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贾东旭的危机
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气已然燥热起来,连偶尔刮过的风都带着一股灼人的土腥气。轧钢厂里的狂热气氛有增无减,各种放卫星创纪录的喜报和标语贴满了宣传栏,但那红纸黑字背后,是工人们日益沉重的眼皮和机器不堪重负的呻吟。
这天下午,钟浩去三车间送一批紧急采购来的特种密封圈。三车间主要承担一些关键零部件的精加工和装配任务,设备相对精密,环境也比锻压、铸造车间要好一些,但此刻也弥漫着一股紧张的焦灼感。
他刚走进车间大门,就听见一阵异常尖锐、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伴随着操作工惊慌的喊叫:停了!快停了!东旭!贾东旭!你他妈发什么呆呢!
钟浩心头一跳,循声望去。只见车间靠里的一台老式苏制六角车床旁,围了几个人。一个穿着油污工装、脸色煞白的年轻工人正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正是贾东旭。他负责的那台车床已经停机,但卡盘上还夹着一个加工了一半的、看起来像是某种轴类的零件,零件表面有一道明显的、不规则的深沟,显然是出了严重的加工失误。
一个工段长模样的壮汉正指着贾东旭的鼻子骂:贾东旭!你眼睛长裤裆里了?!这是军工订单的急件!材料多金贵你不知道?让你车外圆,你他妈能给干出个沟来?!这零件废了!耽误了工期,你担待得起吗?!
贾东旭嘴唇哆嗦着,脸色由白转青,额头上全是冷汗,支支吾吾地辩解:我……我不是故意的……刚才……刚才有点走神……那刀……刀好像也不太好……
放你娘的屁!工段长气得额头青筋暴起,刀不好?别人用怎么没事?就你事儿多!整天魂不守舍的,想着你那个寡妇娘们呢?!我告诉你贾东旭,这次事故必须严肃处理!扣你这个月奖金!写检查!全车间通报批评!
周围的工友有的摇头叹气,有的面露同情,但也有人小声嘀咕:贾东旭最近状态是不行,老是出错……听说他家里事多,媳妇又那样……唉……
钟浩冷眼旁观,心中并无多少波澜。贾东旭此人,在原主的记忆里就是个眼高手低、吃不得苦、又有些大男子主义的家伙。娶了秦淮茹后,更是被贾家那个无底洞拖得疲惫不堪,工作上敷衍了事、差错频出是迟早的事。只是没想到,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捅出这么大的篓子。
他不动声色地走过去,将密封圈交给负责接收的物料员,目光却扫过那个报废的零件和那台老旧的六角车床。凭借刚刚获得的《机械修理基础》知识,他大致能看出问题所在。这种老式车床,自动走刀机构并不稳定,尤其是在加工长轴类零件时,如果操作工精力不集中,或者对设备性能不熟悉,很容易因为微小的振动或进给不均导致,造成工件表面损伤。贾东旭显然就是这种情况。
王工段,钟浩看似随意地对那工段长说,零件已经这样了,发火也没用。关键是别耽误后面的工序。这台床子……没什么问题吧?别是因为设备原因导致的。
那王工段正在气头上,见是采购科的钟浩,勉强压了压火气,但语气依旧很冲:设备?这老掉牙的玩意儿能没问题?但别人用着怎么没出事?还不是他贾东旭自己操作不当!
钟浩没再说什么。他点到为止,既撇清了自己多管闲事的嫌疑,又给后续可能的发展埋下了一个小小的伏笔——如果这台床子后续再出问题,那么贾东旭这次事故的责任,就可能被分担甚至重新评估。
他没有再看失魂落魄的贾东旭,办完手续便离开了三车间。这件事对他而言,只是厂里无数生产事故中的一件,甚至可以说是禽兽家庭内部问题的延伸。贾东旭若是因此受到严厉处分,乃至影响工资评级,对本就困窘的贾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这与他钟浩何干?
回到采购科,钟浩很快就把这事抛在了脑后。他还有更多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李怀德似乎因为许大茂造谣事件,对他更加,将一些涉及外部协调、难度更大的采购任务交给了他,这既是信任,也是考验。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二天上午,钟浩正在整理一份关于争取计划外电解铜指标的汇报材料,科室的门被敲响了。进来的是三车间的主任,姓孙,一个面色焦急的中年人,后面还跟着垂头丧气的贾东旭。
李科长在吗?孙主任语气急促。
李怀德从里间办公室出来:老孙?什么事这么着急?
孙主任叹了口气,指着贾东旭:还不是为了这小子!昨天加工报废了一个军工急件,影响很坏!我们车间内部已经做了处理,扣奖金,写检查。但……今天一早,厂质量科和生产科联合下来调查,认为事故性质严重,可能要加重处理,弄不好……要记过,甚至调离岗位!
李怀德皱了皱眉。贾东旭是易中海的徒弟,虽然易中海现在威信大不如前,但毕竟还是八级工,在厂里有些老关系。处理他的徒弟,不能不考虑这层因素。
质量科和生产科的意见是什么?李怀德问。
他们认为,贾东旭操作失误是主因,但设备老化也是客观因素。要求我们车间加强设备管理和操作培训,同时……对贾东旭本人,建议给予记过处分,暂调离关键岗位,去干一段时间的辅助工,以观后效。孙主任说道。
记过!调离关键岗位!这对于一个三级技工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不仅收入锐减,未来的晋升也基本无望了。
贾东旭一听,脸都吓白了,带着哭腔哀求:李科长,孙主任!我……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求求你们,别给我记过,别调我走!我家里……我家里困难啊……
李怀德沉吟不语,目光扫过一旁仿佛事不关己、继续写着材料的钟浩,心中忽然一动。他想起昨天钟浩似乎也去了三车间……
钟浩,李怀德突然开口,你昨天不是去三车间送东西了吗?当时什么情况?你看到那台床子怎么样?
钟浩心中冷笑,李怀德这是想把他拉下水,或者让他当个见证。他放下笔,抬起头,面色平静,语气客观:李科长,孙主任。我昨天确实去了三车间,正好碰到事故刚发生。当时只听王工段在批评贾东旭同志操作失误。至于设备本身……他顿了顿,显得很谨慎,我只是个采购员,不懂维修。不过,那台六角车床看起来确实很老旧了,当时停机后,好像还有一点异常的响动。当然,这很可能是我听错了,或者是因为突然停机造成的。
他这话说得极其圆滑。既点明了贾东旭操作失误是主因(符合车间结论),又暗示了设备可能存在隐患(为后续可能的变故留有余地),最后还以不懂维修可能听错来撇清自己的责任,显得十分公允。
李怀德和孙主任对视一眼,都听出了钟浩的弦外之音。设备可能有问题,这就给了为贾东旭减轻处罚的理由。
嗯……李怀德摸了摸下巴,既然设备也可能存在隐患,那单方面重罚操作工,确实有失公允。老孙,你看这样行不行,记过处分先压一压,调离关键岗位是必须的,让他去辅助岗位锻炼一段时间,深刻反省。同时,你们车间要尽快对那台床子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出具报告。如果确实是设备问题,再考虑调整对贾东旭的处理。
这显然是想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既给了质量科和生产科面子,也卖了易中海一个人情。
孙主任自然没意见,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贾东旭更是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连鞠躬:谢谢李科长!谢谢孙主任!我一定好好反省!好好干活!
事情似乎就这么定了下来。贾东旭逃过了最严厉的处分,但被调去干搬运、清洁之类的辅助工,收入大减,在厂里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钟浩冷眼看着贾东旭千恩万谢地跟着孙主任离开,心中毫无波澜。他甚至觉得,这个结果对贾东旭来说,或许还算轻了。以他那种精神状态和责任心,留在关键岗位上,迟早会出更大的事故,到时候害人害己。
贾东旭的危机暂时解除了,但钟浩知道,这仅仅是贾家乃至整个四合院困境的一个缩影。在时代的大潮和自身的缺陷双重作用下,他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而他自己,则将继续稳坐钓鱼台,冷眼旁观,并在必要时,轻轻推上一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