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天又问了随从几个问题,安排了一下晚上的宴会的一些事,便整理一下衣裳,在那随从引导下,进了大帐。
只见那大帐之内一个身着道台官服三十出头的男子,坐在自己平常坐的书案后,品着一杯热茶。
岳天猛地一看这人怎么那么面熟,莫非长得跟后世的同事很像,刚想再仔细打量,便见那道台抬起头来。
那站在一旁躬身而立的赵康泰早就不断朝自己眨眼了。
岳天马上也反应过来,马上低头,朝那前一拜:“下官岳天参见道台大人!不知道台大人莅临,未曾远迎还请大人恕罪!”
那袁大人一见岳天来行礼,便立马起身上前,亲自扶起了岳天!
“兴华土城子一战乃英雄人物,袁某人平时最敬重便是这武勇之人!你我私下就不用讲这礼数了!”这道台也不过三十多岁,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物,试想后世三十多岁就当上了省部干部,哪个是那么简单的。
岳天自然知道这是客套话,口中称不敢,不过并没有像赵映泰那般躬立,而是昂首挺胸,立在侧旁。
在穿越之前,岳天也是军官,对华夏的官场很是了解。这些天因为考虑之后要暂时依附于朝廷,也找来宫二,学习了不少这时候的官场礼节,但是要让自己卑躬屈膝,还没有那么快。
至于参拜这一礼节还是要的,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现在这种情形怎么能不低头,慢慢的也就习惯了这封建社会的丑恶,只是内心还是那一颗炽热的心罢了。
“哈哈!坊间传闻,兴华是一个震慑敌胆的汉子,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我袁世凯,也不虚此行。”这个袁道台原以为这岳天自国外而回,不懂国内官场礼数,不想这一见,让自己有点意外,礼仪到又不失大体,不卑不亢。
袁世凯出身于官宦世家,加之自幼过继给为将官的叔父,大小场面见多了,深知此人确实不简单,只可惜他之前是投了徐邦道门下,也算是川军!不然袁世凯想把他拉进淮军,或许将来有大用。
岳天原本听袁世凯官话,有点河南音,便有点怀疑,现在一听对方道出名字,竟然没有想到自己穿越过来不过一个月,竟然见到如此人物,心中一惊。
这袁世凯虽是枭雄,但颇有胆识,二十三岁就作为清政府的代理人,在朝鲜总理了多年的朝政,一度被称作朝鲜“太上皇”,可见其能力手段。
“大人,夸奖了!大人在朝鲜展我天朝雄威,下官在海外就有耳闻,今日得见大人,实属三生有幸!”这岳天说的倒也是实话,这袁世凯本就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虽然岳天不看好他,但是对方确实在朝鲜为维护国家利益做了些贡献。
“哈哈!兴华!果然是个妙人!可惜你已经投川军,不然中堂大人可是在电文里,屡有提及你哦!”袁世凯见岳天的表情先是一惊,后是满脸佩服之色,自然很是受用,趁势抛了个话头出来。
袁世凯在朝鲜有点虎头蛇尾,前面可谓是做得得体,但是后面中日即将开战,便化妆成平民跑了回来,却是让人有点嘘唏。所以现下他也不想再继续聊这个话题。
岳天自然知道袁世凯话中有话,这袁世凯两次科举不顺,便投叔父结拜兄弟,后面也是依靠淮军,发迹于朝鲜,属于淮军系列!
听了袁世凯这句话,岳天心中一愣,袁世凯也太直接了吧。
如今李鸿章的权势也快接近顶峰,岳天也知道若是投入淮军,自然是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人无信而不立!自己一投徐邦道门下,便得了个营官,知恩当报,不过岳天也不好当面拒绝拉拢。
“中堂大人,乃朝廷中流砥柱,能提及下官,是下官的福分!下官是闽人,虽未入得水师,但是也盼有时机与同乡同僚,不过拱卫军连番大战,损失颇多,徐大人对下官有知遇之恩!”
岳天说到这里便也不再说下去了,有些话不能说得太透了。北洋水师可以说是李鸿章的私军,里面的将领大多出身于淮、闽、粤三地。岳天点出自己是闽人,就是表明自己的态度立场,虽然出于报恩,不能直接加入淮军,不过对对方的态度很好。
“哈哈!兴华果然快人快语!知恩图报,乃是仁义!我袁世凯喜欢的便是这种人!今后弹药、粮饷方面,我定会安排专人负责!有你适才那句话,中堂大人肯定会相当满意的!朝廷对流于海外的国人,尚有疑虑,不过这次在皇上面前,他却是一再保举你。”
袁世凯听完这岳天的答话,又高看了岳天几分,若是岳天真是一下子投入淮军,那自己也不能要,要了也没有用!试想这样的人,能得到部众的支持吗?以后能对自己效忠吗?他现在手下大多出自拱卫军,这种的做法,会成为人家的诟病。
虽然没有能拉拢过来,袁世凯还是点了几点,想让岳天记得人家李中堂的提携之恩。
袁世凯出身于淮军,控制此战的后勤供应,其实就等于李鸿章控制着各军,专人负责军火供应那就是保证给岳天的军火、军饷足额,而且还能保证这些军火不是次品,这是清军里面极少见的。
这样一来,岳天也不知道这李鸿章和袁世凯到底看中自己什么,这般拉拢!
李鸿章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想当初他年轻的时候组建淮军可是镇压太平军的两大主力之一,不过现在的淮军,几无战斗力可言!
在战场上,不管是陆上还是海上,淮军将领大多上演大溃逃的景象,淮军名将刘铭传又没能挂帅。
岳天虽然在这些大佬面前只不过小小的千总,但是关键他能打仗呀。若是能把岳天拉进淮军,或许淮军便也不会再那么难堪了。
岳天一听,心下便有计较,立马答道:“中堂和袁大人的提携,下官铭记在心!”
这样一来算是表明自己的心迹。
袁世凯见岳天如此表明了态度,心下也是很满意!当下两人便再彼此闲聊几句。
到了傍晚,袁世凯让押运队交付了银两和物资,喜得金州军上下欢腾。有了这几万两银子,岳天自然要犒赏将士。
每个士兵发了纹银2两,另凡是参加土城子阻击战和其他战斗的士兵,另加3两银子,击杀两名日寇者及以上,另每多杀一人另加算3两银子。当然战死者,岳天这次每人也另外安排15两安葬费。
这样的待遇,在清军中除了水师之外算很不错了!要知道将领卫汝贵得了十几万两白银的军饷,第一件事就是往家里先寄了八万两,士兵的饷银怎么办?一人一百斤大米解决了,一人还不到一两银子,这样士兵能卖命吗?
这卫汝贵更出名的莫过于他妻子的家书,说家里钱有地有,上战场没有必要玩命!后面这封信还上了日本的教科书,成为了典型的反面教材。
岳天发的钱也不算很多,但是已经远远超过了士兵们的预期了,一下子收获士兵们好感。
一下子便花去了一万多两银子,岳天一算,才真正明白战争果然是烧钱的游戏,单单这饷银都那么多了,何况是枪支弹药和粮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