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玥很快就打开了下一个视频,完全没有给各朝各代的老祖宗能反馈骆宾王这个历史名人的时间。
只见画面上缓缓出现一个雄奇伟岸的身影,画面逐渐清晰,一看就是有点像五代十国时期的服装。
难不成要讲某个将军????
一些武将们瞬间精神了,翘首以待。
期待着天幕是讲的是自己。
然而…
开头暴击:
“宋太祖赵匡胤:从江湖侠少到文治明君的传奇一生~
公元927年,河南洛阳夹马营的一间军户院落里,红光如炬冲天而起,奇异的香气弥漫了整座营区,一月不散。
这个在异象中降生的男婴,便是日后终结五代乱世、开创大宋基业的赵匡胤。”
七玥:“不是开头那个传说不会是后来人杜撰的吧?毕竟哪个皇帝没点奇异事件?
再说了,奇异的香味难不成是香孩儿??”(*′I`*)
当天幕揭晓“赵匡胤”的时候,很多唐朝武将大失所望,但又想看看这个人是如何从一个将军逆袭成皇帝的。
于是各朝各代的武将们看得聚精会神。
(?ˉ??ˉ??)别误会,绝对没有“造反”的意思,就只是单纯地想看看别人是如何从武将变成皇帝的?!。
………
“谁也未曾料到,这个军营里摸爬滚打的野小子,会以一套“盘龙棍法”扫平四海,用一场“兵不血刃的政变”改写历史,最终成为中国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
七玥:“其实我对赵匡胤的印象并没有多好。不过比起宋朝其他皇帝确实算是天花板了。”
“一、少年游侠:军营里的问题少年与江湖义气~
赵匡胤的父亲赵敬(并非文中赵红英,史载赵敬曾任后唐禁军军官)是个典型的武人,一家人随着军队辗转迁徙,少年赵匡胤的童年几乎在刀光剑影中度过。
军营的耳濡目染,让他自幼练就一身好武艺———
尤其擅长太祖长拳与盘龙棍法。
这套棍法融合了骑兵突刺与步战格挡的精髓,后来竟成他驰骋沙场的独门绝技。
不过,年轻时的赵匡胤更像个江湖浪子。
史载他勇烈过人,善骑射,却也爱惹是生非:
曾因赌钱纠纷失手打人闹进官府,又因偷摘农夫瓜果被追得翻墙逃跑,摔断了门牙。”
七玥:“哦哟,还挺顽劣的呀。(?ˉ??ˉ??)”
“但这些背后,藏着他骨子里的侠义———
最着名的千里送京娘虽不见于正史,却暗合他年轻时的行事风格:
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为护送弱女子不惜绕行千里,分文未取,尽显江湖气。
21岁那年,后汉政权摇摇欲坠,天下大乱。
赵匡胤看着父亲在乱世中沉浮,突然觉得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于是告别家人,踏上之路。
他一路向南唐,投后汉,却屡屡碰壁,甚至一度困在襄阳寺庙里,靠住持赠金才得以继续前行。
这段颠沛流离的日子,让他看透了藩镇割据的乱象,也埋下了日后终结乱世的种子。
二、龙潜浅滩:从郭威帐下到柴荣亲信●)o(●
公元948年,赵匡胤听闻后汉枢密使郭威招兵,星夜赶往邺都。
郭威见他容貌雄伟,器度豁如,又试其武艺,发现他棍法精妙、骑射绝伦,当即收为帐下亲兵。
这是赵匡胤命运的第一个转折点———
郭威不仅是“乱世枭雄”,更教会他兵者诡道的权谋之术。
三年后,郭威发动澶州兵变,被部下黄袍加身,推翻后汉建立后周。”
七玥:“哎呀,原来“黄袍加身”不是赵匡胤独有的呀。原来“起源”在这……所以后来是赵匡胤模仿的。(*′I`*)”
~~~@—@~~
“这场政变深深烙印在赵匡胤心中,只是当时的他还想不到,十年后自己会复刻这一幕。
因拥立之功,赵匡胤被提拔为东西班行首,正式进入禁军中层。
而真正让他崭露头角的,是郭威的养子———
后周世宗柴荣。
柴荣继位后,赵匡胤因性沉厚,有谋略被破格提拔。
公元954年的高平之战,成了他军事生涯的里程碑。
当时北汉联合契丹大举进攻,后周右翼军队临阵溃逃,柴荣御驾直面敌军锋芒。
危急时刻,赵匡胤振臂高呼:主上危矣,吾属何得不致死!
他亲率两千精锐,手持盘龙棍绕到敌军后方,如猛虎入羊群般左冲右突。
史料记载他身先士卒,格杀数十人,硬生生撕裂敌军阵型,最终逆转战局。
经此一役,柴荣对他彻底信任,任命其为殿前都虞候,掌管殿前禁军。
赵匡胤趁机整顿军队:
裁汰老弱、选拔精锐,更悄悄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义社十兄弟安插在关键岗位。
这些出身底层的军官,后来成了他兵变的核心力量。
到柴荣在位后期,殿前司已成为兵甲之盛,近代无比的王牌部队,而赵匡胤,正是这支部队的实际掌控者。
三、陈桥兵变:一场几乎不流血的权力交接?
公元959年,柴荣北伐途中突然病逝,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
临终前,柴荣曾见点检作天子的谶语,撤换了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却破格提拔赵匡胤接任———
他或许从未怀疑过这个一手提拔的爱将。
(*′I`*)
次年正月初一,边关急报:契丹联合北汉南下。
宰相范质等人未经核实,仓促命赵匡胤率大军出征。
正月初三,大军行至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天色渐晚。
当晚,军中开始流传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的天象,暗示天命转移。
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与谋士赵普(非文中)趁机串联将领:
幼主不能亲政,我等血战功高,岂能无名?不如拥立点检为帝!
看到这各朝各代的老祖宗们不乐意了:这不就是欺负孤儿寡母吗?多少有点不地道吧,啧啧啧,老赵家真不讲究。
嫌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