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S.d空间站实验室里捷报频传,格纳库中新型装甲和构件的试制品不断下线,技术层面的突破日新月异。
每个人都沉浸在创造的狂热中,仿佛只要技术足够先进,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然而,作为实际领导者的凌牙,却在一次核心层进度汇报会议上,敏锐地捕捉到了那隐藏在繁荣表象下的致命危机。
“自适应装甲的实验室样品性能超出预期150%!但……制造它需要的一种特殊催化稀有金属,我们的库存只能支撑制造三套全身甲。”
材料组的负责人兴奋过后,是掩不住的尴尬。
能源部门的主管接着汇报,眉头紧锁:“维持‘警戒区的日常运转,加上高强度的研发和模拟测试,我们的能源储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常规的补给周期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负责后勤和采购的官员更是面如土色,他调出一份令人触目惊心的资源清单和财务报表:“凌牙先生,塞蕾妮博士……我们……我们快没钱了,也没有足够的资源配额了。”
他详细解释道:“以往d.S.S.d的运营主要依靠各成员国(主要是奥布和部分中立国)的科研拨款以及pLANt的技术交换项目。
我们的开支主要用于维持空间站运转和纯科研项目。
但现在,我们要构建防御网络、强化甚至制造mS、进行大规模技术转化……这每一项都是吞金巨兽!”
“地球联合方面因为此次事件,已经彻底断绝了与我们的一切往来,并施加了外交压力。pLANt那边,迪兰达尔议长虽然表达了理解,但提供的资源相较于我们的需求只是杯水车薪,而且明显带着观望和待价而沽的态度。奥布……卡嘉莉首相尽力了,但奥布本身资源也有限,还要顶着联合军的压力,能提供的援助非常有限。”
他苦涩地总结:“简单来说,以我们目前能调动的财力和资源渠道,别说大规模列装新装备,就连维持空间站未来三个月的超高强度能耗都成问题。搞科研我们是天才,但搞钱、搞资源……我们真的不擅长。”
会议室内刚刚还热烈的气氛瞬间冷却下来。
科学家们面面相觑,他们擅长在纸上和实验室里推演宇宙的奥秘,却对现实世界的资源博弈和经济学一筹莫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最朴素的道理,此刻如同冰山般压在每个人心头。
仿佛嫌麻烦不够多,负责mS测试和人员训练的克罗特,也挠着头提出了另一个棘手的问题:“那个……凌牙先生,还有个事儿。咱们的新机体想法都很好,数据也漂亮,可是……谁来开啊?”
他掰着手指头算:“我、夏尼、奥路加,加上凌牙先生你,满打满算就四个能打的主力机师。那些民用异端就算强化了,也需要人手驾驶才能形成战斗力。总不能指望我们这群搞研究的博士、工程师们亲自上阵吧?他们模拟器成绩是不错,但真上了战场,那可是两码事!”
培养一名合格的mS机师,尤其是能驾驭高性能定制机的精英,需要时间、大量的实机训练和……天赋。
而d.S.S.d最缺的,就是时间和具备战斗天赋的苗子。
赛托娜的担忧与凌牙的沉默
赛托娜抱着数据板,站在凌牙身边,看着会议上众人从斗志昂扬到愁云惨淡,她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
她悄悄拉了拉凌牙的衣角,小声说:“凌牙……大家好像……又遇到麻烦了。没有钱,没有人……我们是不是……”
她的话语中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害怕好不容易看到的希望再次破灭。
凌牙没有说话,他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令人头疼的资源清单和财务赤字,又掠过格纳库监控画面中那些等待驾驶员的新型mS框架。
即便是他,面对这种涉及到整个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系统性难题,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不再是单靠个人武力或者技术领先就能解决的战斗。
会议室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只能听到各种仪器运转的微弱嗡鸣。
绝望的情绪似乎又要开始蔓延。
破局之思:技术、信息与非常规手段
然而,凌牙的眉头虽然紧锁,眼神中却并没有绝望。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整合着来自多个世界的知识和经验。
不能走常规渠道……那么非常规手段呢?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份从亚加玛号上获取的技术清单,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成形。
他猛地坐直身体,打破了沉默,声音沉稳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诸位,我们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
所有人都抬起头,看向他。
“我们一直在想我们缺少什么,然后试图用我们缺少的东西去填补。但为什么不想想,我们拥有什么,是别人迫切需要,甚至愿意付出巨大代价来换取的呢?”
他指向屏幕上的技术列表:“我们拥有VpS装甲的优化方案、米诺夫斯基粒子的新型应用模型、远超这个时代的高达骨架设计理念、成熟的帕拉夫斯基粒子操控技术、光轮推进系统……这些,哪一项不是无价之宝?”
塞蕾妮博士若有所思:“凌牙先生,你的意思是……出售技术?但这会不会导致技术扩散,反而增强潜在敌人的实力?”
“不是无差别出售。”
凌牙嘴角勾起一抹锐利的弧度,“是选择性、有限度的技术合作或知识付费。我们可以不出售完整技术,而是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关键部件或者设计咨询服务。”
他开始具体布局:
“第一,瞄准奥布。他们急需提升国防力量,但又受限于自身技术和资源。我们可以用优化后的VpS装甲技术或高效能源管理系统,交换他们急需但难以获取的稀有矿产和稳定资金。卡嘉莉首相是值得信赖的合作对象。”
“第二。”
凌牙的目光变得深邃。
“联系废品商工作舰或类似的地下信息渠道、非官方科研组织。通过他们,将一些非核心但足够先进的技术概念,比如某种高效的推进器小型化方案或者新型复合材料配方,匿名出售给……比如,某些与联合军不对付的势力,或者渴望技术突破的私人企业。用匿名资金和资源,来滋养我们自己。”
“第三,关于驾驶员……”凌牙看向克罗特等人。
“我们不能只靠自己培养。发布招募信息,面向所有调整者和自然人,招募有志于守护星空、具备mS驾驶潜力的人员。待遇从优,并且……我们可以提供他们无法拒绝的福利——比如,有机会驾驶搭载了部分我们新技术的、性能远超外界同类机体的mS。”
他最后补充了关键一点,带着一丝冰冷的现实主义:“同时,亚加玛号的船员,尤其是布莱特舰长和阿姆罗等人,他们本身就是优秀的军人和驾驶员。”
凌牙的一席话,不是在空想,而是提出了一套结合了技术优势、信息差和现实博弈的、极具操作性的破局方案。
科学家们或许不擅长经商,但他们听得懂技术的价值,也明白凌牙策略中的逻辑。绝望的气氛再次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
“我明白了!”
后勤官员猛地一拍大腿,“我们可以制作一份技术服务目录,分门别类,明码标价……不对,是标明交换条件!”
“招募广告交给我来设计!”
一位负责宣传的研究员也激动起来。
“一定要突出我们技术的先进性和探索星空的浪漫!”
塞蕾妮博士看着瞬间被调动起积极性的团队,再看向目光坚定、思路清晰的凌牙,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她点了点头:“就按凌牙先生说的办。我们或许不擅长,但我们可以学。为了生存,为了星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赛托娜看着再次充满活力的大家,看着身边仿佛无所不能的凌牙,紧紧抱住了怀中的数据板,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灿烂的笑容。
资源匮乏?人才短缺?在绝对的技术壁垒和打破常规的思维面前,这些困境,似乎都变成了可以一步步攻克的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