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星耀传媒后的日子,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流淌着一种久违的、令人心安的平静。那种萦绕在出租屋里、几乎凝成实质的焦虑感,如同被阳光驱散的晨雾,悄然无踪。
陈静萱迅速进入了“职业主播”的状态。每天林浩下班回家,总能看见她要么在电脑前认真研究其他技术主播的录像,在小本子上写写画画;要么就在调整直播设备,测试不同的补光角度和背景布置;偶尔还会拉着林浩当“陪练”,在峡谷里试验新的打野思路和英雄连招。她的生活充满了目标感和干劲,脸上总是洋溢着满足的光彩。
林浩的生活似乎也回归了正轨。白天在公司敲代码,晚上回家,有时陪陈静萱打打游戏,有时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他看他的技术文档或者科幻小说,她准备她的直播内容或者追新番。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默契的宁静,偶尔被陈静萱发现新技巧时的欢呼或者看到动漫搞笑情节时的咯咯笑声打破。
这种平淡却真实的日子,让林浩那颗被现实屡屡磋磨的心,也渐渐沉淀下来。他开始觉得,或许这样细水长流的生活,才是最适合他的。
然而,在这片看似平静的湖面之下,某些因他们这次选择而激起的涟漪,正悄然扩散开去,影响着水面之下不同深处的游鱼。
……
市中心顶级公寓的落地窗前,夏诗涵端着一杯红酒,俯瞰着脚下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房间里只开了一盏氛围灯,昏黄的光线勾勒出她清冷孤绝的侧影。
她很少会有这种……无所事事,甚至带点审视意味的放空时刻。通常这个时间,她或许在听私人音乐会,或许在审核家族企业下属公司的报表,或许在某个慈善晚宴上扮演着优雅得体的名媛角色。
但今天,她推掉了一个无关紧要的晚宴邀请,只是想一个人静静。
林浩和陈静萱签约星耀的消息,她自然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她的信息网络,远比林浩想象的要灵通得多。
起初,是一种被冒犯的愠怒。她夏诗涵亲自抛出的橄榄枝,给出的条件在任何人看来都是无法拒绝的优厚,却被对方一而再、再而三地婉拒,最后竟然选择了一个在她看来完全不入流的小平台。
这在她二十四年的顺遂人生里,是绝无仅有的经历。从来只有别人求着她、盼着她能施舍一点关注和资源,何曾被人如此“嫌弃”过?
那种感觉,就像你精心准备了一份厚礼,对方却看也不看,转头捡起了一颗看似普通的石子,还如获至宝。
她之前对林浩说的那番话,固然有打击他自信、让他认清现实的意图,但何尝又不是她内心真实不解的流露?
她摇晃着杯中暗红色的液体,目光没有焦点地落在远处的霓虹上。
“逃避……”她轻声自语,重复着那天自己对林浩的评判。
可真的是逃避吗?
她回想起林浩在律师事务所,明明紧张得手心出汗,却依旧条理清晰、据理力争地指出合约陷阱的模样;回想起他在“云境”面对自己时,虽然局促不安,但眼神里那份不肯屈从的坚持;甚至回想起更早之前,在游戏里,那个Id叫“凌霄”的对抗路,总是沉默却可靠地承担着最艰难的位置,为团队创造机会。
那不是懦弱。那是一种……笨拙的、甚至有些固执的坚守。坚守着他们所谓的“安心”,坚守着那点可怜的、不被掌控的自主权。
夏诗涵抿了一口红酒,醇厚的口感在舌尖蔓延,却让她品出了一丝陌生的涩意。
她习惯了用资源和规则去衡量一切,去获取一切。在她认知的世界里,这才是最高效、最直接的方式。她提供给林浩的,无疑是一条通往她所理解的“成功”的捷径。她认为这是对他能力和潜质的认可与投资。
可对方偏偏不领情。
他们选择了一条更崎岖的路,一条在她看来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路。而推动他们做出这个选择的,是那个叫陈静萱的台湾女孩毫不掩饰的依赖和信任,是那种……愿意一起吃苦、一起奋斗的傻气。
这种情感纽带和共同选择的力量,是夏诗涵从未体验过,也从未纳入过自己计算模型的东西。
“或许……我低估了某些东西的价值?”这个念头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她一贯冷静理智的心湖中,漾开了一圈微小的涟漪。
她第一次对自己笃信不疑的处事方式,产生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动摇和……反思。
当然,这丝动摇远不足以改变她根深蒂固的行为逻辑。她依然认为林浩和陈静萱的选择不够明智,未来必定会遭遇更多挫折。但至少,她不再像之前那样,单纯地将此归咎于林浩的“愚蠢”和“逃避”。
她放下酒杯,拿起放在一旁茶几上的平板电脑,屏幕上是星耀传媒的初步评估报告。规模尚可,专注游戏领域,口碑不错,近期似乎有资本注入的迹象……
“星耀……”她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神深邃。既然这是他们的选择,她倒要看看,在这片她原本看不上的“小池塘”里,他们能游出怎样的轨迹。
……
与此同时,在城市另一端的某个普通居民小区里,赵晓薇刚结束和家人的视频通话。她摘下耳机,轻轻舒了口气。
电脑旁边,放着一本看到一半的文学小说,旁边还有半个她晚上自己烤的抹茶曲奇。
她拿起曲奇,小口吃着,目光却有些游离,显然心思不在点心上面。
林浩和陈静萱顺利签约星耀的消息,她也知道了。林浩给她发过感谢的信息,她只是回了句“不客气,顺利就好”。
表面上,她依旧是那个温和、低调、与人保持着恰当距离的同事赵晓薇。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心里那丝隐秘的、混合着欣慰和淡淡失落的复杂情绪。
欣慰的是,她提供的帮助确实起到了作用,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她很高兴能看到林浩脸上重新出现如释重负的表情,而不是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的阴郁。
但失落的是……事情解决了,她和他之间,似乎又回到了那种普通的同事关系。那条因为这次“意外”援助而短暂拉近的隐形纽带,仿佛又悄然恢复了原状。
她想起那天在公司食堂,林浩对她说的“谢谢”,眼神里的感激是真挚的,但也仅止于感激。他没有追问她为什么能联系到李姐,为什么李姐会如此卖力帮忙,也没有对她表露任何超出朋友界限的关心。
他依旧保持着距离。
赵晓薇轻轻叹了口气。她知道自己不能急,也不能暴露太多。隐藏身份是她自己的选择,是为了获得一份不掺杂任何背景色彩的、纯粹的工作体验和人际关系。如果现在因为对林浩的好感而打破这个原则,那一切就失去了意义。
她只是……忍不住会有所期待。
期待他或许能从那一次次“巧合”的帮助中,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期待他或许会在某个瞬间,看向她的眼神里,能多一点点除了感激之外的东西?
哪怕只是一点点好奇也好。
她知道自己这样的心态有些矛盾。既想隐藏,又期待被发现。既想维持现状,又渴望关系能更进一步。
“慢慢来吧……”她对自己说,将最后一点曲奇放进嘴里,甜中带苦的味道在舌尖化开,像极了她此刻的心情。
她拿起手机,点开和林浩的微信对话框,他们的聊天记录还停留在几天前关于签约的简单对话上。她的手指在屏幕上悬停片刻,最终还是退了出来。
不能太主动。她现在能做的,就是继续扮演好“同事赵晓薇”的角色,默默地关注,在他可能需要的时候,再“无意间”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她相信,时间还长。只要他还在公司,只要他们还有交集,总会有机会的。
只是,那个叫陈静萱的女孩,如同一个活力四射的小太阳,牢牢占据着林浩生活的大部分视野,让她偶尔会觉得,自己的这点期待,如同风中残烛,微弱而渺茫。
赵晓薇摇了摇头,甩开这些略显消极的念头,重新拿起那本小说。
无论如何,现阶段的结果是好的。林浩解决了麻烦,她也暗中出了一份力。这就够了。
未来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过去的涟漪,轻轻荡漾开去。有人开始反思自己笃信的世界法则,有人在期待中带着一丝忐忑不安。而处于风暴眼中心的林浩和陈静萱,却暂时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宁静。
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宁静,不过是更大风波来临前,短暂的间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