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大殿内部出奇地空旷,三十六根蟠龙金柱呈天罡之数排列,撑起高耸入云的穹顶。
更令人称奇的是,殿顶悬挂的七盏琉璃灯在地上投下的不是寻常光影,而是一幅完整的北斗七星图。
林天抬眼望去,正前方三清神像高坐莲台,每尊都足有三人之高——中间元始天尊手持混元珠,内里似有云雾翻腾,象征着宇宙混沌初显之态;左侧灵宝天尊手捧玉如意,如意首尾各镶阴阳鱼眼,象征着阴阳五行初分之象;右侧道德天尊手执太极扇,扇面黑白二气流转不息,象征着天地万物初成之理。
神像下方是一张紫檀交椅,两侧各有三张依次排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
正在林天疑惑间,不多时便见到两男一女陆续走进大殿---一位是白发苍颜的老者,他身披八卦道袍,十指如枯枝般修长,正把玩着一只玉簪;一位是虬面大汉,手持一柄乌青古剑,身高体壮将道袍撑得紧绷;最后是位中年道姑,她面容冷若冰霜,却又恬静安然。
老道士示意林天站在原地勿动,自己则缓步走向首位那张空置的紫檀交椅,随后那三人也是各自落座。
与此同时,演武场上那位白眉道长飘然而入,兀自坐在大汉身旁。
林天站在大殿内,能清晰地感受到脚下青石地砖传来的阵阵凉意。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袖,发现掌心已经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片刻后,林天忐忑地看向正前方的老道士,对方雪白的眉宇下,那双看似浑浊的眼睛里似是在鼓励和肯定。
请上前来。他声音并不洪亮,却似从四面八方同时传来,让林天紧张躁动的心稍安起来。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向前去。
随着林天款款而动的步伐,殿内地砖上的星图突然明亮了几分,北斗七星的投影正好连成一条光路,指引着她走向殿心巨大的阴阳鱼图案处。
不过她甫一踏足,便发觉异变陡生。那幅由黑白两色玉石拼接而成的太极图,竟开始缓缓旋转,并且她每走一步,鱼眼处的和田玉就亮起一分幽光。
更奇妙的是,她感觉自己像是行走在水面上,每一步都激起无形的涟漪,那些涟漪与太极图的旋转形成某种玄妙的共振。
等她走到图案中央时,整幅太极图已然泛起莹莹青光。那光芒并不刺眼,反而温润如玉,令林天如同沐浴在星辉之中。
不消片刻,又见那七星琉璃灯各自洒下一道霞光,化作绚丽光束笼罩林天周围。
而面前五人身上,突然都散发出强大的气息,形成一种无形的威压直逼林天而来。
林天稳了稳心神,虽不明其中缘由,但确并未轻率妄动,而是淡然地立于太极图中央。
老道士见此情形,微微颔首,抚须而笑,似是颇为满意:“贫道李福缘,青城宗副掌教。这四位皆是本门长老…”
随着老道士的介绍,林天从容地打量起这些修道界的前辈。
此刻她赫然发现,这位吴志江大长老,竟然正是三月前在外界那座道观中,告知她宁无尘外出云游的道长。当时她只当是个普通道士,没想到竟是这青城宗大长老。
介绍完毕后,林天一一行礼。
“今本宗宁无尘掌教在外云游,其临行前特意交代,若有诚心求道者能叩开山门,便收入我青城门下。今日林天既已通过考验,贫道便依掌教吩咐,代为举行这拜山仪式。以续道统、以传薪火。”
李福缘的声音忽然变得庄重肃穆,每个字都仿佛带着某种韵律,与殿内一股无形的存在产生共鸣,不知林天,你是否愿意拜入我青城道观...
林天听闻后,回想起近日的深思熟虑和最终抉择,深知未来一段时间内,在青城洞天内按部就班地修炼,方为不二选择。
她随即深吸了口气,郑重严肃地回道:“弟子林天,愿拜入青城!”
话音落罢,她便依意双手交叠,缓缓跪在阴阳鱼的黑白交界处。
膝盖触及地面的刹那,整座大殿的地砖突然发出低沉的嗡鸣,那声音像是从地底极深处传来。
更令她惊异的是,太极图上的青光骤然暴涨,在空中交织成一幅完整的周天星图。
一叩首——
在陈静秋清越的引导声中,林天俯身叩首,额头触及地面的瞬间,一股清凉之意从印堂穴直贯而入。殿顶的七星琉璃灯突然大放光明,七道星辉如银河倾泻,在她背上交织成完整的北斗图案。
二叩首——
第二拜时,供桌上的长明灯无风自动,青白色的火焰猛地蹿高尺余。林天闻到一股奇异的香气,那香气让她想起幼时在明州清微道观外闻到的千年银杏开花时的芬芳。
三叩首——
最后一拜,林天双手奉上朱砂写就的拜师帖。素白的宣纸上,那些殷红的字迹仿佛有生命般微微颤动。李福缘袖袍一拂,帖子无火自燃,化作一只朱雀盘旋而上,最终没入太极图中。
从今日起,林天为我青城宗第四十二代真传弟子。”李福缘的声音如黄钟大吕般在殿内回荡,震得铜磬嗡嗡作响:暂且拜在陈静秋长老门下为其记名弟子。
话音未落,他抬手虚点,一道青光自指尖激射而出。
霎时间,殿外古钟应声而鸣,悠扬的钟声一连九响,每一声都带着奇特的韵律,仿佛在向整座青城山宣告着什么。
山风穿堂而过,卷起林天散落的发丝,也送来了远处弟子们此起彼伏的祝贺欢迎之声:欢迎林天师妹入我青城道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