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华和刘工程师乘坐的军车刚刚驶离龙巢基地,张飞工作室内的气氛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并没有立即开始处理海军提出的技术需求,而是站在全息投影前,目光深邃地望着屏幕上那艘缓缓旋转的战舰模型。
顾倾城敏锐地察觉到张飞状态的变化,轻声问道:张顾问,需要我联系海军方面获取更详细的技术资料吗?
张飞没有立即回答。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划动着什么复杂的轨迹,眼神聚焦在虚空中的某一点,仿佛在与某个看不见的存在交流。
安国邦拿着海军留下的资料走进来,看到张飞这副模样,立即放轻了脚步。他对顾倾城使了个眼色,两人默契地退到工作室角落,给张飞留出思考的空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工作室里只有仪器运转的微弱嗡鸣声。张飞依然保持着那个姿势,但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
突然,他猛地转身,快步走到工作台前。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地舞动,全息投影上的画面随之快速切换。
原来如此......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难得的兴奋。
顾倾城和安国邦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他们很少见到张飞露出这样的表情。
张总工,您发现什么了?安国邦忍不住问道。
张飞头也不抬,双手依然在快速操作:海军的需求提醒了我一个关键问题。远洋能源补给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更是个系统工程。
全息投影上开始浮现出一系列复杂的设计图。最初是单块电池的结构图,然后迅速扩展成电池组的阵列设计,接着是整个动力系统的架构,最后竟然呈现出一艘完整舰船的三维模型。
这是......顾倾城惊讶地看着投影上那艘前所未见的舰船设计。
就在这时,张飞的动作突然停顿了一下。他的眼神变得格外专注,仿佛在倾听着什么只有他能听到的声音。
【触发系列任务:深蓝守护者】
一个冰冷的电子音在张飞脑海中响起,但他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仿佛这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提示。
【任务目标:基于能源,设计建造新一代全电驱动、高隐身、长航时水面舰艇】
【首阶段任务:级综合补给舰改造方案】
随着系统提示音的落下,海量的技术信息如潮水般涌入张飞的脑海。从超大型电池阵列的设计要点,到舰用电力推进系统的核心技术,再到全舰隐身处理的特殊工艺......
这些信息如果写成纸质资料,足以堆满整个房间。但在系统的传输下,它们几乎在瞬间就被张飞完全理解和吸收。
安国邦注意到张飞的眼神在某一瞬间变得异常深邃,但很快就恢复了平常的冷静。
安主任,张飞突然开口,立即联系海军,我们要那艘退役补给舰的完整设计图纸。
好的!安国邦连忙应道,但又忍不住问:张总工,您这是要......
张飞在全息投影上调出了那艘补给舰的模型:既然要改,就彻底改造。这艘补给舰将是我们验证全电推进技术的理想平台。
他手指轻点,投影上的补给舰开始发生惊人的变化:
原有的烟囱和燃油系统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分布在全舰的电池组阵列。
传统的螺旋桨推进系统被全新的泵喷推进器替代。
舰体表面覆盖上一层特殊的隐身涂层。
甚至连舰桥的布局都进行了优化,变得更加简洁高效。
顾倾城看着这个脱胎换骨的设计,忍不住问道:张顾问,这个改造方案的可行性......
理论上完全可行。张飞打断她,关键是要解决几个技术难点。
他调出改造方案的核心部分:首先是动力系统。我们需要将电池进行阵列化改造,设计出能够满足舰船动力需求的鲲鹏之心电池组。
投影上显示出一个集装箱大小的电池组设计图,内部结构复杂得令人眼花缭乱。
其次是电力管理。舰船在航行、作战、补给等不同工况下的能耗差异很大,需要一套智能能源分配系统。
一系列复杂的电路图和控制系统界面在投影上快速闪过。
还有隐身性能。张飞补充道,全电推进本身就能大幅降低噪音,但如果配合特殊的隐身设计,效果会更好。
他展示了一种新型的舰体涂料方案,据说能有效吸收雷达波。
安国邦看着这些前所未见的设计,声音都有些发抖:张总工,这些技术......都是从那本古籍里来的?
张飞点点头,随口编造道:《山海经》中记载的鲲鹏,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寓意着形态的极致转变。这个改造方案的核心思路就来源于此。
顾倾城虽然对技术不太在行,但也看出了这个方案的重大意义:如果真能实现,这将是海军装备史上的一次革命。
不只是海军,张飞纠正道,这将会改变整个海洋战略格局。
他调出改造后的性能预测数据:
续航里程:理论上无限(取决于电池组维护周期)
最大航速:比原设计提升40%
噪音水平:降低90%以上
全电输出功率:足以支持未来电磁武器系统
这些数据让工作室内的两个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简直是把补给舰改造成了战略级装备啊!安国邦激动地说。
张飞却皱起了眉头:但是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还需要解决材料、工艺、测试等一系列问题。
他开始快速列出需要的资源:首先,我们需要扩大生产基地,现有的地下实验室规模不够。其次,要组建专门的技术团队。还有......
就在这时,张飞的加密通讯器响了起来。是穆青山。
小张,听说海军的人刚走?穆青山的声音带着笑意,赵振华在回去的路上就给我打电话,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
他们提出了一些技术需求,张飞说,我正好有个改造方案。
穆青山感兴趣地问:哦?什么方案?
张飞简要介绍了计划的核心内容。电话那头沉默了很长时间。
小张,穆青山再开口时,声音变得异常严肃,你确定这些性能指标都能实现?
理论上没问题,张飞说,但需要实际验证。
穆青山当机立断:好!我立即向上面汇报。你需要什么资源,尽管提!
首先需要那艘补给舰的详细图纸,张飞说,还有就是扩建生产基地。
没问题!穆青山爽快答应,我让安国邦全力配合你!
挂断电话后,安国邦立即开始行动:张总工,我这就去协调海军方面要图纸。生产基地扩建的事,我马上组织论证。
顾倾城也说道:安保方案需要相应调整,我会制定新的预案。
张飞点点头,注意力已经回到了全息投影上的技术细节。
随着计划的启动,龙巢基地再次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
而在遥远的海洋上,那艘即将迎来重生的补给舰,还静静地停靠在军港中,等待着改变命运的改造。
没有人知道,这个看似普通的改造计划,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震撼世界海军界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