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沐瑶团队庆祝电池组并联突破的欢呼声还在实验区回荡,顾倾城已经拿着一份加密文件,面色凝重地走进了张飞的工作室。她步履生风,军靴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每一步都透着不容忽视的紧迫感。
张顾问,紧急情况。她的声音比往常更加冷峻,将文件放在工作台上,我们截获了新的情报。
张飞从全息投影前抬起头,投影上还显示着航空航天动力的初步构想。他注意到顾倾城今天特意穿着全套作战服,腰间的配枪和通讯设备一应俱全,这是最高警戒级别的装束。
暗影张飞问得直接,手上还在调整着一个动力模型参数。
顾倾城点头,打开文件:确切地说,是组织的精锐行动小组已经潜入境内。我们追踪到三组可疑信号,分别从不同方向向基地靠近。
她调出电子地图,上面标注着几个红色的光点:根据行为模式分析,这不是普通的侦察行动。他们携带了特种装备,行动路线经过精密规划,目标很明确——就是您。
张飞扫了一眼地图,表情依然平静:来得比预期快。
顾倾城微微皱眉:您早就预料到了?
麒麟电池公开演示后,这是必然的结果。张飞关掉全息投影,只是没想到他们会这么迫不及待。
这次不一样,顾倾城语气严肃,我们分析认为,很可能启动了最高风险的计划。这意味着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获取技术,或者在无法得手时......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采取极端措施。
工作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安国邦刚巧推门进来,听到这句话,脸色瞬间发白。
极端措施?他们敢!安国邦声音发颤,这里可是龙巢基地!
顾倾城冷静地分析:正因如此,他们才会派出最精锐的力量。常规的安保措施对这些人效果有限。
她转向张飞:根据情报,这支行动小组擅长渗透和突击,曾多次成功执行高难度任务。他们最危险的特点是——不择手段。
张飞若有所思:也就是说,他们可能会尝试各种方法。
是的,顾倾城点头,从技术窃取到直接绑架,甚至......她没有说下去,但眼神说明了一切。
安国邦急得团团转:我立即向穆将军汇报,申请增派警卫部队!
已经安排了,顾倾城说,但是张顾问的日常活动范围太大,很难做到万无一失。
她从文件袋中取出一个小巧的装置,看起来像是一枚普通的纽扣。
这是紧急求救装置,她郑重地递给张飞,请务必随身携带。按下后,基地的所有安保力量会立即响应,同时会启动最高级别的防护措施。
张飞接过纽扣,在手中把玩着:原理是什么?
内置了多重定位系统和生命体征监测,顾倾城解释,一旦激活,会形成一个小型能量护盾,足够支撑到救援到达。
张飞仔细观察着装置的结构:能量供应呢?
使用微型化的电池技术,可以持续工作72小时。顾倾城答道。
张飞点点头,将纽扣别在衣领上:设计得不错。
安国邦还是不放心:张总工,要不这段时间您就待在基地核心区?所有实验设备我们可以临时转移过去。
没必要,张飞拒绝得干脆,正常工作不能受影响。
顾倾城似乎早就料到这个回答,她调出安保方案的全息投影:既然如此,我们需要调整日常安保策略。
投影上显示出张飞日常活动路线的三维模型,顾倾城开始标注重点防护区域:
首先,从明天开始,所有外出必须提前报备,我会安排护卫车队。
其次,实验室和住所将增设多层安检,所有进出人员必须通过生物识别和金属探测。
另外,我建议暂时停止所有非必要的公开活动,包括之前计划的几个学术会议。
张飞皱眉:学术交流很重要。
安全更重要,顾倾城寸步不让,现在至少有五个境外组织在同时行动,我们不能冒任何风险。
安国邦插话:顾主任说得对!张总工,您要知道,现在您一个人的价值,可能比整个基地都重要!
张飞看着两人紧张的神色,轻轻叹了口气:好吧,按你们的方案来。
顾倾城明显松了口气,继续介绍其他安保措施:我们还将在基地周边部署新型探测设备,能够识别并追踪任何可疑信号。同时,所有通讯都将受到更严格的监控。
就在这时,张飞的加密通讯器响了起来。是穆青山。
小张,顾倾城应该已经向你汇报了吧?穆青山的声音异常严肃,情况很严峻,我已经下令将基地警戒级别提升到最高。
我知道了。张飞回答。
这不是小事,穆青山强调,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这次来的都是硬茬子。你必须要配合顾倾城的工作,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了。
我会注意的。张飞说。
挂断电话后,工作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安国邦不安地搓着手,顾倾城则一直盯着监控屏幕,注意着基地周边的动静。
其实,张飞突然开口,我最近在研究一种新型防护材料,或许可以增强个人安保。
他调出另一个全息投影,展示出一种奇特的纤维结构:这种材料在受到冲击时能够瞬间硬化,平时却保持柔软。原理参考了古代铠甲的设计思路。
顾倾城仔细查看着材料数据:能量吸收效率很高,但是要实现全身防护还需要解决灵活性问题。
已经在改进第二代了,张飞说,预计下周可以做出样品。
安国邦忍不住感叹:张总工,您连这个都研究?
顺便做的,张飞轻描淡写,之前研究舰船装甲时有一些想法,就试着应用到个人防护上。
顾倾城认真地说:如果这种材料真能实现,对安保工作将是重大突破。
接下来的几天,基地的气氛明显变得紧张。新增的哨卡、频繁的巡逻队、升级的安检程序,无不提醒着人们潜在的威胁。
张飞倒是很配合安保工作,每天准时在护卫的陪同下往返于实验室和住所。但他研究工作的节奏丝毫没有放缓,反而因为减少了外出,更加专注于技术攻关。
顾倾城几乎寸步不离地跟在张飞身边,她的敏锐观察力和专业素养在这段时间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次,她仅凭一个保洁人员走路的姿态就识别出异常,后来证实那人确实被境外组织收买。
你是怎么发现的?事后张飞好奇地问。
他的步频和呼吸节奏与保洁人员的日常工作状态不符,顾倾城解释,而且他观察监控探头的角度太专业了。
张飞若有所思:很有意思的判断方式。
虽然面临威胁,但张飞的科研工作仍在稳步推进。在林沐瑶成功解决电池组并联问题后,计划的进展明显加快。而张飞自己,也开始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航空航天动力的研究上。
然而,顾倾城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在基地外围的密林中,几个黑影正在悄无声息地移动。他们装备精良,行动默契,如同一群蓄势待发的猎豹。
目标作息规律,每天7点离开住所,23点返回。其中一个黑影通过加密频道汇报,护卫力量比预期要多,但并非无懈可击。
继续观察,等待指令。耳机里传来回应。
这些对话被基地的新型探测设备捕捉到,但信号经过特殊处理,难以追踪来源。
顾倾城在监控中心看着这些异常信号,脸色越发凝重。她知道,风暴即将来临。
而处在风暴眼的张飞,此刻正在实验室里测试新型防护材料的样品。对于即将到来的危险,他似乎并不太担心。
毕竟,在他看来,任何问题都应该有解决的办法。安保问题,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