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很快就被康熙带着走在了回京的路上,他腰间多了一串由狼牙制成的饰品。
这是他的恪靖姑姑送的,说是为了感谢他能让老九和老十二人迷途知返。
没有继续跟着老八到处胡闹。
恪靖公主看到弘历长相的时候只是短暂的呆愣了一瞬间,而后与弘历的相处就像是在面对一个平平无奇的小辈。
可弘历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恪敬姑姑与皇玛法之间的相处并不愉快。
他们二人似乎是在营帐之内爆发了什么激烈的争执。
想来他们二人的父女关系没有那么好吧。
康熙坐在马车的另外一边,心烦意乱。
他是希望自己的儿女个个有出息,自己的四女能在蒙古掌权也是好事。
可自己的这个女儿实在有些太过有出息了,凭她自己一个人就能影响整个漠北和漠南蒙古。
若是有一日她起了坏心思与自己的哪个逆子联合在一起,岂不能轻松颠覆大清的江山?
康熙想到这里心情愈加烦躁,把弘历当成大型安抚玩具一般抱在怀里狠狠的揉了一顿。
当皇帝就是这点不好,不管遇见什么事第一反应就是害怕别人夺走自己的权柄。
等他回去就立马让老四当上这个皇帝,他就待在幕后替自己的乖孙筹谋一切。
就让老四自己心疼去吧。
他也好多活几年,看着自己的乖孙娶妻生子。
“弘历,你可喜欢蒙古?”
弘历点头“蒙古的风光与紫禁城内大不相同,偶尔陪着玛法来几次还是可以的。”
康熙又揉了揉弘历的小脑袋,哪怕早就剃头了,小孩子的头发好像总是更软一些。
“蒙古同样属于大清,可那些蒙古部族各有想法,若是不多加安抚和警告恐怕会对大清不利。”
“可你要记住大清是蒙古的主子,蒙古王宫再怎么骄傲也只是你的奴才。”
“哪怕是身负黄金血脉如今还不是大清的臣子?”
弘历点头答应“孙儿日后一定不负玛法的嘱托。”
“好。”
此次蒙古之行大家都蛮开心的,哪怕理亲王在射猎中得了个倒数第一也高兴。
以前在蒙古他从来没有放肆的玩过,每天想的都是怎样联络蒙古王公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
这次在蒙古他可以享受纯粹的快乐,胤礽真的很高兴。
甚至有老大在他身边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他连最后一点怀念从前悲春伤秋的时间都没有。
太后坐在马车上不断的向自己长大的地方张望着,她已经不年轻了。
恐怕也没有几年的活头了,能在临死前见一面自己的亲人她已经满足。
马车很快进了紫禁城,胤禛早就已经带着臣子在宫门口等候。
康熙离开京城三个多月,他在蒙古炫耀了孙子,扔下了大部分无用的政务心情大好。
哪怕路途遥远马车不方便也影响不了康熙,康熙整个人都是神清气爽。
可被扔在京城的老四日子可就过得没有那么好了,他这三个月一看就是劳苦功高,瘦了不少。
政务上的纷乱倒是无妨,毕竟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惹了雍亲王的眼。
真正让胤禛绝望而又痛苦的是他已经三个月没有见过自己的孩子了,弘历在雍亲王府留下的那些东西,上面的味道已经慢慢变淡了。
胤禛最后这几日甚至已经有了入睡困难的症状,若是他的儿子再不回来。
可能等他的宝贝儿子跟着皇上回来看到的就是一具早就僵硬的尸体了。
“雍亲王,皇上和太孙还有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
听到自己的儿子马上就来了,胤禛的脸上终于勉强扯出了笑。
至于那个同样归来的老爹,胤禛毫不犹豫的扔到了脑后。
皇阿玛做事真是越发的没有分寸了,本王的元寿那么小的年纪怎么能如此舟车劳顿?
皇阿玛想去蒙古炫耀武力带着自己的那一堆兄弟去也就罢了,何苦还要带上他的宝贝儿子呢?
皇阿玛一个老东西怎么能明白他们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难道皇阿玛就不知道夺人独子犹如毁人前途吗?
也不知道他的元寿在蒙古有没有饿瘦了,也不知道他的儿子在狩猎当中有没有受伤。
有没有离开熟悉的环境晚上睡不着。
想着自己的儿子在他所看不到的地方受的那些委屈,胤禛整张脸越发漆黑但眼角却红了。
他们这对可怜的母子二人,都是皇阿玛的错硬要将他们二人拆开。
“跪!”康熙的身影刚刚出现,已经有小太监喊了一声。
胤禛跪在了所有人的最前面,两只眼睛控制不住的看向了皇上的方向。
可惜康熙的身影实在高大,胤禛没能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宝贝儿子。
顿时心中已经涌起了八百个最坏的结果。
.......
我感觉历史上康熙可能没有那么喜欢这个女儿。
按功劳,恪靖公主封一个固伦公主应该没人反对,可是康熙就是不肯封固伦,她的固伦公主还是雍正上位后给他封的。
而且康熙曾经赐下“萧娴礼范”“静宜堂”,两快匾训示警戒女儿。
康熙其他的女儿封号都挺不错的,比如纯是正直,荣是尊贵,恪就变成了恭谨。
感觉老康真的挺奇怪的,他好像既希望自己的女儿有能力,但又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太有能力了,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