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令牌上的通知,如同一道冰冷的枷锁,将林闲刚刚升起的、想要彻底宅到天荒地老的念头,无情击碎。
初期潜力评估,躲是躲不过去了。
这三天,林闲过得有些煎熬。
他不再去任务堂,大部分时间都窝在石屋里,看似在抓紧最后的时间“努力”修炼,实则内心一直在疯狂盘算,该如何应对这次评估。
宗门对新晋弟子进行潜力评估,目的无非是筛选出资质上佳者重点培养,同时剔除那些实在不堪造就的滥竽充数者。
评估的内容,无外乎灵力精纯度、肉身强度、悟性、实战能力这几大类。
而这几点,恰恰是林闲目前最需要“伪装”的。
· 灵力精纯度:他修炼的是神秘莫测的《大梦心经》,灵力属性偏向梦境与精神,与常规的五行灵力截然不同,精纯度更是不用说。
若真实检测,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
必须伪装成最普通、甚至有些驳杂的基础五行灵力。
· 肉身强度:淬体四重,在内门新晋弟子里算是中下水准,勉强可以接受,但也不能表现得太突出。
· 悟性:这是个软指标,不好量化,但可以通过参悟某种功法或法术的表现来考察。
这倒是可以稍微“发挥”一下,但也不能太过,维持在“中等偏下,略有灵性”即可。
· 实战能力:这是最麻烦的!
他现在的实战手段,核心是《筑梦篇》的种种诡异能力,以及那神出鬼没的“咸鱼突刺”。
但这些都不能用!
一旦用了,他之前所有的伪装都将前功尽弃!
“必须想个万全之策……”林闲揉着眉心,感觉比连续整理三天废弃玉简还要累。
硬实力不能暴露,那就只能在“软实力”和“演技”上下功夫了。
他回想起自己目前还能动用的、不那么显眼的能力:【咸鱼光环(被动)(削弱)】以及【梦境共鸣】状态下的细微感知。
“【咸鱼光环】可以让我看起来更‘人畜无害’,降低存在感,甚至可能让考官潜意识里觉得‘这弟子没什么潜力,随便看看得了’……”
“【梦境共鸣】下的感知,能让我更清晰地把握考官的细微表情和灵力波动,判断他们的态度和关注点,从而调整自己的‘表演’……”
一个初步的计划在他脑海中成形。
核心策略:示敌以弱,藏拙于巧,维持“努力但天赋有限”的废柴人设!
具体到各项评估:
1. 灵力检测:调动最表层、模拟成基础五行属性的灵力去应付,控制输出量和精纯度,维持在丁字弟子中游偏下的水平。
2. 肉身检测:正常表现,淬体四重的力量,不刻意收敛,也不刻意张扬。
3. 悟性检测:选择最普通、最大众化的低级法术或功法片段进行参悟,表现出“略有理解但进展缓慢”的样子。
4. 实战检测:这是重中之重!
绝对不能动用真实实力!
到时候就凭借那点可怜的身法(假装出来的)和基础拳脚周旋,表现得手忙脚乱、破绽百出,最后“侥幸”落败,或者“体力不支”认输。
必要时,可以悄悄用【咸鱼光环】影响一下对手,让对方也觉得“打赢这种废物没什么意思”,从而下手轻点。
思路大致清晰后,林闲并没有安心多少。
计划赶不上变化,谁知道评估时会有什么突发状况?
他决定利用最后的时间,进行一次“模拟演练”。
他再次进入“梦境共鸣”状态,不过这次,他并非为了修炼,而是在那片海滩梦境中,开始梦境推演!
他于梦境中,凭空构筑出一个简陋的“评估场地”,以及几个面目模糊、但气息各异的“考官”和“对手”虚影。
然后,他一遍又一遍地模拟着评估的整个过程。
从灵力检测时如何精确控制灵力输出,到肉身检测时如何控制力道,再到悟性检测时如何表现出“笨拙的灵光一闪”,最后到实战检测时,如何用最狼狈的方式躲避、格挡,如何恰到好处地露出破绽,如何表现出“尽力了但真的打不过”的无奈与不甘……
他将自己代入“丁字废柴林闲”这个角色,在梦境中反复排练。
这种“梦境推演”极其耗费心神,但对精神力量的锤炼效果也极佳。
他感觉自己对自身力量的控制,以及对“表演”细节的把握,都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提升着。
【叮!成功进行高强度“梦境推演”,精神力量微幅提升!对自身力量掌控力增强!】
【叮!《大梦心经·筑梦篇》解锁进度+1%!当前进度:21%!】
【摸鱼值+100!】
系统的提示让他精神一振。
果然,压力就是动力!
经过不知多少次的推演,当林闲感觉自己的精神近乎耗尽,才从深度入定中醒来。
外界,已是评估前夜。
月光透过石屋的缝隙,洒下清冷的光辉。
林闲躺在硬板床上,虽然身心疲惫,但眼神却异常平静。
该做的准备都已经做了,能想到的漏洞也都尽量弥补了。
剩下的,就看临场发挥和……运气了。
“无论如何,‘废柴’的人设不能崩!”这是他最后的底线。
他回想起苏嫣然取走黑色玉简时那深不可测的眼神,以及百草园深处的隐秘。
这些潜在的威胁,让他更加坚定了隐藏自身的决心。
在没有足够自保的实力之前,平庸,就是最好的保护色。
他闭上双眼,不再去想明天的评估,而是引导着七根“梦境触须”,自发地汲取着周围稀薄的“宁静”灵子,缓缓恢复着消耗的心神。
无论明天是狂风暴雨,还是和风细雨,他这条咸鱼,都只能……随波逐流,见招拆招了。
带着一丝忐忑,九分破罐子破摔的淡然,林闲沉入了梦乡。
而在青云宗的其他角落,这一夜,注定有许多新晋弟子辗转反侧,或紧张,或兴奋,或摩拳擦掌,期待着明日能在评估中一鸣惊人。
无人知晓,在丁字区域最边缘的那间石屋里,一个他们眼中的“废柴”,正为了如何更好地“扮演”废柴,而殚精竭虑。
传功广场的钟声,似乎已在遥远的夜空中,隐隐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