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里,两位老人对坐在简朴的会客室里,中间的茶几上放着刚刚送来的绝密报告。
当看到“新增确认粮食约六十万吨”这个数字时,一位老人拿起笔,在纸上轻轻写了个“十”,又写了个“六十”,然后划了一道横线。
“之前是十万吨,加上这六十万吨,就是七十万吨粮食。”
他放下笔,声音里带着沉甸甸的分量,“短短时间内,又是如此手笔……如此恩情,还不完咯。”
另一位缓缓点头,目光深邃:“是啊,七十万吨。关键时候,能救活多少人,能稳住多少民心。这位‘奇士’,于国于民,恩同再造。我们虽无法当面致谢,但这份功绩,组织要记住,历史也要记住,他做的一切,秘密档案里都要留档。”
“必须要留!”
话题随后转到了另一份紧急情报上。
“大漂亮那边,我组织的高级情报员最近递过来一些不同寻常的信号。”先生说道!
“哦,是什么情报?”
先生将情报文件轻轻推过桌面,“莫斯科因为封锁他们的核实验研究所,大漂亮没查到情报,他们怕老毛熊的武器有代级突破。”
“他们内部的意思是,利用我们和老毛熊目前的紧张关系,拉拢我们。”
“特别是我们在陆地上的力量,是经过国际检验的,足以牵制、消耗老毛熊。”
“他们现在主动想跟我们接触,无非是想探探我们的底,看看我们到底有多大决心和能力跟老毛熊顶下去,顺便也摸摸我们国内的情况。”先生哈哈笑了一下。
“你说的在理。”教导员笑了一下。“商人嘛,总是喜欢打各种算盘!”
“还是那句话,帝国主义是纸老虎啊,没打过什么恶仗,这样就被吓到了。”教导员微微摇了摇头。
他放下文件,眼神锐利:“看来,老毛熊这次的保密工作做的不错,大漂亮这个情报强国居然也没拿到情报。”
两位老人对视一眼,都看清了这其中的复杂局面。
一边是老毛熊虎视眈眈的“惩戒”威胁,一边是国内的灾情,现在大漂亮又主动凑了上来。
“老毛熊的‘惩戒’像一把悬着的剑,大漂亮递过来的,是橄榄枝,也是诱饵。”教导员沉吟道,“不过,大漂亮既然主动示好,这个窗口我们不能完全不理会。家里确实还困难,能多一条路买粮,总是好的。”
“嗯,”先生表示赞同,“全面靠拢不可能,那会彻底激怒老毛熊,我们也丧失独立性。但有限的、可控的接触,特别是民间的、体育文化的交流,可以作为破冰的尝试。既能回应大漂亮的试探,又不至于过度刺激各方神经。”
教导员思忖片刻,有了决断:“让篮球队和乒乓球队准备一下。篮球场面大,对抗性强,能展示点精神气儿。乒乓球是我们的强项,交流起来也灵活。通过这种‘小球转动大球’的方式,先把气氛缓和一下,建立初步联系。重点是,看看能不能借此打开一条口子,从他们那边买些我们急需的粮食回来。”
虽然何雨柱送来了七十万吨粮食,并且看送来的信息是有百多万吨,但只能填补一小段时间的缺口,但国内的人口太多了。
大国,土地大,人口多,生产力又低下,治理起来也是异常复杂。
“姿态还得不卑不亢,重点是传递我们愿意在相互尊重基础上进行务实交往的信号,同时,在买粮食的时候,最好和各大粮食商分批买,签订保密协议,不能让他们察觉到讹诈的计划。”
先生缓缓点头,“就这么定吧,我稍后让外事和体育部门的同志抓紧落实。”
……
当空间里绝大部分粮食被他送出去后,何雨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前后加起来,超过一百五十万吨的粮食,悄无声息地送进了遍布全国各个角落的指定仓库。
他自己的空间里,留了几千吨,算是以备不时之需。
做完这一切,已经接近下班时间。
何雨柱没有感到多少疲惫,反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轻松和充盈感。
他推着那辆二八大杠自行车,走出了工厂大门,如同任何一个刚下班的普通工人一样,融入了四九城黄昏温热的空气里。
他没有直接去接媳妇,而是不自觉地绕了点路,经过了城南一个规模不小的临时救助站附近。
此时正是发放晚饭的时候,救助站门口排着不算短的队伍,但秩序井然。
人们手里拿着碗筷,脸上虽然还带着白日劳作的疲惫与风霜之色,却少了前些日子那种几乎要压垮人的绝望和麻木。
空气中弥漫着炊烟与食物混合的、带着生活气息的热意。
几个穿着打补丁但浆洗得干净衣服的孩子,捧着比他们脸还大的粗瓷碗,小心翼翼地走到旁边的空地上,蹲下来,迫不及待地喝着碗里热腾腾的、明显比往日稠厚许多的粥。
夕阳的余晖给他们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小男孩,吃得急了,呛得咳嗽起来,旁边稍大点的姐姐连忙放下自己的碗,笨拙地给他拍着背,小声说:“慢点吃,慢点,锅里还有呢……”
小男孩抬起沾着饭粒的小脸,在金色的夕阳里冲着姐姐咧开嘴,露出了一个毫无阴霾的笑容,然后又埋头呼噜呼噜地喝起来,那专注而满足的样子,仿佛碗里是世间最美味的东西。
何雨柱单脚支着地,停在路边,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他没有上前,也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那在暮色中袅袅升起的热气,看着那些孩子终于能吃上一顿踏实晚饭后露出的简单快乐,看着大人们脸上那一点点在黄昏中重新燃起的、对明天的期盼。
一种前所未有的、滚烫而扎实的成就感,如同暖流般瞬间涌遍了他的四肢百骸。
这种感觉,和他之前送出那些黄金、高产麦种、青霉素配方甚至导弹资料时都截然不同。
那些东西,固然重要,甚至堪称“国之重器”,能改变长远的国运,但它们太宏大,太抽象,像隔着云雾看远山,知道其巍峨,却很难触摸到具体的温度。
而粮食不同。
这一袋袋粮食,直接化作了眼前这一碗碗能救命的稠粥,化作了孩子们黄昏中满足的笑容,化作了那些濒临崩溃的家庭在夜幕降临前重新挺直脊梁的支撑。
它填补的是最原始、最迫切的饥饿,挽留的是一个个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
这种“直接”看到成果,看到自己的行动如何真切地、立刻地改变了他人命运的感觉,带来的满足感和心灵冲击,是任何间接的、长远的贡献都无法比拟的。
“能活下来,就好……”
何雨柱在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句。
“还要更多的粮食才行!”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在暮色中依然透着生机的救助站,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弯起一个轻微的弧度,然后轻轻蹬动脚踏板,骑着车,汇入了下班时分渐渐拥挤的人流车流中,前往人艺去接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