翠盏,琴边鹤梦入苍穹。
蓬莱何必寻仙迹,自有清辉照碧丛。
陈武祯复读插班的班级是 99 级 9 班,这个班级与往届有所不同,因为这届学生到了初三都没有进行分班。也许是学校的老师意识到了分班可能会对学生的备考情绪产生影响,所以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从初一到初三,整整三年的时间,同学们都在同一个班级里学习和生活。从 1999 年的秋天到 2002 年的夏天,这段时间里,老师们始终没有更换过。这样的安排对于老师们来说可能更加公平,同时也让师生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
时间不语,悄然流逝;初三的到来不止是中考,还有离别;大家相处了三年,当夏日蝉鸣的时候,又到了分别的时候
尽管在这期间有很多同学因为各种原因退学了,但留下来的同学们相处得依然非常融洽。班主任李广福老师就像一个大家长一样,对同学们关怀备至、无微不至。
柳晴雯是班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她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勤奋好学,总是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班里有几个男生悄悄喜欢着她,她心里是知道的,但她没有一点感觉,只觉得他们都是不学无术的人,跟她同岁的表哥似的,只知道讨论哪个班的哪个女生漂亮,却不知道多用点心思把学习搞上去,每次考试都考那么点分数。
分数都不如我的人,还想喜欢我。柳晴雯偶尔也会在心里高傲的自恋一下。在她心里值得自己喜欢的男生,不但自己看着顺眼,成绩也得比自己好,最起码和自己差不多。她打心底喜欢有才华的男孩子,像是电影里的什么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还有武侠小说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少侠才俊,现实中的这些男孩子啊,在她看来都是太普通的。有时候,她甚至觉得被这些人喜欢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让她觉得讨厌。
在成绩好的男生中,也有个别让她觉得还算顺眼的,但总是不够完美。要么有点小孩子气,不够成熟;要么有点娘娘腔,不够爷们;要么就是太沉闷,不够活泼。这些心里的想法,柳晴雯从来不给别人说,只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和自己的好姐妹岳群芳聊几句。岳群芳和她是一个村的,她俩从小学到初中都在一个班级,又都是家里的老大,下面都有弟弟妹妹,相似的背景也让姐妹俩从彼此的身上看见自己的一点影子,所以关系特别好。稍微有点不同的是,柳晴雯的父母常年在外做蔬菜生意,一年到头很少回家,回家最多的就是过年过中秋。
小时候,她也常跟着父母外出。那个时候爸爸有辆小货车,因为蔬菜怕晒怕风吹雨淋,后来就加了一个车棚,他们总是一早把车开到地里或者蔬菜大棚里,半天的时间把车装满,当天晚上之前赶到市区的菜市场,一直在车上熬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把蔬菜分批批发给市区的各个小商贩,处理完这一车蔬菜,有时候天还不亮。
柳晴雯跟车时,爸爸犹如一位技艺精湛的艺术家,在装车时会在车斗里精心雕琢出一个温暖的窝,她和妈妈便如两只乖巧的小鸟,静静地待在里面。
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是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天,柳晴雯正处于小学暑假,她兴高采烈地跟着爸妈去跑车。那时,妈妈的腹中已经孕育着妹妹,仿佛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小生命。爸爸在前方专注地驾驶着小货车,而她和妈妈则在后面的车斗里,小货车在乡村的土路上如同一叶扁舟,在波涛汹涌的海浪中颠簸着。
柳晴雯在后面晕车呕吐不止,妈妈也因怀孕而身体不适,车内闷热难耐,仿佛是一个令人窒息的蒸笼。一直快到市区时,路面才渐渐变得平坦,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虽然不再那么颠簸,但路口和红绿灯却如繁星般增多,小货车频繁地刹车、停车、起步、加速,然后又刹车减速,所以,娘俩在车后并没有感到丝毫的舒适。
柳晴雯心中暗自思忖,开车的爸爸或许是最惬意的,就像在云端漫步一般。到了夜晚,天气稍微凉爽一些,柳晴雯像一只好奇的小猫咪,从车斗里站起身来,透过车棚的缝隙,如饥似渴地欣赏着外面的风景。城市路边的霓虹灯闪烁着,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小小的柳晴雯心中却充满了期盼,她盼望着自己家的小山村也能如这繁华的都市一般,充满生机与活力。那样的话,爸爸妈妈就不必常年在外奔波劳碌了,她每天放学回家,只需轻轻呼喊一声妈妈,就会有温柔的回应在耳边响起。
因此,可以说柳晴雯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是与爷爷奶奶一同度过的。在这段成长历程中,她展现出了非凡的学习热情和毅力。从小学到初中,再到初三这个关键阶段,柳晴雯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业的执着追求。
她深知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拥有一份好工作,从而减轻父母的负担,让他们不再如此辛劳。这种懂事和责任感在同龄人中实属难得,也使得柳晴雯在学习上格外认真刻苦。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时针就如箭一般飞快地指向了“初三”。与前两年相比,初三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前两年的学习虽然忙碌有序,但却远不及初三时的压力山大。然而,真正让初三与众不同的,是班主任老师在开学第一天便在黑板上郑重地写下的中考倒计时。那醒目的数字,仿佛是时间的警钟,时刻提醒着同学们中考的临近。
尽管同学们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习中,但残酷的现实却摆在眼前。在这个乡镇中学里,每年参加中考的学生虽然有五六百人之多,但真正能够通过考试的却仅有五六十人,平均到每个班级,也不过四五人而已。
柳晴雯深知这一点,她在班里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一旦将她的成绩放在整个县域范围内进行比较,她就显得颇为普通了。每当想到这里,柳晴雯心中的焦虑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尽管她已经非常努力,可成绩却始终难以再有明显的提升。在班里,她最好的名次也不过是第五名,而且到了初三,虽然开始住校,晚自习的时间也增加了不少,但她的名次却始终难以向前挪动哪怕一点点。
初三上学期刚刚开始没几天,班里就像变戏法一样,陆陆续续地被老师安排进来五六个复读生。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柳晴雯感到压力如山般沉重,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与她作对。
原本,柳晴雯在班级里的成绩还算不错,总能保持在前十名以内。然而,随着这些复读生的加入,她的名次却逐渐被排挤到了前十之外。这让她感到无比焦虑和失落,学习的动力也似乎在一瞬间被抽走了。
这种烦心的事情,柳晴雯只能在课余时间和好友岳群芳倾诉一下。她愤愤不平地说:“岳群芳,你说怎么还有复读的学生呢?本来考试竞争就那么激烈,他们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岳群芳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无奈地说:“是啊,本来我在班里的第十名左右徘徊,还有点动力往前努力一下,现在可好,我都不知道该往哪儿使劲了。”
柳晴雯越说越气,咬牙切齿地说:“他们就是来跟我们竞争录取名额的,我讨厌他们!”
你也不至于这么紧张吧,我觉得他们大多数也都是普通人,尽管是来复读的,学过一遍了,也未必能次次都考过我们。岳群芳煞有其事的分析着说。
他们中有些人也不是那么讨厌吧。岳群芳说完偷偷笑了一下。
噢,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柳晴雯看着岳群芳的表情有变化,于是嘿嘿的追问道。
谁,谁不那么讨厌呢?柳晴雯追问。
你说讨厌的的人,我就不能说不讨厌吗。岳群芳反问道。
哦,原来这样啊,那当然可以啊。柳晴雯坏笑着说,你不讨厌也可以,你喜欢我也拦不住哦。
你,你胡乱说什么呢。岳群芳有点不好意思的回应着。
胡说?那你告诉我是谁让咱家小岳岳动心了,不然,我就到处胡乱说了哈。柳晴雯笑着说。
说,你说吧,我就不说,我看你怎么说。岳群芳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就那几个人,你不说,我也给你摸清楚了。柳晴雯自信的说。
岳群芳没有再接柳晴雯的话茬,她坐在靠近教室南边窗户下,她转脸看着从教室东门口台阶上上下的人群。思绪却飘向远方,虽然她和柳晴雯是无话不说的好姐妹,但这次心底的秘密,她却想自己悄悄珍藏。
嗨,愣什么呢,怎么不搭理我。柳晴雯拍了一下岳群芳的肩膀,把她从幻想中叫醒。
没,没什么。我在数门前的台阶呢。岳群芳急忙找了一个理由掩藏自己内心的慌乱。虽然嘴上没有承认什么,可日记本里的文字已及这个15岁少女的心里变化。
那是一个普通的傍晚,晚自习还没开始,岳群芳在宿舍还没回来,早早到教室的柳晴雯闲着无聊就坐在了岳群芳的课桌前,学着岳群芳以前的样子,一只手趴在窗户上,看着窗外来来往往进出厕所的人群。她还在想着班里新来的几个复读生,猜测着会是谁让她家岳群芳都不对自己说实话了。张博海?陈锋国?陈武祯?还是李鸿鹏?数来数去也就这几个人是新来的,原来那些小毛孩是不可能的。那又是这些人里的谁呢?柳晴雯苦思冥想着,看到岳群芳的课本后,又好像想到了什么。对,岳群芳和她一样都有记日记的习惯,找出来看看。
找了好一会,才在一本政治课本里找出来岳群芳的日记本,她真是太狡猾了,竟然把日记本夹在政治课本里。柳晴雯暗自窃喜着,再狡猾的狐狸也瞒不住聪明的猎人。
当柳晴雯翻开那本精致的日记本时,一行行俊秀的文字,整齐地排列着。
《心事》
我数着阶梯的格子,
一步,两步……
偷看你远去的影子。
你忽然回头,
我忽然变成,
一朵怕雨的云。
《课间操》
在第八节转体运动时,
我的目光总偏离四十五度。
风把你的名字,
吹落在人群中飘摇,
而广播声太响,
震碎了所有欲言又止的娇羞。
柳晴雯看着着几段文字,呆呆的幻想着,好像看到了一个长大的女孩,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那个想法里有一个愣头愣脑不明事理的男孩。
想到这里,柳晴雯也不由自主的在脑海里一个个闪现着班里男生的影子,很奇怪脑海里第一个闪现的却是一个让自己好奇,却又觉得很普通的男孩子。他也是一个复读生,刚来的时候,班主任就表扬他,还参加过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初三上学期第一次作文课,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朗诵的居然也是他。周末回家的时候,柳晴雯偶尔会找到比自己高一届的张玲姐闲聊,最近一次,柳晴雯却不由自主的找张玲打听起班里的几个复读生。
张玲姐,你怎么不复读,我们班现在来了好几个复读的。柳晴雯热心的问。
哎,俺不是学习的那块材料。别说复读,就是回炉重炼也不行啊。张玲自嘲的说。
那这几个人你认识吧。柳晴雯把班里几个复读生的名字说给张玲听。
认识一个,这个陈武祯,初一初二的时候和我一个班,学习挺好的。张玲坦率的说。
那他怎么还没考上县里的高中呢?柳晴雯装作无所谓的问。
嗨,他也怪可惜的,快考试的时候和班里一个复读的女生好上了。据说是那个女生先喜欢上他的。张玲惋惜的说。不然,按照他平常的成绩,应该没问题的。
哦,原来是这样,那个女生长得漂亮吧?柳晴雯追问道。
很漂亮,在班里学校里都能数得着吧。张玲说。
那张玲姐,在学校的时候有没有追你的男孩。柳晴雯好奇地问。
哪有啊,我这么普通。张玲无奈地说。你还小呢,扒问这些干什么,好好学习。
没,没什么,就是好奇问问。柳晴雯岔开话题。张玲姐,我还有事去找岳群芳,我就走了哈。接着柳晴雯就走出了张玲家的院子。可说不出什么原因,心里有点开心又有点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