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沐事件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湖心,漾开几圈涟漪后便迅速平息。陈笙儿的生活重心,越发稳固地围绕着她那位“无所不能”的裴司学转动。
然而,这份过于投契的“师生情谊”,终究是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这日午后,二郡主陈楚楚与大郡主陈沅沅联袂而来,美其名曰“探望小妹课业进展”。
水榭内,陈笙儿正对着一幅临摹的字帖抓耳挠腮,裴恒则安静地坐在一旁,姿态优雅地煮着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清俊的眉眼,显得格外温良无害。
“大姐,二姐!”陈笙儿见到救星般丢下笔,扑了过去。
陈楚楚笑着捏了捏她的脸蛋,目光却扫向案几上那幅……堪称惨不忍睹的字帖,眉头微蹙:“笙儿,裴司学悉心教导你多时,这字迹怎不见半分长进?”
陈沅沅坐在轮椅上,性情温和,也柔声附和:“是呀,总要有些成果,才不辜负裴司学的辛苦。”
陈笙儿顿时蔫了,求救似的看向裴恒。
裴恒从容起身,向两位郡主施礼,语气谦和:“大郡主、二郡主。四公主天资聪颖,于文章典故、人情轶事上一点即通,进步神速。至于这书法一道,需静心磨砺,非一日之功。公主性情烂漫,不喜拘束,强求反而失了天性。”
他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肯定了陈笙儿的优点,又为她书法不佳找到了合情合理的借口,顺带还暗示了自己因材施教的用心良苦。
陈楚楚面色稍霁,却并未完全被打发。她走到书案前,拿起那幅字帖仔细看了看,忽然道:“久闻裴司学书法乃花垣一绝,笔力清健,风骨天成。不若现场指点笙儿一二,也让我们开开眼界,看看这‘因材施教’是如何施的。”
这是要现场考核了。
陈笙儿心里咯噔一下,紧张地攥紧了衣角。她自己的字什么样,她心里清楚得很。
裴恒眸光微动,面上却依旧是那副温润从容的模样。他浅浅一笑,从善如流:“郡主有命,敢不从尔。”
他走到书案旁,对紧张得快要同手同脚的陈笙儿柔声道:“公主不必紧张,写字如做人,心静则笔正。我们便从最基本的‘永’字八法开始,可好?”
“好……好啊。”陈笙儿硬着头皮拿起笔。
然而,她手抖得厉害,一下笔,那墨团便晕开一大块,比之前写的更不堪入目。
裴恒见状,几不可闻地轻叹一声,那叹息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无奈与怜惜。
下一刻,在两位郡主和陈笙儿都未及反应的瞬间,他极其自然地走到了陈笙儿身后,微微俯身,一只骨节分明、修长干净的手,轻轻覆上了她执笔的右手。
“失礼了,公主。”他温热的呼吸近在耳畔,声音低沉而柔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安抚力量,“放松,腕部用力,跟随臣的引导。”
陈笙儿整个人瞬间僵住。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背后传来的、属于裴恒的温热体温,能闻到他身上清冽如雪松般的淡淡墨香,能感觉到他掌心透过薄薄衣料传来的、稳定而有力的触感。她的右手仿佛不再属于自己,完全被包裹在他微凉干燥的掌心中,随着他轻柔却坚定的力道,在宣纸上缓缓移动。
一笔,一划。
他的动作极稳,带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美感。被他握着的手,写出的笔画竟也有了三分清隽的骨架。
水榭内安静得只剩下笔尖摩擦纸面的沙沙声,以及陈笙儿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
陈沅沅看得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赏。陈楚楚抱臂旁观,目光在裴恒专注的侧脸和自家小妹那红得快要滴血的耳根之间转了转,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裴恒心无旁骛,仿佛全部心神都倾注在笔尖。只有他自己知道,掌心下那柔若无骨的小手,以及鼻尖萦绕的、属于陈笙儿身上淡淡的甜香,需要耗费他多大的定力才能维持表面的平静。他必须把握这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亲密到足以扰乱她的心绪,又不能真正唐突失礼。
一个字写完,裴恒适时地松开了手,后退半步,恢复了恰到好处的距离,仿佛刚才那逾越的举动只是为了教学所需。
“公主请看,手腕放松,感受笔锋的流转,便是如此。”他声音依旧平稳,唯有耳根处一抹极淡的红晕,泄露了方才他并非全然无动于衷。
陈笙儿愣愣地看着纸上那个明显比自己写得好上太多的字,又低头看了看仿佛还残留着他温度和触感的右手,脸颊绯红,脑子里一团乱麻,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永字八法。
“咳,”陈楚楚清了清嗓子,打破了这微妙的气氛,“看来裴司学果然教导有方,这般‘手把手’地教,想必笙儿很快便能有所进益。”
裴恒垂眸,姿态谦逊:“郡主谬赞,是公主一点即通。”
陈沅沅也温和笑道:“有裴司学如此尽心,我们也就放心了。”
两位郡主又略坐片刻,便起身离去。
送走姐姐们,陈笙儿还沉浸在方才的冲击中,眼神飘忽,不敢直视裴恒。
裴恒却好似无事发生一般,将那张“合作”完成的字帖拿起,仔细看了看,眼中含着真切的笑意:“公主天赋极佳,方才那一笔捺脚,已有几分力道。假以时日,必能有所成。”
他如此坦然,倒让陈笙儿觉得自己有点小题大做。她甩甩头,把那点异样感觉抛开,凑过去看那字帖,果然觉得顺眼了许多,心里又泛起一丝小得意:“真的吗?我也觉得好像找到点感觉了!”
“自然是真的。”裴恒看着她重新亮起来的眼眸,唇角微弯,将字帖仔细折好,“这幅字,便留给臣做个纪念,可好?也算公主学业进步的见证。”
“好啊!”陈笙儿毫不犹豫地答应,全然没察觉这“纪念品”背后更深的意思。
看着小姑娘毫无防备的笑脸,裴恒小心地将那页纸收入袖中。那上面,有他的笔意,更有他握住她手时,两人共同留下的痕迹。这不仅仅是学业进步的见证,更是他一步步融入她生活、在她生命中刻下印记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