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成衣铺,凌初瑶背着愈发沉重的背篓,转向下一站——粮店。
“德丰粮行”的招牌比成衣铺气派不少,店堂也宽敞些。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特有的干燥香气。几个伙计正忙着给客人称米装袋,掌柜的坐在柜台后拨着算盘。
凌初瑶走进店内,目光快速扫过一个个装着不同粮食的大木柜,上面插着标有品名和价签的木牌:糙米、陈米、新粳米、白面、杂豆、玉米碴子……
她没有立刻上前,而是站在一旁,看似在挑选,实则在听其他顾客与伙计的交谈,观察他们如何讨价还价,以及不同粮食的大致价格。
“这新粳米能不能便宜点?十五文太贵了,十四文吧?”
“哎呦,这位大娘,咱这已经是实在价了,您看这米多饱满……”
……
【小末,记录主要粮食品种及波动价格区间。】
【已记录:糙米(8-10文\/升),陈米(10-12文\/升),新粳米(14-16文\/升),白面(18-20文\/升)……】
掌握了行情,凌初瑶才走上前。她没有去看最便宜的糙米和陈米,直接指向品相最好的新粳米和白面。
“新粳米,五升。白面,三升。”她声音平稳。
正在招呼其他客人的伙计闻言,有些诧异地看了她一眼。这娘子穿着普通,一开口却要的都是细粮,量还不小。他应了一声,手脚麻利地开始称量。
“粳米五升,十五文一升,共七十五文。白面三升,十八文一升,共五十四文。加起来是一百二十九文。”伙计报出价格,等着她砍价。
凌初瑶却皱了皱眉,指着白面:“十八文?我刚听那边大娘问,不是十七文也能卖吗?”她指向刚才讨价还价的一位老妇人方向。
伙计没想到她耳朵这么尖,脸上闪过一丝尴尬,随即笑道:“娘子好耳力。成,看您买得多,白面也按十七文算给您!三升五十一文,加上米钱,一共一百二十六文!”
凌初瑶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知道这大概已是接近底价。她没再纠缠,又指了指旁边的玉米碴子和一些耐储存的杂豆:“这个,和这个,各要两升。”
玉米碴子和杂豆便宜不少,加起来也不过二十多文。伙计见她还要买粗粮,心里那点疑惑散去,看来是个会过日子的,粗细搭配。
算好总账,凌初瑶付了钱。伙计帮着将米面杂粮分装进她带来的几个布口袋里。沉甸甸的粮食将背篓塞得满满当当。
走出粮店,背篓的重量又增加了不少。冷君睿看着那鼓胀的布袋,闻着空气中残留的米面香,忍不住又咽了口口水。这么多精米白面……他只在过年时,在老宅祖母那里闻到过类似的香气。
凌初瑶掂量了一下背篓,感受着这份重量。明面上采购这些,足够他们母子三人吃用一段时间,也能为她从空间里偶尔拿出些更好的食物打掩护。
她抬头看了看天色,日头已经开始西斜。
“再去割点肉,我们就回去。”她说道,声音依旧平淡,却让身后的两个孩子眼睛瞬间亮了一下。
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