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未来”项目的成功,如同一块厚重的基石,奠定了bUG工作室与青鸾资本之间一种微妙而稳固的合作关系。秦青鸾支付了远超预期的酬劳,并明确表示将采纳其核心建议,这无疑是对林逸团队能力最高规格的认可。
然而,林逸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善意”和丰厚回报冲昏头脑。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商场如战场,尤其是与秦青鸾这样级别的玩家对弈,不存在无缘无故的慷慨。每一次看似大方的让步和馈赠,背后都可能标好了价格。
【系统,深度分析秦青鸾近期行为模式及潜在意图。】
【行为模式分析:秦青鸾表现出极强的实用主义与投资思维。其对宿主团队的投入(资金、尊重、有限度的妥协)符合其‘投资潜力股’的一贯风格。】
【潜在意图推测:1. 持续获取高价值战略咨询,助力其投资组合。2. 逐步建立信任与依赖,试图将宿主团队纳入其生态体系。3. 通过合作接触,侧面观察与验证宿主团队的真实背景与能力边界。】
系统的分析印证了林逸的猜测。秦青鸾是在进行一场长期投资,她看中的是bUG工作室那看似神秘而精准的“洞察力”,她付出的金钱和尊重,是换取这种稀缺资源的筹码,同时也是缠绕上来的丝线,试图将他们逐渐拉入她的蛛网。
“互相利用……”林逸低声咀嚼着这个词。这或许是对当前关系最准确的定位。他们需要秦青鸾提供的资金、有限的商业掩护以及接触更高层次信息的机会;而秦青鸾则需要他们那独一无二的“趋势判断”能力。
想明白了这一点,林逸的心态反而更加平稳。他不再将秦青鸾视为一个需要全力防备的威胁,而是看作一个需要小心周旋、各取所需的“战略合作伙伴”。
他调整了与青鸾资本的合作策略:保持距离,展现价值,坚守底线。
接下来的一个月,秦青鸾又通过匿名渠道发来了两个规模较小的咨询请求,一个是关于某个新兴消费品牌的口碑营销策略,另一个是关于某款社交App的功能优化方向。金额不大,但问题都很刁钻,带有明显的测试意味。
林逸来者不拒,但严格把控着节奏。他并没有急于动用系统漏洞,而是更多地依靠苏沐雪的逻辑分析、赵刚的数据挖掘以及自己结合前世经验的前瞻性判断。交付的报告依旧保持高水准,直指问题核心,但刻意控制在不那么“惊世骇俗”的范围内。
他让赵刚在报告中适当留下一些看似经过复杂计算和推导的痕迹,营造出一种“这是通过高端分析模型得出的结论,而非凭空臆断”的专业形象。同时,他坚持所有沟通通过加密邮件进行,绝不进行第二次线下会面,也绝不透露任何关于团队构成的信息。
这种“合作可以,深入免谈”的态度,显然让秦青鸾有些无可奈何,但又更加坚定了她“长期投资”的决心。她发送邮件的语气,从最初带着审视的试探,逐渐变得更加平和,甚至偶尔会带上一点朋友间讨论问题的随意口吻。
【与秦青鸾关系度稳定提升,当前状态:相互尊重、有限信任的战略合作者。】
关系的微妙变化,也带来了实质性的好处。除了稳定的匿名收入外,秦青鸾偶尔会在邮件中“不经意”地透露一些业内的风声或政策动向,这些信息对于隐藏在暗处的bUG工作室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然而,林逸始终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秦青鸾的“友好”是建立在“价值”的基础上的。一旦他们失去这种价值,或者展现出无法掌控的风险,这层脆弱的关系可能会瞬间破裂。
这天,林逸收到秦青鸾一封略显不同的邮件。内容不再是具体的项目咨询,而更像是一份邀请:
“林先生,近期资本市场波动加剧,某些领域暗流涌动。以贵团队的信息敏感度,想必已有察觉。青鸾资本拟设立一支小型特殊机会基金,专注于应对此类市场不确定性。不知贵团队是否有兴趣担任该基金的特约顾问?参与方式与报酬均可商议。”
特殊机会基金?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这几乎是在明示,希望借助他们的“洞察力”在更凶险的金融战场上搏杀!这远比内容咨询要危险得多,规则扰动和暴露风险都将急剧增加!
【警告!检测到合作性质变更提议,风险等级:高!涉及领域(金融)规则壁垒及反噬强度远超此前!】
林逸看着邮件,眼神锐利起来。
秦青鸾的胃口,果然越来越大。她不再满足于内容领域的“小打小闹”,开始将触角伸向利益更丰厚、也更危险的金融核心。
这是一个更加危险的诱惑,也是一个更加清晰的信号——秦青鸾想要更深地绑定他们,或者说,想要挖掘出他们更深层的价值。
林逸没有立刻回复。他需要时间仔细权衡。
接受,意味着踏入更危险的领域,但也可能获得前所未有的资源和利益,甚至……借助秦青鸾的力量,更好地隐藏于主流商业体系之下?
拒绝,固然安全,但可能会让秦青鸾失望,从而逐渐疏远这个目前看来还算有用的“合作伙伴”。
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都市的霓虹灯闪烁着诱惑与危险的光芒。
他与秦青鸾之间,这场名为“合作”,实为“互相利用”的博弈,正在走向更深的水域。
下一步,该如何落子?
他拿起手机,准备再次与苏沐雪和赵刚进行紧急商议。他知道,这个决定,将深刻影响bUG工作室未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