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号”悬浮在深邃的黑暗中,像一头伤痕累累的巨兽。
艇内灯光忽明忽暗,空气中弥漫着电路烧焦的糊味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来自那蓝色晶体的微弱甜腥气。
系统自检报告一片飘红,外部传感器大半失灵,右舷推进器效率不足百分之六十,艇壳多处出现结构性应力疲劳。
然而,比潜艇损伤更迫在眉睫的,是那颗滚落在角落、看似黯淡却依旧散发不祥波动的蓝色晶体。
它就像一个定时炸弹,谁也不知道下一次能量脉冲何时会爆发,又会引发什么后果。
林澈用特制的防辐射钳小心翼翼地将碎裂的隔离罐残骸和几颗较小的晶体碎片收集起来,封存在一个厚重的铅制容器中。
但那颗最大的主晶体,他们不敢轻易移动,生怕再次触发异常。
林莫坐在主控台前,脸色苍白却异常冷静。
他快速浏览着冗长的故障清单,双手在虚拟键盘上飞舞,试图优先恢复导航、动力和生命维持等核心系统。
每一次操作都伴随着警报器的间歇性鸣响,挑战着人的神经极限。
“反应堆次级冷却回路有轻微泄漏,屏蔽层完整性下降3%。”
林莫的声音沙哑,“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安全区域进行停泊维修,否则辐射泄漏会持续恶化。”
“可是外面……”林澈担忧地看着声呐屏幕。虽然那群疯狂的掠食者暂时退去,但谁也不知道它们是否还在附近徘徊。
而且,失去了大部分外部传感器,他们几乎成了“瞎子”和“聋子”。
“没有可是。”林莫打断他,眼神锐利地看向那颗蓝色晶体
“被动躲避只会让我们慢性死亡。这颗晶体……是危机,也可能……是钥匙。”
他调出了之前记录的所有关于晶体能量波动的数据,以及它如何与深海环境产生共振的模型。
“它的能量模式,虽然危险,但极其特殊。如果我们能理解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它,也许不仅能解决眼前的威胁,还能找到对抗那些掠食者,甚至探索更深层秘密的方法。”
这个想法大胆而疯狂。
试图驾驭一种刚刚差点让他们机毁人亡的未知力量?
林澈倒吸一口凉气,但看着林莫眼中那熟悉的、近乎偏执的坚定光芒,他知道,林莫已经下定了决心。
这是绝境中唯一的生路,哪怕它通向更深的危险。
“我们需要一个实验室,或者至少一个高度隔离的测试环境。”林莫继续说道
“同时,我们需要修复潜艇,获得机动能力。”
计划分为两步走,并行进行:
集中所有资源,优先修复推进器和部分关键传感器,确保潜艇具备基本的移动和探测能力。目标是在附近寻找一处相对隐蔽的海底山脉或洞穴,作为临时维修点。
在艇内开辟一个最小化的、多重屏蔽的隔离区,尝试对晶体碎片进行极其谨慎的可控实验,目标是理解其能量特性,并找到屏蔽或引导其能量的方法。
这是一场豪赌。
他们可能在与时间赛跑中输掉,也可能在探索未知时自我毁灭。
接下来的日子,“幽灵号”内充满了紧张而有序的忙碌。
林澈成了林莫最得力的助手,递送工具、记录数据、监控生命系统。
林莫则展现出了惊人的工程天赋和冷静的头脑,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
硬是靠着备件和巧思,让左舷推进器恢复了大部分功能,并修复了一个关键的前向声呐。
他们像两个在即将沉没的船上修补漏洞的水手,争分夺秒。
与此同时,林莫利用修复间隙,开始在一个废弃的储物间搭建隔离实验室。
他用能找到的所有铅板、复合装甲碎片甚至水袋构建了多层屏蔽。
林澈则负责设计了一套机械臂远程操作系统,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接触。
首次对晶体碎片的可控实验在一个高度紧张的氛围下进行。
林莫通过机械臂,将一颗米粒大小的晶体碎片置于一个强磁场约束装置中,然后极其缓慢地增加能量输入。
隔离舱外的监控屏幕上,数据流疯狂跳动。
晶体碎片开始发出微光,能量读数攀升。突然,磁场约束器发出过载警报!
“停止输入!立刻衰减!”林莫果断下令。
能量输入切断,晶体光芒缓缓黯淡。第一次实验,他们勉强控制住了局面
但收获甚微,只确认了晶体能量对磁场有强烈反应,且极不稳定。
“失败是预料之中的。”林莫没有气馁,反而更加专注地分析着数据
“下一次,我们调整磁场频率,尝试共振……”
就在他们全身心投入这场危险的博弈时,声呐员发出了警报:
“有大型物体正在接近!速度很快!不是之前的掠食者,信号特征……更庞大!”
一个新的、未知的威胁,正在向这艘伤痕累累的方舟逼近!深海的恶意,从不给他们片刻喘息之机。
林莫立刻停止实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应对新的危机上。
修复了一半的“幽灵号”能否再次逃脱?而那颗安静的蓝色晶体,在接下来的混乱中,又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他们的命运,再次悬于一线。破釜沉舟的决心,能否换来一线生机?
深海的谜团,随着危机的接踵而至,愈发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