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完了菜,林卫家看着后院那片被打理得井井有条、散发着新鲜泥土气息的土地。
光有菜,还缺点活物,这院子才算真正活起来。
周天晚饭桌上,一家人围着桌子喝着红薯粥。
铁蛋和妞妞两个小家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见长,可碗里除了清汤寡水的粥,连点油星子都看不见,两个孩子都有些蔫头耷脑。
虽然地窖里放了不少肉食,但是大嫂总想着留着以后慢慢吃。
林卫家看着侄子侄女那瘦弱的小身板,心里不是滋味。
他放下碗筷,对正在给妞妞擦嘴的嫂子李红霞说:
“嫂子,我看咱们后院墙角那块地方还空着,地方不小光长草可惜了。咱们拾掇拾掇,搭个窝棚养点东西怎么样?”
“养东西?”李红霞一听,眼睛立马就亮了。
“养啥?养鸡?”
在乡下的时候,谁家院里不养几只鸡啊?
那是能下蛋的宝贝,是家里最稳当的油水来源。
可到了城里,住着独门独院的人家本就不多,养鸡养鸭的更是少见。
“能行吗?”她有些不确定地问。
“城里让养吗?别再让人家给告了,说是‘资本主义尾巴’。”
“嫂子,你放心。”林卫家笑了笑,给她吃了个定心丸。
“咱们这不是在楼房里,是独门独院。再说了咱们不养多,就养个三五只自己家下蛋吃,不往外卖谁也说不出啥来。这也是响应国家号召,搞家庭副业,支援生产嘛。”
正在看技术图纸的大哥林卫东听了,也觉得在理,一拍大腿:
“对!就这么干!我明天下班就去厂里废料堆看看,找点旧木板和铁丝网回来,保证搭个结结实实的窝棚!”
第二天是周一,林卫家像往常一样去供销社上班。
临近下班,他跟师傅老刘打了个招呼,说是家里有点急事,需要提前走一会儿。
老刘看他神色匆匆,也没多问,挥挥手就让他走了。
林卫家骑着车,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到了一个没人的巷子里。
空间里的养殖区,已经是一片热闹景象。
那只最早的野鸡和后来添的几只芦花鸡,已经繁衍出了一个小小的种群,咯咯哒地在地上刨食。
另一边的兔舍里,野兔正悠闲地啃着菜叶,旁边还卧着几只毛茸茸的小兔子。
林卫家意念一动,从里面精心挑选了两只看着最精神的芦花鸡幼崽,又挑了两只巴掌大小的小灰兔。
小心翼翼地放进自己那个垫着柔软干草的帆布挎包里。
然后,他才从巷子里出来,骑上车朝着文庙胡同赶去。
他回到家的时候,林卫东已经把窝棚的架子给搭得差不多了。
他不知从哪儿弄来几根粗木桩,牢牢地钉在墙角,又用找来的旧木板和铁丝网,像模像样地围了一圈。
“哥,你这手艺可以啊。”
林卫家看着那结实的窝棚,忍不住赞道。
“嘿嘿,在维修班跟老师傅学的,这点活儿不算啥。”
林卫东一脸的得意。
“你看我带啥回来了。”
林卫家神秘地笑了笑,把那个还在微微蠕动的帆布挎包放在了地上。
正在院里玩的铁蛋和妞妞好奇地凑了过来。
林卫家解开袋口,两只毛茸茸、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小鸡仔,和两只竖着长耳朵、鼻子一耸一耸的小灰兔,就探头探脑地露了出来。
“呀!小鸡!还有兔子!”
两个小家伙惊喜地叫了起来,高兴得直拍手。
“三弟,你哪儿弄来的?”林卫东问道。
“我今天下乡采购,正好碰上一个公社的养殖场,说是淘汰一批体弱的,我就顺手要了几只。”
林卫家把早就想好的说辞拿了出来。
李红霞看着那几个活蹦乱跳的小家伙,也是喜上眉梢。
“快,快放进窝里去,别冻着了。”
一家人围着那个新搭的窝棚,看着四个小家伙在新家里好奇地探索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铁蛋和妞妞更是主动承担起了饲养员的重任,没事就跑到后院,给这些小家伙抓虫子、剁菜叶,忙得不亦乐乎。
院子里的动静,自然也瞒不过胡同里那些耳朵尖的邻居。
第二天下午,对门的张大妈就端着个针线笸箩,溜达了过来。
“红霞妹子,忙着呢?”她探着脑袋往后院瞅。
“张大妈,快屋里坐。”李红霞热情地招呼着。
“不坐了,不坐了。”张大妈摆了摆手,眼睛却一个劲儿地往后院瞟。
“我咋听见你家后院有鸡叫唤啊?”
“嗨,您说那个啊。”李红霞笑了笑,也没瞒着。
“是我家小叔子,不知从哪儿弄回来几只鸡仔和兔子,养着给孩子们攒个鸡蛋、添口肉吃。刚拿回来,瞎叫唤,没吵着您吧?”
“哪能呢!”张大妈一听,立马来了精神,凑了上来,压低声音问道。
“妹子,你家小叔子可真有本事!这鸡仔兔子现在可不好弄。你看能不能也帮大妈问问,我也想弄两只,给我家那口子补补身子。”
这话一问出来,李红霞倒有些为难了。
她知道小叔子有路子,可这事儿毕竟上不得台面,她不敢轻易答应。
正不知道该怎么回话,林卫家正好从屋里走了出来。
“张大妈,您来了。”
“哎,卫家。”张大妈看见他,立马换上了一副更热情的笑脸。
“我正跟你嫂子说呢,想托你个事儿。”
林卫家听嫂子把事情一说,心里立马就有了数。
他知道这种事不能轻易答应,但也不能一口回绝,伤了邻里和气。
他想了想,笑着说道:
“张大妈,您看这事儿巧不巧。我前两天刚跟我那朋友说好,让他再帮我留意留意,他还真就给我留了两只鸡仔,我本来是打算送回乡下给我娘的。既然您急用,就先给您。”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应下了人情,又说明了这东西来之不易,不是想有就有的。
“哎哟!那可太好了!太谢谢你了卫家!”张大妈高兴得直拍手。
“那钱……”
“大妈,您说钱就见外了。”林卫家摆了摆手.
“我那朋友也没要我钱,就是拿了点家里的红薯干换的。您要是过意不去,回头家里有啥用不着的布头给我留着就行,我好拿去还人情。”
“行!行!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