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即大哭起来,问身边的人是谁来过。
宫女们都说只有王皇后来过。
李治一听,勃然大怒,认定是王皇后嫉妒武则天,害死了小公主。
王皇后百口莫辩,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这件事之后,李治对王皇后彻底失望,萌生了废后的想法。
( ?° ?? ?°)?
废后可不是小事,朝廷里的大臣们分成了两派。
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派,坚决反对废后,他们认为王皇后出身名门,不能轻易废黜;
而以许敬宗、李义府为首的寒门官员,为了讨好李治和武则天,纷纷支持废后。
双方争论不休,李治也很头疼。
╰(*′︶`*)╯
武则天看出了李治的难处,她亲自上阵,劝说李治:
“陛下是天子,难道连自己的皇后都不能选择吗?
那些老臣不过是想维护自己的利益,根本不顾陛下的感受!”
同时,她还让许敬宗等人在朝堂上不断弹劾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给他们安上各种罪名。
( ̄▽ ̄)~*
在武则天的步步紧逼下,李治终于下定决心。
公元655年,李治下诏,废黜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封号,将她们打入冷宫,然后册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终于如愿以偿,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可她并没有就此收手,为了永绝后患,她派人去冷宫,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各打了一百大板,然后砍去她们的手脚,扔进酒缸里,称之为“人彘”。
这种残忍的手段,让朝野上下都对武则天感到恐惧,也让她的地位更加稳固。”
七玥:“不是博主说的这个真的假的呀?正史上有这么记载吗?”
?垂帘听政,“二圣临朝”的权力布局?
? ?)?*??
成为皇后之后,武则天并没有满足于只做一个后宫之主。
她有着更大的野心,她要涉足朝政,掌握真正的权力。
(  ̄~ ̄)σ
当时的李治,身体不太好,经常头晕目眩,无法处理朝政。
武则天抓住这个机会,主动提出帮李治处理政务。
李治一开始还不太放心,可在武则天的几次“露一手”后,他发现武则天不仅聪明,而且处理政务的能力比自己还强,于是就放心地把朝政交给了武则天。
( ?° ?? ?°)?
就这样,武则天开始垂帘听政,和李治一起坐在朝堂上处理国家大事。
大臣们把他们称为“二圣”,唐朝的权力,逐渐转移到了武则天的手中。
→_→
在处理朝政的过程中,武则天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她首先打击的,就是那些反对她的元老派大臣。
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虽然已经被扳倒,但他们的势力还在。
武则天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清除了这些元老派的残余势力,提拔了一大批寒门出身的官员,比如狄仁杰、张柬之等人。
这些官员大多有真才实学,而且对武则天忠心耿耿,成为了她日后治理国家的重要力量。
←_←
同时,武则天还很重视人才的选拔。
她改革科举制度,扩大科举录取的人数,还开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
“殿试”就是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选拔优秀的人才;
“武举”则是选拔军事人才。
这些举措,不仅为唐朝选拔了大量的人才,也让更多的寒门子弟有了出头之日,从而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基础。
(●.●)
在经济上,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均田制,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减轻农民的赋税。
在她的治理下,唐朝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社会经济也越来越繁荣。
(☆_☆)
不过,武则天的专权,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其中就包括她的儿子们。
武则天一共有四个儿子:李弘、李贤、李显、李旦。
长子李弘被立为太子,他性格仁厚,看不惯武则天的一些狠辣手段,经常和武则天发生冲突。
公元675年,李弘突然去世,有人说是被武则天毒死的,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很多人都相信这是武则天干的。
┗( t﹏t )┛
李弘死后,次子李贤被立为太子。
李贤也很有才华,他组织人注释《后汉书》,还写了不少文章。
可他和武则天的矛盾也越来越深,武则天觉得李贤威胁到了自己的权力,于是就找了个借口,把李贤废为庶人,流放巴州。
后来,李贤在巴州被逼自杀。
( ˙-˙ )
接连失去两个儿子,李治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也管不了武则天。
公元683年,李治去世,三子李显即位,也就是唐中宗。”
【正在观看天幕的荔枝(李治)表示提前知道了自己的死期,看来可以更好的安排后事了。
不过对于自己的妻子居然最后称帝了,还是有一些不爽……虽然这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
“李显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他即位后,想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当宰相,这触动了武则天的利益。
武则天大怒,当即下诏,废黜李显的皇位,把他贬为庐陵王,流放房州。
然后,她又立四子李旦为皇帝,也就是唐睿宗。
但李旦只是个傀儡,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武则天手中。
(°_°)
(????)登基称帝,改朝换代建“武周”~
(??w??)
李旦即位后,武则天更加肆无忌惮地揽权。
她大肆分封武氏宗族,让自己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等人担任重要官职,还建立了告密制度,鼓励人们告密,用酷吏来打击那些反对她的人。
一时间,朝野上下人人自危,没人敢反对武则天。
●)o(●
随着权力的日益巩固,武则天登基称帝的野心也越来越明显。
她身边的亲信,比如武承嗣、李义府等人,也纷纷上书,劝武则天称帝。
他们还编造了各种祥瑞,说什么“洛水出宝图”“凤凰集上阳宫”,以此来证明武则天称帝是天命所归。
(???)
公元690年,武则天觉得时机已经成熟。
她先是让李旦主动禅位,然后在洛阳紫微城则天门,举行了盛大的登基仪式,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自称“圣神皇帝”。
就这样,武则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这一年,她已经67岁,是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
(っ?3??????
登基之后,武则天并没有懈怠,而是更加努力地治理国家。
她继续推行之前的政策,重视人才,发展经济,加强边防。
在她的统治下,唐朝的社会秩序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边疆也得到了巩固。
史书中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意思是:
她的统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延续了“贞观之治”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