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海面上的浓雾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淡紫色,仿佛被尚未升起的太阳预先渲染。空气中弥漫着咸腥与昨夜硝烟混合的沉重气息,但更深层处,似乎又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紧绷的期待。遗族营地经历了夜袭的创伤,却并未沉溺于悲伤。战士们沉默而高效地修复着破损的栅栏,清理着战斗的痕迹,妇女们照料伤员,孩子们则被要求待在安全的珊瑚洞窟内。一种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更大变动的氛围正在悄然取代之前的恐慌。
大长老再次来到了“青鸟号”成员休息的珊瑚洞。他不再是孤身一人,身旁跟随着三位同样年迈、手持骨杖的部落长老,以及脸上混合着紧张与兴奋的汐。这俨然是一个小型的、代表部落高层的会晤。
“持钥者,”大长老的称呼已然改变,目光落在依旧有些虚弱但眼神清亮的楚瑶身上,“圣山的低吼并未停歇,封印的裂痕需要修补,而古老的歌谣指引着唯一的路径。”他的话语间接承认了汐之前透露的信息,也表明了部落高层在经过激烈争论后达成的共识——有限的合作与试探。
他示意身后的一位长老。那位长老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卷并非纸张或皮革,而是由某种巨大、柔软深海鱼类的皮鞣制而成的卷轴。他小心翼翼地将其展开在铺着沙地的石台上。
卷轴上用富含矿物质的颜料绘制着一幅极其古老而抽象的海图。中心是一座被漩涡和风暴环绕的岛屿,标注着遗族文字的“圣山”。而从圣山延伸出数条蜿蜒曲折的路线,大部分都在中途断掉或消失在标记为“迷途之海”的庞大区域内。唯有一条极其细微、几乎难以辨认的虚线,穿越了那片代表迷途之海的复杂符号区域,通向远方一个用发光颜料点出的、模糊的星芒状标记。旁边标注的古老文字,汐低声翻译道:“蓬莱之都,初源之地,万钥归处。”
“这是部落代代相传的圣图,”大长老的声音带着无比的凝重,“但它早已无人能解。最后的指引者,在上一次‘暗影涌动’时已然逝去。”他的目光转向楚瑶,“歌谣说,当持钥者与圣图共鸣,真正的道路将会显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楚瑶身上。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将手掌轻轻覆盖在那星芒标记之上,同时另一只手握紧了怀中的古玉。
起初并无异样。几位长老的眼中掠过一丝失望。然而,数秒之后,楚瑶手中的古玉开始散发出温和的暖意。紧接着,那卷古老鱼皮海图上的星芒标记,竟然真的开始发出微弱的光芒,与古玉的辉光产生了呼应!
更令人惊异的是,那条原本几乎看不见的虚线,如同被无形的笔重新描绘,逐渐变得清晰、明亮起来!它不再是一条简单的线,而是由无数细密复杂的、流动的符文组成的光流,蜿蜒曲折,指向一个明确的方向——东方偏南。
楚瑶闭上了眼睛,她的意识仿佛被那光流牵引,超越了卷轴本身,投入了一片浩瀚无垠、风暴与极光共舞的奇幻海域。她能“看到”那条光流在狂暴的能量乱流和扭曲的空间褶皱中穿梭,坚定地指向迷雾深处一个巨大而宁静的发光体。那感觉无比清晰,却又极度遥远,仿佛隔着千山万水。
“东方……偏南……”她喃喃自语,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肯定,“很远……需要穿越一片能量极其混乱的海域,那里……空间是破碎的。”
大长老和几位长老看着那被点亮的、符文流动的海图,脸上露出了近乎敬畏的神情。古老的传说,在这一刻变成了眼前的现实。
“迷途之海……”一位长老声音干涩地开口,“果然是那里……”
短暂的沉默后,大长老做出了决定。“部落无法派遣大队战士随行,”他坦言,“圣山需要守卫,我们必须防备‘它’的再次躁动以及……其他可能的威胁。”他话有所指,显然并未完全信任拾荒者,甚至可能还包括其他未知势力。
“但我们会提供帮助。”他继续说道,“汐将作为你们的向导和联络者,她认识这片海域的部分水文。我们还会提供两艘最快的潜猎舟,以及足够穿越外围迷途之海的补给。”这是他们所能提供的、不伤及部落根本的最大支持。
接下来的半天时间在紧张的筹备中度过。遗族战士将两艘修长而坚固、用特殊发泡木材和强化兽皮制成的舟艇推入水中,上面装载了淡水资源、耐储存的鱼干和肉脯,以及一些遗族特有的、能在迷雾中指引方向的荧光海藻灯。
告别简短而沉重。大长老最后对陈远、苏怀舟等人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记住,道路已然显现,但窥视终点的,或许不止你们。”暗示着前路不仅艰辛,更可能已有目光在暗中注视。
“青鸟号”的受损比预想的更严重,即便修复,其庞大的体积和独特的能量在这片海域也如同黑夜中的明灯,极易暴露,而潜猎艇虽小,机动性强,但续航和防御力有限。最终陈远冷静道:“我们不能一起走了”。
陈远指向海图:“‘青鸟号’目标太大,必须隐匿。前方环境未知,风险极高。我们需要建立前进基地,也需要有人守护我们的退路和根本。”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苏怀舟和李教授身上。
“苏怀舟,你带上楚瑶、汐和李教授,继续按照古玉指引,寻找蓬莱的确切位置并尝试建立初步接触。你们的任务是探索和建立据点,非必要,不交战。”
然后,他看向另一位沉稳的老兵和技术官:“王磊,刘博士,你们跟我留守‘青鸟号’。我们利用附近海域的隐蔽点,将船彻底藏起来,进行深度伪装和必要维修。同时,建立与遗族的固定联络点,确保后勤和信息畅通。
“可是,舰长,您不在,前沿指挥……”苏怀舟试图争取。
“前沿指挥由你全权负责。”陈远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青鸟号’是我们的根,不能有失。而寻找蓬莱,需要最精锐的探索力量。我们各自的任务都至关重要。”他拍了拍苏怀舟的肩膀,眼神沉重,“老苏,保护好他们,也保护好希望。我会确保你们有一条能回家的路。”
他的决定并非出于保守,而是基于最冷酷的战场评估。他必须坐镇中枢,统筹全局,守护最大的秘密(远古冰核)和最后的退路。前方的险境,需要更灵活的小队去应对。
大家短暂的沉默后,方案被通过。
陈远最后看了一眼楚瑶手中那枚指引方向的古玉,又深深望了一眼迷雾深处,仿佛要将前方的险恶尽收眼底。
“随时保持最高等级通讯,按计划定时联络,祝好运。”
苏怀舟、楚瑶、李教授、汐等人登上了两艘潜猎舟。随着遗族战士解开缆绳,小舟如同离弦之箭,悄无声息地滑入淡紫色的迷雾之中,朝着楚瑶感应的方向驶去。
很快,庞大的珊瑚礁营地便消失在后方的浓雾里。周围只剩下海浪拍打舟身的声响和弥漫天地间的朦胧。
他们驶入了一片更加怪异的海域。这里的海水颜色更深,偶尔可以看到水下有巨大的、发出幽蓝或碧绿光芒的未知生物缓缓游过,投下令人心悸的阴影。天空中的雾气变幻不定,有时甚至会短暂地浮现出某些从未见过的星辰虚影。
楚瑶坐在船头,全力感应着那条只有她能“看见”的符文光流,不时调整着方向。李教授则忙着记录一切异常现象。苏怀舟负责操控舟艇并保持警戒。汐则紧张地辨认着水流和风中传来的、常人无法察觉的信息。
航行约莫两个小时后,正在观察水下奇异发光藻类分布模式的李教授,忽然微微皱起了眉头。他注意到,那些对声音和震动极其敏感的发光藻类,其光芒闪烁,似乎并不仅仅是对他们这两艘小舟的回应。
在它们后方大约百米外的雾气中,似乎有另一片区域的藻类,也正以某种规律的间隔,持续地亮起、熄灭,再亮起……
仿佛……有什么东西,正悄无声息地,保持着一段完美的距离,尾随着他们。
苏怀舟顺着李教授暗示的方向望去,手无声地按在了腰间的武器上。
雾霭深沉,视野受阻,除了海浪声,一片死寂。
但那种被窥视、被跟踪的感觉,却如同冰冷的附骨之疽,悄然缠上了每个人的心头。
真正的威胁,或许并非来自前方未知的迷途之海,而是早已潜伏在侧,等待着最佳时机的尾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