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练气九层,林烨并未张扬,气息依旧收敛在八层左右,这是他习惯性的谨慎。外门大比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扩散至宗门的每个角落。青云院内,往日里还算宽松的氛围也变得紧绷,弟子们或是闭门苦修,或是三两成群地切磋讨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期待、焦虑与野心的特殊气息。
林烨的生活节奏再次加快。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打坐炼气,而是开始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实战能力。甲字丹房依旧是他常驻之地,但更多时候,他是在丹鼎峰后山一处相对僻静的山谷中,或是意识沉入大荒,进行着高强度的实战演练。
《庚金剑气诀》被他修炼得越发纯熟,剑气愈发凝练,出手速度更快,消耗的灵力却因掌控力提升而相对减少。【爆裂火球】的运用也更加灵活,不再仅仅是简单的直来直往,而是尝试着控制爆炸的范围和方向,甚至尝试在极短时间内连续激发两枚小火球,形成覆盖性打击。雷击木剑在他手中嗡嗡作响,雷电之力与剑气结合,威力不容小觑。
他最大的依仗,除了修为和术法,便是那远超同阶的神识。《玄龟镇海图》的持续观想,让他的神识不仅在“量”上稳步增长,更在“质”上发生了微妙变化,更加坚韧、沉凝。这使得他在战斗中能够更清晰地把握对手的灵力流动、术法轨迹,甚至能提前预判到一些危险。在与大荒中那些以速度和诡诈着称的巨兽(如【四十五年·影猫王】)搏杀时,这种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日,他正在后山山谷中,同时面对三头自己用灵石和材料从御兽院临时租借来的、相当于炼气八层实力的【风狼】。他并未动用符箓和天赋术法,仅凭雷击木剑、《庚金剑气诀》和《御风术》,在狼群的扑击撕咬中辗转腾挪。
神识如同无形的雷达,将三头风狼的每一次扑击、每一次假动作、甚至它们喉咙里酝酿的低吼都清晰反馈。他的身形如同鬼魅,总能在箭不容发之际避开致命的爪牙,手中木剑或点或刺,或劈或撩,道道蕴含雷光的剑气精准地落在风狼防御相对薄弱的腰腹、关节处。
“嗤啦!”一头风狼被剑气扫中后腿,动作一滞。
“嘭!”另一头被林烨巧妙引导,与同伴撞在一起。
抓住这瞬间的空档,林烨身随剑走,雷光一闪,木剑如同毒蛇般刺入第三头风狼的咽喉!
战斗结束得干净利落。三头风狼倒在地上哀鸣(御兽院有专门的治疗手段),而林烨气息平稳,只是额头微微见汗。这种高强度的、同时应对多方攻击的训练,极大地锻炼了他的反应速度、战场洞察力和灵力分配能力。
“还不够。”林烨收剑而立,微微蹙眉。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战斗方式依旧偏向于稳妥和见招拆招,缺乏一锤定音、打破僵局的爆发力,尤其是在不动用【爆裂火球】这张明显底牌的情况下。面对真正的高手,比如那位“快剑”陈风,如果无法跟上对方极致的攻击节奏,恐怕会陷入被动。
“或许……可以在术法的衔接和组合上再下功夫?”他思索着。例如,能否以一道剑气佯攻,逼迫对手走位,再以隐匿的【爆裂火球】封堵其退路?或者,利用【生机滋养】带来的强悍恢复力,以伤换命,创造机会?
这些战术构想都需要在实战中反复磨砺。他决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除了独自苦修,也要去外门的“斗法台”看看。那里常年有弟子切磋,虽然多是点到为止,但观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修士的战斗方式,也能汲取不少经验。
就在他准备离开山谷时,眼角余光瞥见不远处一块青石上,不知何时盘坐着一人。此人一身黑衣,面容普通,气息冰冷,正是那位在热门名单上、以一手诡异遁术和狠辣剑诀闻名的弟子——影煞,冯七。他显然已经观看了林烨刚才与风狼的战斗。
冯七见林烨看来,冰冷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随即身形一晃,便如同融入阴影般消失不见,只留下一缕若有若无的寒意。
林烨心中一凛。这冯七给他的感觉,比那三头风狼危险十倍不止。对方显然也在观察潜在的对手。“看来,对这外门大比抱有想法的人,远不止明面上那些啊。”他心中暗道,警惕之心更重。
回到青云院,他发现住所门口放着一枚传讯玉符。是王胖子留下的,里面只有简短的几句话,提醒他大比盘口已开,目前他的赔率颇高(不被看好),并附上了一份更新的、据说是内部流传的“需警惕弟子”名单,上面除了陈风、韩历、赵鲲等明面上的强者,还多了几个像冯七一样名声不显却实力莫测的名字,甚至提及有位闭关多年的弟子,据传已悄然突破至练气十一层,意图在此次大比一鸣惊人。
林烨将玉符收起,面色平静。压力固然存在,但更多的是被激发出的斗志。他清点了一下自己的家底:上品百兽淬灵丹还剩四粒,是关键时刻提升修为或恢复灵力的保障;各类符箓储备充足;灵石和贡献点也还宽裕。
“最后二十天……”他望向窗外逐渐暗下来的天色,眼神锐利如刀。是时候去斗法台,亲身体验一下外门顶尖弟子的手段了。只有在真正的压力下,才能将这一身修为和诸多手段,彻底融会贯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力。
大比前夕,暗流汹涌,而他,已做好了迎击风浪的准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