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是本书的开篇第一回。作者自己说,经历过一场如梦似幻的往事之后,就把真实的情节隐藏起来,借着 “通灵宝玉” 的说法,写下了这部《石头记》。所以才会有 “甄士隐”(真事隐)这样的名字。但书里到底写了什么人、什么事呢?作者又说:“如今我忙忙碌碌,一事无成,忽然想起当年认识的那些女子,一个个仔细回想起来,她们的言行见识,都比我强得多。我一个堂堂男子汉,竟然比不上那些闺阁女子?真是羞愧难当,后悔也没用,只能无可奈何。这时候,我就想把过去依靠祖宗恩德、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却违背父兄教诲、辜负师友规劝,直到今天一无是处、半生潦倒的罪过,编成一本书,告诉天下人:我的罪过固然无法推脱,但闺阁之中本来就有很多优秀的女子,万万不能因为我不成器,就为了掩饰自己的短处,让她们的事迹也跟着埋没。现在我虽然住着茅草屋、用着瓦灶台和绳编的床,但早晚的风露、台阶旁的柳树和庭院里的花草,也不妨碍我抒发情怀、提笔写作。我虽然没什么学问,写不出华丽的文章,但用通俗的口语,编排出一段故事,既能让闺阁女子的事迹流传开来,又能让世人赏心悦目、解除愁闷,不也是一件好事吗?” 所以才会有 “贾雨村”(假语存)这样的名字。

这一回里凡是用到 “梦”“幻” 这类字眼,都是为了提醒读者,这也是这本书的核心立意。

各位读者,你们知道这本书的由来吗?说起来根源虽然有点荒唐,但仔细琢磨就会觉得非常有趣。待我把这来历说清楚,让读者们一目了然,不再疑惑。

原来女娲娘娘炼石补天的时候,在大荒山无稽崖炼出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高十二丈、宽二十四丈的顽石。女娲娘娘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没用到,就把它扔在了这座山的青埂峰下。没想到这块石头经过炼造之后,已经有了灵性。它看见其他石头都能补天,唯独自己没本事,不能被选中,于是就天天自怨自艾,日夜悲伤哭泣,满心惭愧。

有一天,正当它哀叹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僧一道从远处走来。这两个人骨骼不凡,神态出众,说说笑笑地走到峰下,坐在石头旁边高谈阔论。一开始他们说的是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的事情,后来就说到了人间的荣华富贵。这块石头听了,不由得动了凡心,也想去人间享受一番荣华富贵,可又恨自己长得粗笨,没办法实现。不得已,它竟然开口说话了,对那僧一道说:“大师,弟子是个蠢物,没法向你们行礼。刚才听见二位说起人间的荣耀繁华,心里实在羡慕。弟子虽然质地粗笨,但本性还算聪慧,况且看二位仙风道骨,一定不是凡人,肯定有补天济世的才能、造福他人的德行。如果能发发慈悲,带我进入红尘,在富贵场中、温柔乡里享受几年,我一定会永远铭记大恩,生生世世都不会忘记。” 两位仙人听了,一起憨厚地笑了:“善哉善哉!人间确实有不少乐事,但这些乐事不能永远依靠,而且还伴随着‘美中不足,好事多磨’这八个字。转眼间就会乐极生悲,人换物非,说到底不过是一场梦,最后所有的境遇都会归于虚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这块石头的凡心已经燃烧起来,哪里听得进这些话,又反复苦苦哀求。两位仙人知道不能强迫它,就叹息道:“这也是静到极点生出的妄念,是无中生有的定数。既然这样,我们就带你去享受享受,只是到了不如意的时候,可别后悔。” 石头连忙说:“自然不会,自然不会。” 那和尚又说:“要说你有灵性,可长得又这么粗笨,也没什么特别珍贵的地方。这样也只能勉强带你去罢了。也罢,我现在大施佛法帮你一把,等劫难结束的时候,再恢复你的本来面目,了却这段因果。你看怎么样?” 石头听了,感激不尽。那和尚就念起咒语、画起符来,施展大神通,瞬间就把那块大石头变成了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还把它缩小到扇坠那么大,方便佩戴和拿取。和尚把美玉托在手掌上,笑着说:“外形倒是成了宝物!但还少点实在的好处,得再刻上几个字,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奇珍异宝才好。然后带你去那昌盛繁荣的国家、书香门第的贵族之家、花柳繁华的地方、温柔富贵的乡里安身立业。” 石头听了,高兴得没法抑制,就问:“不知道大师给了弟子哪些奇特之处,又要带我去什么地方?恳请明示,让弟子心里明白,不再疑惑。” 那和尚笑着说:“你先别问,以后自然会明白。” 说着,就把美玉揣进袖子里,和道人一起飘然而去,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后来,又不知道过了多少世多少劫,有个空空道人到处寻访仙道,忽然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看见一块大石头上字迹清晰,上面详细记载着一段故事。空空道人就从头看起,原来这就是那块没本事补天、幻化成美玉进入人间,承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到红尘,历经悲欢离合、世态炎凉的石头的故事。石头后面还有一首偈语: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后面就是这块石头坠落的地方、投胎的人家,以及它亲自经历的一段往事。其中家庭闺阁的琐事,还有闲情逸致写下的诗词都很齐全,或许可以供人消遣解闷,但朝代年纪、地理国家,反而失传没有记载了。

空空道人就对石头说:“石兄,你这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挺有趣味,所以写在这里,想流传于世,成为传奇。但在我看来,第一,没有可考证的朝代年纪;第二,没有大贤大忠之人治理朝廷、改善风俗的善政,里面不过是几个特别的女子,有的重情,有的痴情,有的有点小才华、小善行,也没有班昭、蔡琰那样的品德和才能。我就算抄下来,恐怕世人也不爱看。” 石头笑着回答:“道长你太固执了!如果说没有朝代可考证,现在你随便假借汉唐等朝代的年纪添加上去,又有什么难的?但我想,历来的野史,都是一个套路,不如我这种不按套路来的,反倒新奇特别。我只取事情的情理罢了,何必拘泥于朝代年纪呢!再者说,市井百姓喜欢看治理国家的书的人很少,爱读消遣闲文的人特别多。历来的野史,有的诽谤君王大臣,有的贬低别人的妻子女儿,里面的奸淫凶恶之事,数都数不清。还有一种风月小说,里面的内容淫秽肮脏,毒害读者,败坏子弟,更是多得没法说。至于那些佳人才子之类的书,又都是千篇一律,而且里面终究免不了涉及淫乱的内容,满纸都是潘安、曹植、西施、卓文君之类的名字,不过是作者想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故意编造出一对男女的名字,还必定要冒出一个小人在中间挑拨离间,就像戏里的小丑一样。而且丫鬟仆人开口就是之乎者也,不是文绉绉的就是讲大道理,逐一看下去,全都是自相矛盾、特别不合情理的话。倒不如我这半辈子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这几个女子,虽然不敢说比前代书中的人物强,但她们的事迹原委,也可以消愁解闷,里面还有几首歪诗俗语,可以让人笑一笑、助助酒兴。至于悲欢离合、兴衰际遇,我都是跟着事实线索写,不敢稍加编造,免得只为了迎合别人的眼光,反而失去了真实的情况。现在的人,贫穷的天天被衣食所累,富有的人又怀着不满足的心思,就算偶尔有点空闲,又有贪恋美色、贪图钱财、自寻烦恼的事情,哪里有功夫看那些治理国家的书?所以我这段故事,也不指望世人称赞奇妙,也不一定要世人喜欢阅读,只希望他们在喝醉了、吃饱了躺着的时候,或者想逃避世事、解除忧愁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不也能省下些精力吗?比起那些追求虚无、胡思乱想的事情,也能省去些口舌是非的祸害、奔波劳碌的辛苦。再者,也能让世人换个新的眼光,不像那些胡乱牵扯、忽离忽遇,满纸都是才子淑女、曹植、卓文君、红娘、小玉之类老套内容的旧书稿。道长你觉得怎么样?”

空空道人听石头这么说,思考了半天,又把《石头记》重新翻阅了一遍。他发现书里虽然有些指责奸佞、贬斥邪恶的话,但也没有讽刺时局、辱骂世人的意思,至于君仁臣良、父慈子孝这些关乎人伦常理的地方,都是称功颂德、情意深厚,实在不是其他书能比的。虽然书的主旨是谈情,但也不过是真实记录事情,并不是虚假编造、一味追求淫艳邀约、私下定情偷盟之类的内容。因为完全不干涉时局,所以空空道人就从头至尾抄录下来,让它流传于世,成为传奇。从此以后,空空道人因为从空寂中看到色相,由色相生出情感,把情感传入色相,又从色相中悟到空寂,就改名叫情僧,把《石头记》改成了《情僧录》。东鲁的孔梅溪把它题名为《风月宝鉴》。后来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了十年,增删了五次,编成目录,分成章回,题名为《金陵十二钗》,还题了一首绝句: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书的由来已经说明白了,现在就看看石头上记载的是什么故事。根据石头上的记载:

当年大地东南方塌陷,这东南地区有个地方叫姑苏,城里有个阊门,是人间数一数二的富贵风流之地。阊门外有条十里街,街里有个仁清巷,巷子里有座古庙,因为地方狭小,人们都叫它葫芦庙。庙旁边住着一家乡绅,姓甄,名费,字士隐。他的妻子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家里虽然不算特别富贵,但在当地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了。甄士隐性格恬淡,不把功名利禄放在心上,每天只以观赏花草、修剪竹子、喝酒吟诗为乐,倒像是神仙一样的人品。只是有一件美中不足的事:他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膝下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小名叫英莲,刚满三岁。

有一天,炎热的夏天,白昼漫长。甄士隐在书房里闲坐,看书看得手累了,就放下书趴在桌子上小憩,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他梦见自己到了一个地方,分不清是什么地方。忽然看见那边走来一僧一道,一边走一边说话。只听道人问:“你带着这个蠢物,打算去哪里?” 那和尚笑着说:“你放心,现在有一段风流公案正好该了结,这一群风流冤家,还没投胎转世。趁这个机会,就把这个蠢物夹杂在里面,让它去经历一番。” 道人道:“原来最近这些风流冤孽又要下凡经历劫难了?但不知道会落到什么地方?” 和尚笑着说:“这事说起来好笑,真是千古未闻的稀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旁边,有一株绛珠草。时常有赤瑕宫的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它,这绛珠草才得以长久存活。后来它吸收了天地精华,又得到雨露滋养,就脱去了草胎木质,变成了人的形状,修成了女体,每天在离恨天外游荡。饿了就吃蜜青果当饭,渴了就喝灌愁海水当汤。只因为还没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所以她的心里郁结着一段缠绵不断的情意。恰好最近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然萌发,趁着这昌明太平的朝代,想要下凡经历一段虚幻的缘分,已经在警幻仙子那里挂了号。警幻仙子也曾问起过绛珠草,灌溉的恩情还没偿还,趁这个机会正好可以了结。那绛珠仙子说:‘他用甘露之恩滋养我,我没有甘露可以还他。他既然下凡做人,我也下凡做人,只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都还给他,也算得上偿还得过他了。’就因为这件事,引出了多少风流冤家,陪着他们去了结这段公案。” 道人道:“真是稀罕事。实在没听说过有还眼泪的说法。想来这段故事,比历来的风月故事更加琐碎细腻。” 和尚说:“历来的几个风流人物,不过是流传他们的大概情况和诗词篇章罢了,至于家庭闺阁中的一饮一食,从来没有记载过。再者,大多数风月故事,不过是偷香窃玉、私下约会私奔罢了,并没有把儿女之间的真情实感抒发出来一点点。想来这一群人下凡之后,那些痴情的、好色的、贤能的、愚笨的、不成器的,都和前人记载的不一样了。” 道人道:“趁这个机会,我们何不也下凡去度化几个人,岂不是一件功德?” 和尚说:“正合我意。你先跟我到警幻仙子宫中,把这个蠢物交割清楚,等这一群风流冤孽下凡的事情结束了,我们再去。现在虽然已经有一半的人投胎了,但还没全部到齐。” 道人道:“既然这样,就跟你去吧。”

再说甄士隐把这些话都听得清清楚楚,但不知道他们说的 “蠢物” 是什么东西。于是忍不住上前施了一礼,笑着问道:“二位仙师安好。” 那僧一道也连忙回礼问候。甄士隐就说:“刚才听见仙师谈论的因果之事,实在是人间罕见。但弟子愚笨糊涂,不能彻底明白,如果能承蒙仙师开导愚顽,详细说一说,弟子一定洗耳恭听,稍微能有所警醒,也可以避免沉沦苦海。” 两位仙人笑着说:“这是天机,不能预先泄露。到了该明白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两个人,就能跳出火坑了。” 甄士隐听了,不方便再问,就笑着说:“天机虽然不能预先泄露,但刚才说到‘蠢物’,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能不能让我看一看?” 那僧一道说:“要说这个东西,你倒是和它有一面之缘。” 说着,就把那东西拿出来递给甄士隐。甄士隐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块晶莹的美玉,上面字迹清晰,刻着 “通灵宝玉” 四个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他正想仔细看的时候,那和尚就说已经到了幻境,强行从他手里把美玉夺了过去,和道人一起走过一座大石牌坊,牌坊上写着四个大字:“太虚幻境”。两边还有一副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甄士隐想也跟着过去,刚抬起脚,忽然听见一声霹雳,就像山崩地裂一样。甄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长得正茂盛,梦里的事情已经忘了一大半。又看见奶妈抱着英莲走过来。甄士隐见女儿长得越来越粉雕玉琢,乖巧可爱,就伸手接过来抱在怀里,逗她玩了一会儿,又带着她到街上看庙会的热闹。正要进屋的时候,看见从那边走来一僧一道:那和尚光头赤脚,那道人跛着脚、头发蓬乱,疯疯癫癫的,一边挥霍着手臂一边说笑着走过来。走到甄士隐家门口,看见他抱着英莲,那和尚就大哭起来,又对甄士隐说:“施主,你把这个有命无运、会连累爹娘的东西抱在怀里干什么?” 甄士隐听了,知道是疯话,也不理他。那和尚还在说:“给我吧,给我吧!” 甄士隐不耐烦了,就抱着女儿转身要进去,那和尚却指着他大笑,嘴里念了四句诗: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甄士隐听得清清楚楚,心里犹豫起来,想问问他们的来历。只听道人说:“我们不必一起走了,就此分手,各自去做自己的事情吧。三劫之后,我在北邙山等你,到时候集合起来一起去太虚幻境销号。” 那和尚说:“太好了,太好了!” 说完,两个人就走了,再也看不见踪影。甄士隐心里这时才想:这两个人一定有来历,刚才应该试着问问,现在后悔也晚了。

甄士隐正在胡思乱想,忽然看见隔壁葫芦庙里寄居的一个穷书生走了出来。这个书生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贾雨村原来是胡州人氏,也是诗书官宦人家的后代,但他生在末世,父母祖宗的根基已经败尽,人口也渐渐衰亡,只剩下他孤身一人。在老家没什么出路,就想进京考取功名,重新振兴家业。自从前年来到这里,又一直困顿不顺,暂时寄居在庙里安身,每天靠给人写字作文维持生计,所以甄士隐经常和他来往。当时贾雨村看见甄士隐,连忙施礼陪笑着说:“老先生靠在门口眺望,难道是街上有什么新闻吗?” 甄士隐笑着说:“不是。刚才因为小女哭闹,带她出来玩玩,实在无聊得很,贤弟来得正好,请到小书房里坐坐,我们聊聊天,也能打发这漫长的白天。” 说着,就让人把女儿送进去,自己和贾雨村手拉手来到书房。小仆人献上茶水。刚聊了三五句话,忽然家里人飞快地来报告:“严老爷来拜访了。” 甄士隐慌忙起身道歉说:“抱歉耽误了你的时间,请稍坐片刻,我马上就来陪你。” 贾雨村连忙起身让座说:“老先生请便。晚生是经常来的客人,稍等一会儿没关系。” 说着,甄士隐已经出去到前厅迎客了。

这边贾雨村就翻看书籍解闷。忽然听见窗外有女子咳嗽的声音,贾雨村就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摘花。这个丫鬟长得仪容不俗,眉眼清秀,虽然没有十分出众的姿色,但也有让人动心的地方。贾雨村看得不由得愣住了。那个甄家的丫鬟摘完花,正要走的时候,猛然抬头看见窗内有人。这个人戴着破旧的头巾,穿着旧衣服,虽然贫穷窘迫,但长得腰圆背厚,脸阔口方,再加上剑眉星眼,高鼻梁宽下巴,气度不凡。这个丫鬟连忙转身回避,心里想:“这个人长得这么英武雄壮,却又这么衣衫褴褛,想来一定是我家主人经常说起的那个贾雨村了。主人常常想帮助周济他,只是没什么机会。我家没有这样贫穷窘迫的亲友,想必一定是他没错了。难怪主人说他肯定不是长久困顿的人。” 这么一想,不免又回头看了两次。贾雨村见她回头,就以为这个女子心里对自己有意,顿时狂喜不已,觉得这个女子一定是个有眼光的英雄,是自己在风尘中的知己。一会儿小仆人进来,贾雨村打听得知前面留严老爷吃饭,不能久等,就从旁边的小路自行出门离开了。甄士隐送完客人,知道贾雨村已经自己走了,也不再去邀请他。

一转眼就到了中秋佳节。甄士隐家的家宴已经结束,又在书房里另外摆了一桌酒席,然后自己踏着月光到葫芦庙里邀请贾雨村。原来贾雨村自从那天看见甄家的丫鬟回头看了他两次,就把她当作了知己,时刻放在心上。现在又恰逢中秋,不免对着月亮思念起来,于是随口吟了一首五言律诗: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贾雨村吟完诗,又想起自己平生的抱负,苦于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时机,就搔着头发对天长叹,又高声吟了一副对联: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恰好甄士隐走来听见了,笑着说:“雨村贤弟真是抱负不凡啊!” 贾雨村连忙笑着说:“不过是偶尔吟诵前人的诗句,怎么敢这么狂妄放肆。” 又问:“老先生怎么有兴致到这里来?” 甄士隐笑着说:“今天是中秋,俗话说‘团圆的节日’,想到贤弟寄居在寺庙里,难免会有寂寞之感,所以特意准备了薄酒,邀请贤弟到我家书房喝一杯,不知道贤弟肯赏脸吗?” 贾雨村听了,一点也不推辞,笑着说:“承蒙老先生厚爱,我怎么敢辜负这份盛情。” 说着,就和甄士隐一起回到这边的书院。不一会儿茶喝完了,酒席已经摆好,那些美酒佳肴就不用多说了。两个人坐下,一开始慢慢喝酒,渐渐聊到兴头上,不知不觉就开始畅饮起来。当时街上家家户户都在吹箫奏乐,头顶上一轮明月,洒下皎洁的光辉,两个人的兴致更高了,一杯接一杯地干酒。贾雨村这时候已经有七八分醉意,狂放的兴致再也抑制不住,就对着月亮抒发情怀,随口吟了一首绝句: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甄士隐听了,大声叫好:“妙啊!我常说贤弟一定不是长久居于人下的人,今天吟诵的诗句,已经显露出飞黄腾达的征兆,不久之后就能步步高升,踏上青云之路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于是亲自斟了一斗酒向他道贺。贾雨村干完酒,叹息道:“不是晚生酒后说狂话,要是论当下流行的学问,晚生也或许可以去凑个数、博个名声,只是现在路费盘缠一概没有。京城路途遥远,不是靠卖字作文就能到得了的。” 甄士隐没等他说完,就说:“贤弟怎么不早说。我一直有这个心思,但每次见到贤弟,你都没提起过,所以我也不敢贸然开口。现在既然说到这里,我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义利’这两个字还是分得清的。而且明年正好是大比之年,贤弟应该赶紧进京,参加春闱考试,才不辜负贤弟的才学。路费之类的事情,我自然会替你安排,也不辜负贤弟你对我的信任!” 说完立刻让小仆人进去,赶紧封了五十两白银,还有两套冬衣。又说:“十九日是黄道吉日,贤弟可以马上买船向西进京。等你大展宏图、飞黄腾达之后,明年冬天我们再见面,岂不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贾雨村收下银子和衣服,只稍微谢了一句,并不在意,仍然继续喝酒谈笑。那天一直到了三更天,两人才散去。甄士隐送贾雨村走后,回到房里一觉睡到第二天太阳升到三竿高才醒来。想起昨天的事情,想再写两封推荐信让贾雨村带到京城,让他去投奔某个官宦人家作为落脚的地方。于是让人过去请贾雨村,那个家人回来报告说:“和尚说,贾老爷今天五更天就已经进京去了,还留下话让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管黄道黑道,总是以事理为重,来不及当面告辞了。’” 甄士隐听了,也只能作罢。真是空闲的时候光阴过得飞快,转眼间又到了元宵佳节。甄士隐让家人霍启抱着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的时候,霍启因为要小便,就把英莲放在一家的门槛上坐着。等他小便完回来抱的时候,哪里还有英莲的影子?霍启急得直找了半夜,到天亮也没找到,他也不敢回来见主人,就逃往他乡去了。甄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没回来,就知道有些不对劲,又派了几个人去寻找,回来的人都说连一点消息都没有。夫妻两个人,半辈子只生了这么一个女儿,一旦丢失,怎么能不思念?因此日夜哭泣,几乎要寻死觅活。过了一个月左右,甄士隐先病倒了,当时封氏也因为思念女儿生了病,每天都请医生治疗。

没想到三月十五这天,葫芦庙里炸供品,那些和尚不小心,导致油锅起火,烧着了窗纸。这个地方的人家大多用竹篱木墙,大概也是因为劫数到了,于是火势接连蔓延,牵连了很多人家,把一条街烧得像火焰山一样。当时虽然有士兵和百姓来救火,但火势已经成了气候,怎么也救不下来。一直烧了一夜,火才渐渐熄灭,也不知道烧了多少家。只可怜甄家就在隔壁,早就烧成了一片瓦砾场。只有他夫妇和几个家人的性命没被伤到。甄士隐急得直跺脚长叹,只能和妻子商量,暂且到田庄上去安身。偏偏最近几年水旱灾害不断,粮食歉收,盗贼四起,无非是抢田夺地、偷鸡摸狗,百姓不得安宁,因此官兵四处剿捕,田庄也难以安身。甄士隐只能把田庄都变卖了,带着妻子和两个丫鬟投奔岳父家去了。

他的岳父名叫封肃,本来是大如州人氏,虽然是务农的,但家里还算殷实。现在见女婿这么狼狈地来投奔,心里就有些不高兴。幸好甄士隐还有变卖田地剩下的银子没花完,拿出来托付岳父,让他随便找个价钱,买些田地房屋,作为以后衣食的依靠。那封肃就半哄半骗,只给了他一些薄田和破旧的房子。甄士隐是个读书人,不习惯种地谋生之类的事情,勉强支撑了一两年,家里越来越穷。封肃每次见到他,就说些现成的抱怨话,而且不管是人前还是人后,都埋怨他们不会过日子,只知道好吃懒做。甄士隐知道投奔错了人,心里不免后悔,再加上前年受到惊吓,又急又气又怨又痛,已经积下了病根。他年纪也大了,贫穷和疾病一起袭来,渐渐显露出将要离世的样子。

恰好这一天,他拄着拐杖勉强走到街上散心,忽然看见那边走来一个跛脚道人,疯疯癫癫、放荡不羁,穿着草鞋和破烂的衣服,嘴里念着几句诗: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听了,就迎上去说:“你嘴里说的都是些什么?只听见‘好’‘了’‘好’‘了’的。” 那道人笑着说:“你如果真的听见‘好’‘了’两个字,还算你明白。要知道世上的万事万物,好就是了,了就是好。如果不了,就不好;如果要好,必须了。我这首曲子,就叫《好了歌》。” 甄士隐本来就有前世的智慧,一听这话,心里已经彻底醒悟了,就笑着说:“等等!让我把你的《好了歌》注解出来怎么样?” 道人笑着说:“你注解,你注解。” 甄士隐就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那疯跛道人听了,拍着手笑着说:“注解得贴切,注解得贴切!” 甄士隐说了一声 “走罢!” 就把道人肩上的褡裢抢过来背在自己身上,再也不回家,和疯道人一起飘飘然走了。这件事很快轰动了街坊邻居,大家都把它当作一件新闻传来传去。封氏听到这个消息,哭得死去活来,只能和父亲商量,派人到处寻访,但哪里能找到一点音信?没办法,只能依靠父母过日子。幸好身边还有两个过去的丫鬟伺候,主仆三个人,日夜做些针线活卖钱,补贴父亲的家用。那封肃虽然天天抱怨,但也没有别的办法。

这一天,甄家的大丫鬟在门口买线,忽然听见街上有喝道的声音,大家都说新太爷到任了。丫鬟于是躲在门内观看,只见军牢快手一对一对地走过去,一会儿就有一顶大轿抬着一个身穿乌帽猩袍的官员走过去。丫鬟忽然愣住了,心里想:“这个官看着好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于是走进屋里,也就把这件事抛在脑后了。到了晚上,正要休息的时候,忽然听见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还有很多人乱嚷嚷:“本府太爷派人来传人问话。” 封肃听了,吓得眼睛发直、嘴巴发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祸事。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