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挑拨刘海中与易中海
冬日的四合院,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在凛冽的寒风中沉默着,唯有各家各户烟囱里冒出的缕缕青烟,证明着其内里尚存着生机与算计。钟浩的小屋,如同巨兽体内一个温暖而独立的腔室,隔绝了外界的冰冷与污浊。屋内,炉火正旺,驱散着寒意,也映照着钟浩沉静而深邃的眼眸。
他刚刚听完了阎解成最新一次的“情报汇报”,内容依旧琐碎,但其中一条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阎解成说,前两天看到刘海中在院里遇到易中海,两人只是简单点了点头,连话都没说一句,气氛有些冷淡,不像以前那样,易中海总会摆出“一大爷”的架子对刘海中“指导”几句,而刘海中也会陪着笑脸应和。
“浩哥,您说,这一大爷和二大爷,是不是闹别扭了?”阎解成挤眉弄眼地分析道,“肯定是易中海现在威望不行了,刘海中觉得他压不住自己了!”
钟浩不置可否地打发了阎解成,心里却开始盘算起来。刘海中与易中海之间那点龃龉,他早就看在眼里。刘海中官迷心窍,一直觊觎着易中海“一大爷”的地位和话语权,以前是慑于易中海多年的威望和“道德”大旗,加上自身能力有限,只能屈居第二,唯易中海马首是瞻。但如今,易中海在全院大会上被自己当众扒了底裤,威信扫地,连带着他那个“互助”体系也摇摇欲坠。此消彼长之下,刘海中那颗不安分的官迷之心,必然开始蠢蠢欲动。
“这是个机会……”钟浩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轻响。易中海虽然暂时蛰伏,但其根基仍在,尤其是他那个“养老算计”的执念未消,只要贾家还在,他就不会彻底放弃搞风搞雨的念头。而刘海中,能力平平,野心却不小,是个典型的志大才疏、容易被人当枪使的角色。
如果能巧妙地加剧他们之间的矛盾,让这两个院里的“大爷”内斗起来,互相消耗,那么自己不仅能省去不少麻烦,还能进一步瓦解院里旧有的、以易中海为核心的权力结构,为自己创造更宽松的环境。甚至,可以利用刘海中去牵制、甚至打击易中海,自己则坐收渔利。
“火候差不多了,是该再添一把柴了。”钟浩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他不需要亲自下场,只需要播下一颗猜疑的种子,自然会有人让它生根发芽。而最佳的播种人选,莫过于那个自以为聪明、急于表现的阎解成。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天色阴沉,似乎又要下雪。钟浩故意选择在阎解成下班回家必经的前院廊下“偶遇”他。
“解成,下班了?”钟浩难得主动打了声招呼。
阎解成受宠若惊,连忙凑过来:“浩哥!您找我?”
钟浩装作随意闲聊的样子,目光却仿佛不经意地扫过中院易中海家的方向,压低声音,用一种带着些许“推心置腹”的语气说道:“没什么事。就是刚才回来,看到一大爷在中院那儿站着,脸色不太好看,好像又在为什么事发愁。唉,这院里的事儿,也真是难为他了。”
他这话说得含糊,却精准地戳中了阎解成那根敏感的“情报神经”。
阎解成立刻竖起耳朵:“浩哥,您看出什么了?易中海又琢磨啥呢?”
钟浩摇摇头,叹了口气:“不好说。不过啊,我总觉得,一大爷这人心思重,想得多。以前院里什么事都是他拿主意,现在……怕是有些人觉得他不行了,不太把他当回事了。我听说,上次厂里评先进,二大爷好像还跟人抱怨,说一大爷光顾着自己徒弟和贾家,从来没替他刘海中说过话,要不然他早当上小组长了……”
他这话半真半假,厂里评先进是真,但刘海中是否抱怨过,就只有天知道了。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话通过阎解成的嘴传出去,传到刘海中耳朵里,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
阎解成眼睛一亮,如同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这可是重磅消息!二大爷对一大爷不满!而且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公!
“浩哥,您消息真灵通!”阎解成兴奋地搓着手,“我就说嘛!刘海中那人,官迷一个,肯定早就对易中海不满了!易中海什么都紧着贾东旭和傻柱,什么时候管过别人?”
“嘘……”钟浩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脸上露出“你知我知”的表情,“这话我也是听人随口一提,当不得真。你可别到处乱说,影响院里团结。”
他越是这么说,阎解成就越是觉得这是“内部机密”,越是觉得自己得到了钟浩的信任,也越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个“重要情报”发挥出最大价值。
“浩哥您放心!我懂!我嘴严着呢!”阎解成拍着胸脯保证,但那双滴溜溜乱转的眼睛,早已暴露了他内心的躁动。
钟浩满意地点点头,又“不经意”地补充了一句:“其实啊,要我说,二大爷工作年限也不短了,技术也过硬,要是院里真有个能公平说话、为大家谋福利的人,说不定他早就有机会了。可惜啊……”
他这话,如同在干柴上又泼了一瓢热油。既抬了刘海中一下,满足其虚荣心,又暗示易中海是阻碍他进步的绊脚石。
阎解成心领神会,重重地点了点头:“浩哥您说得太对了!我明白了!”
看着阎解成急匆匆离开、显然是去找机会“不经意”透露消息的背影,钟浩知道,种子已经播下。以阎解成的性格和他对“立功”的渴望,他一定会想办法把这话“巧妙”地传到刘海中耳朵里,甚至还会添油加醋。
接下来的几天,钟浩明显感觉到院里的气氛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刘海中在院里遇到易中海时,虽然依旧会打招呼,但那笑容显得更加敷衍,眼神中也少了几分以往的敬畏,多了几分审视甚至是不忿。而易中海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面对刘海中时,那刻意维持的“淡然”之下,也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郁。
两人之间那种心照不宣的隔阂,正在悄然加深。
这天是周末,院里组织大扫除,清理积雪和垃圾。这是院里延续多年的老规矩,由三位大爷牵头组织。往年,都是易中海居中指挥,刘海中跑前跑后执行,阎埠贵负责记工分(虽然没什么实际奖励,但算是一种荣誉记录)。
但今年,情况有些不同。
易中海照旧站在中院,准备发号施令。他清了清嗓子,刚想说“老规矩,前院阎老师负责记录,中院和后院……”,话还没说完,刘海中就腆着肚子走了过来,打断了他。
“老易啊,”刘海中双手背在身后,努力挺起胸膛,让自己的派头更足一些,“我看今年这扫除,咱们得换个法子。老是按区域分,有的人家出力多,有的人家出力少,不公平!我看,不如按户头,每家出一个人,干一样的活儿,这样谁也说不出闲话!”
他这话,表面上是为了“公平”,实则是在挑战易中海沿用多年的“老规矩”,彰显自己的存在感和“领导才能”。
易中海眉头一皱,心里有些不快。他习惯了发号施令,不喜欢被人打断,更不喜欢有人质疑他的安排。尤其是刘海中,以前在他面前从来都是唯唯诺诺,现在居然敢当面提出不同意见?
“海中,这按区域分,是多年的老规矩了,大家也都习惯了。”易中海压下不快,试图维持表面的和气,“前院后院面积不一样,按户头分,也不见得就公平。”
“习惯也可以改嘛!”刘海中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股“我才是为集体着想”的义正辞严,“咱们做事,就得讲究个公道!不能总是一成不变!我看就按户头分挺好!大家说是不是?”
他最后一句,是冲着周围陆续聚拢过来的住户们说的,试图拉取支持。
不少住户其实无所谓怎么分,但看到刘海中这么积极,又联想到最近听到的一些风言风语,便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没人吭声。
阎埠贵扶了扶眼镜,精明的目光在易中海和刘海中之间扫了扫,选择了明哲保身,低头摆弄他的记录本,不参与争论。
场面一时有些僵持。
易中海脸色有些难看,他感觉自己的权威再次受到了公开挑战,而且挑战者还是他一直没太放在眼里的刘海中。他深吸一口气,强压着怒火:“海中,这事……”
“我觉得二大爷说得有道理!”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易中海。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阎解成!他站在人群里,一副“仗义执言”的样子:“按户头分确实公平!免得有人说咱们院里做事不公道,光让老实人吃亏!”
他这话,意有所指,分明是在暗讽易中海以往偏袒贾家等行为。
易中海的目光猛地射向阎解成,带着一丝惊怒。他没想到,连阎埠贵的儿子都敢跳出来跟他唱反调!
刘海中心中则是大喜!没想到阎解成这么上道!他立刻顺势说道:“看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易啊,咱们当大爷的,就得听取群众的意见!”
易中海被将了一军,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若是强行坚持老规矩,势必会落下个“独断专行”、“不听取群众意见”的名声,这对他本就岌岌可危的威信将是又一次沉重打击。可若是妥协,那就等于承认了刘海中的地位,以后院里的事,恐怕就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了。
就在他骑虎难下之际,钟浩推着自行车,从外面回来了。他似乎是刚加班或者外出回来,看到院里聚了这么多人,脸上露出适当的“好奇”神色。
“这是……开全院大会呢?”钟浩停下脚步,问道。
若是以前,易中海肯定会摆出大爷的架子解释一番。但此刻,他张了张嘴,却觉得说什么都不合适。
刘海中却像是找到了表现机会,连忙上前,把事情的“原委”和自己的“公平方案”说了一遍,最后还强调:“钟浩,你是厂里的干部,见识广,你来评评理,是不是按户头分更公平?”
他把钟浩抬出来,一是想借钟浩的“势”压易中海,二是想向钟浩示好,显示自己“从善如流”。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钟浩身上。
钟浩心中暗笑,这刘海中果然是个草包,轻易就被人当枪使了,还自以为得计。他脸上却露出温和的笑容,打了个圆场:
“二大爷也是为了院里着想,想法是好的。一大爷沿用老规矩,也是求稳。要我说,这都是为了把院子打扫干净,具体怎么分,其实没那么要紧。既然大家有不同意见,不如这样,前院还按区域,中院和后院户数差不多,就按二大爷说的,按户头出人,怎么样?这样既照顾了习惯,也体现了灵活和公平。”
他这话,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实则给了刘海中一个台阶,也部分采纳了他的“建议”,让刘海中感觉自己的意见得到了“重视”和“部分采纳”,面子上过得去。同时,也没有完全否定易中海,保留了其一部分权威。
果然,刘海中一听,觉得这方案既承认了他的“公平”理念,又没完全驳易中海的面子,还能显示出钟浩对他的“支持”,顿时满意了,挺着肚子点头:“我看行!钟浩这个办法好!兼顾各方!老易,你看呢?”
易中海心里憋屈得要死,明明是自己主导的事情,却被刘海中搅和,最后还要靠钟浩来打圆场,而且方案还偏向于刘海中!但他也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了,再争下去,只会让自己更难看。
他铁青着脸,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行。”
于是,扫除工作就在这种略显诡异和分裂的气氛中开始了。刘海中意气风发,指挥着中院和后院的住户,声音洪亮,仿佛他才是院里的总指挥。而易中海则阴沉着脸,在前院看了看,便借口身体不适,转身回了家。
阎解成看着这一幕,心里乐开了花,觉得自己这次“情报工作”和“仗义执言”立了大功,不仅讨好了钟浩,还在二大爷面前露了脸。他干起活来格外卖力,围着刘海中转悠,俨然一副“二大爷麾下得力干将”的模样。
钟浩则只是象征性地动手清扫了一下自家门前的区域,便推车回了屋。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喧嚣与暗涌。
他坐在桌前,给自己倒了杯热水。炉火映照着他平静的脸庞。
挑拨离间,初见成效。刘海中与易中海之间的裂痕,已经由暗转明,并且因为这次扫除事件而公开化和尖锐化。以后,院里再有什么事,这两个“大爷”恐怕很难再像以前那样同心协力了。甚至,为了争夺话语权和影响力,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只会越来越多。
而这,正是钟浩想要看到的。鹤蚌相争,渔翁得利。让他们内斗去吧,斗得越凶,自己这个“渔翁”就越安全,越能从容布局。
他端起水杯,轻轻呷了一口。水温正好。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运用谋略,巧妙挑拨目标人物(刘海中、易中海)之间的关系,加剧其内部矛盾,有效瓦解院内旧有权力结构,为自己创造有利环境。奖励:整活值+220,现金70元,初级权谋术(被动)经验小幅提升。】
系统的提示音如期而至。钟浩微微一笑,感受着脑海中多出的那些关于人性洞察、矛盾利用的模糊感悟。
这四合院,就像一个小小的朝堂,充满了权力的博弈和人心的算计。而自己,已然从最初的被动防御,一步步走向了主动的谋篇布局。
刘海中与易中海的争斗,只是开始。接下来,这院里的水,只会被他搅得更浑。
而浑水,才好摸鱼。
窗外,扫除的声音渐渐平息,但某种无形的硝烟,却开始在这座古老的院落里,悄然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