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阴差阳错的采购陷阱
“酞菁蓝b”——这个名字像一道紧箍咒,套在了三车间主任的头上。这批援外的劳保服,对方对颜色要求极为苛刻,指定必须使用这种色泽饱和、耐洗耐晒的特种染料。国内能稳定生产这种染料的厂家屈指可数,订单早已排到了几个月后。三车间几次催问采购科,得到的回复都是“正在积极协调,货源紧张”。
这消息不知怎么,就钻进了许大茂的耳朵里。他那只没瘸的耳朵,对于这种能给人下绊子的机会,总是格外灵敏。
“机会来了!”许大茂激动得差点从炕上蹦起来,撞到了瘸腿,疼得龇牙咧嘴也压不住脸上的狂喜。他像一只闻到腐肉味的秃鹫,立刻开始了行动。
他首先要找一个“完美”的合作者——一个足够贪婪、足够胆大、并且出了事能随时切割的皮包公司。这个机会,在他下一次下乡放电影时“恰好”出现了。在一个县城的小饭馆里,他“偶遇”了一个自称是“河北飞跃贸易公司”经理的胡万发。此人油头粉面,穿着不合身的西装,嘴里跑火车,吹嘘自己门路如何通天,什么紧俏物资都能搞到。
几杯劣质白酒下肚,许大茂就开始“推心置腹”地诉苦,暗示自己有条大买卖,但需要个“可靠”的伙伴。胡万发一听有大钱可赚,眼睛瞪得比放映机的灯泡还亮,当即拍着胸脯保证:“许哥您放心!在河北这一亩三分地,没我胡万发办不成的事!您说,要什么?”
当许大茂压低声音说出“酞菁蓝b”时,胡万发明显愣了一下,眼神有些闪烁,他显然听过这东西的紧俏程度。但利益的诱惑很快压过了疑虑,他把心一横:“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就是这价格……”
“价格好说!”许大茂阴险地笑道,“你报个比市场价稍微低一点点的价,显得有诚意。但告诉他们,要现付三成定金,不然提不到货。”
两人在烟雾缭绕的饭馆角落里,嘀嘀咕咕地敲定了每一个细节:如何接头、如何传递信息、合同怎么签、定金如何支付、事后如何分赃、以及一旦出事如何迅速切割、消失得无影无踪。许大茂甚至教胡万发如何伪造公司的资质文件和产品样本(用其他染料勾兑),显得更逼真。
毒饵已经备好,下一步就是如何巧妙地将其送到目标嘴边。
许大茂深知,直接去找钟浩或者他核心圈子的人,必然会引起怀疑。他需要一个突破口,一个急于表现、又不太了解行业水深、且容易控制的经办人。
他的目光,瞄向了采购科里一个叫小张的年轻科员。小张是刚转正不久的大学生,有干劲,缺经验,一心想做点成绩证明自己,平时对许大茂这种“老资格”也算客气。
许大茂开始有意无意地接近小张。下班路上“偶遇”,递根烟,聊聊天。“小张啊,年轻有为啊,在采购科干得不错吧?听说最近在忙三车间那批染料?哎哟,那可不好弄啊……”
小张叹了口气:“是啊,许老师,跑了好几家厂,都说没货,愁死人了。”
“啧,没那么邪乎吧?”许大茂故作惊讶,摆出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我前两天下乡,好像听一个河北来的朋友提起过,他们那边有个什么……飞跃公司?对,好像就有这个货!价格还挺公道!现在这市场啊,信息不透明,好多好东西都窝在下面上不来!”
他看似随意地透露了这个信息,又迅速转移话题,仿佛只是闲聊。
然而,这个“飞跃公司”和“价格公道”的讯息,就像一颗种子,种进了小张焦虑的心里。
与此同时,李怀德的余孽崔明亮也开始在厂里配合行动。他在不同的场合,对着不同的人,“忧心忡忡”地抱怨:“现在这采购流程啊,太死板!明明有便宜的货源,非要走那么长的流程,等批下来,黄花菜都凉了!”“三车间的订单可等不起啊,听说有的地方就能直接拿到现货,咱们厂就是太保守……”
这些真假掺半的议论,渐渐营造出一种“货源有,只是采购科效率低\/不敢冒险”的舆论氛围。
小张坐不住了。他越想越觉得许大茂提供的那个“飞跃公司”是个突破口。年轻人建功立业的心思压过了谨慎,他没有直接向钟浩汇报(担心被否决),而是自作主张,按照许大茂“无意中”留下的联系方式,偷偷给“飞跃公司”的胡经理打了个电话。
电话那头的胡万发,演技精湛,把一家“实力雄厚”的贸易公司经理扮演得惟妙惟肖。他对小张提出的规格要求对答如流,甚至主动寄来了一份看似专业的“产品质检报告”(系统扫描显示为伪造)和一份价格比市场价略低5%的报价单。
这个价格,既显得有竞争力,又不至于低得离谱到令人怀疑。小张彻底心动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独立解决重大难题、受到领导表扬的情景。
他兴冲冲地拿着报价单去找钟浩,极力推荐这家“飞跃公司”:“钟科长,这家公司价格合适,还能尽快发货!我看他们的资质也没问题,是不是可以尽快和他们签合同?三车间那边实在等不起了!”
此刻的钟浩,正因为西北父母失踪的消息而心力交瘁,但他强大的意志力仍然维持着表面的冷静。他接过报价单,目光扫过“河北飞跃贸易公司”那几个字,系统瞬间发出高危警报,并关联出许大茂和崔明亮的名字。
他的心脏猛地一沉,怒火与冰冷的算计同时涌上心头。果然是他们在搞鬼!竟然趁这个时候!
他看了一眼满脸期待、毫无戒心的小张,瞬间改变了原本打算直接揭穿的计划。
不能打草惊蛇。 既然你们想玩,那就玩大一点。 正好借此机会,把李怀德的这些余毒,连根拔起!
他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疲惫和“惊喜”,揉了揉太阳穴:“哦?河北的公司?价格确实还可以。小张,你这次立了大功了!这事你全程跟着,务必尽快把合同敲定,让对方尽快发货!流程上,我可以给你开绿灯,特事特办!”
得到科长的首肯和鼓励,小张激动万分,更是毫无怀疑,全身心投入到了与“飞跃公司”的对接中。
在许大茂和胡万发的远程操控下,合同签订异常“顺利”。胡万发以“抢抓生产时间”为由,强烈要求支付30%的预付款才能安排生产发货。小张请示钟浩,钟浩“犹豫”了一下,便“迫于生产压力”同意了。
一笔数额不小的预付款,汇入了“飞跃公司”的账户。
钱一到账,胡万发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电话再也打不通,所谓的公司地址根本查无此人。
小张慌了神,拼命联系,却一无所获。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可能被骗了,吓得脸色惨白,连滚带爬地跑去向钟浩报告。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了全厂!
“采购科被骗了!” “一大笔预付款打了水漂!” “援外订单的染料没了!” “听说是一个年轻科员轻信别人,签的烂合同!” “最终审核的是钟科长吧?他怎么把关的?”
舆论哗然!之前所有隐藏的矛头,此刻全部集中爆发出来!李怀德的余孽们趁机兴风作浪,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向钟浩——“是他最终拍的板!”“是他特事特办简化流程!”“他要是严格审核,怎么可能被骗?”“肯定是急于表现,才上了当!”
崔明亮跳得最欢,到处散布“钟浩要负主要责任”的言论。许大茂则躲在家里,听着外面的风声,心里乐开了花,期待着钟浩被处分、撤职的好消息。
小张更是悔恨交加,感觉自己前途尽毁。
所有的压力,所有的质疑,瞬间都堆积到了钟浩的办公室门口。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钟浩,此刻却异常平静。他站在窗前,看着厂区内指指点点的众人,嘴角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陷阱已经踩实。 猎物已经入笼。 是时候, 收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