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同时,对面1209的门也开了。
陈浩站在那里,穿着熨贴的深色衬衫,头发一丝不苟。
他似乎也没料到林深正好出来,脚步顿了一下。
四目相对,陈浩眼神冰冷,林深迎上他的目光,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
随即陈浩率先移开了视线,嘴角扯了一个极淡的弧度,迈开步子径直走向楼梯间。
林深沉默的跟上,两人一前一后,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
餐厅已经坐了不少人,嗡嗡的低语渗透着赛前的紧绷。
林深取了简单的餐点,找了个角落坐下,陈浩就在不远处,姿态放松地吃着东西。
林深不再看他,专注的进食,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储备能量。
“林深,这边。”
李薇的声音传来,她和赵磊端着餐盘快步走来,在对面坐下。
李薇的脸色有点发白,手指无意识地搅动着杯子里的牛奶。
“马上就到我了,第一个……感觉胃里在打架。”
她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过快的心跳。
“别怕,薇薇。”
赵磊推了推眼镜,语气沉稳。
“你的方案核心‘互动生长’那个点很抓人,把它讲透讲生动。评委精神头正足,印象分肯定高。”
林深放下叉子,笑着说:“对,就像赵磊说的那样。记住你的逻辑链条,核心亮点打出来,没问题。”
李薇看着两位同伴,用力点了点头:“嗯!拼了。”
上午八点二十五分,京北大学一行人准时踏入竞赛会场。
巨大的会议厅里气氛肃然,五位评委已就座,沈星河就坐在中央偏左的位置,正低头翻阅资料。
主持人走上台,调试麦克风后,清晰的声音传遍会场:
“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建筑创新设计大赛终轮答辩现在继续!首先有请十七号选手,来自京北大学的李薇同学!”
李薇深吸一口气,站起身。
林深和赵磊同时低声:“加油!”
李薇走上台,将U盘插入接口,屏幕上显示出她方案的标题和核心效果图。
她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目光扫过台下,最终落在评委席。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十七号选手李薇,来自京北大学。”
“我的参赛方案是《织·愈》——基于模块化编织结构的社区疗愈中心设计……”
她的声音带着细微的颤抖,但很快变得清晰且稳定。
评委们专注的听着,不时在纸上记录。
很快提问环节便开始,问题大多都是围绕结构实现的技术细节和社会效益的量化预期。
李薇虽然紧张的鼻尖冒汗,但还是一一回应,核心逻辑阐述清晰。
虽然最后稍有卡顿,但最后还是很快回答了出来。。
“好的,时间到。感谢十七号选手的精彩答辩。”
主持人宣布。
李薇如释重负,脚步略显虚浮地走下台,回到座位时长长呼出一口气:
“总算……总算过了!我感觉像打了一场仗。”
张教授递给她一瓶水,脸上带着宽慰的笑:“讲得很好,核心点都抓住了,应变也不错。”
林深也对她点点头,认真道:“确实很棒,你为我们开了个好头。”
李薇喝了口水,缓过劲来,用力拍了拍林深的胳膊:“接下来看你的了,下午加油啊!”
时间很快在一位位选手的陈述,答辩中过去。
吃过午餐后,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气氛愈加紧张。
终于,当主持人清晰报出“请二十九号选手离场,三十号选手,申城理工大学,陈浩准备”时,林深的目光忍不住投向申城理工大学的区域。
对方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物,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
他不紧不慢地走上台,屏幕很快亮起,显示出他方案的标题:《裂变·共生》。
“尊敬的评委老师,我是三十号选手陈浩。我的方案《裂变·共生》,旨在探讨后工业废墟境下,建筑作为城市异质能量聚合体的可能性……”
他的声音并不高,却异常的清晰平稳,直接切入了最核心的理念。
所展示的图纸和分析模型也极其精妙,阐述逻辑严密,层层递进。
将建筑作为“能量转换器”和“冲突孵化器”的激进构想铺陈开来。
会场里异常安静,只有他清晰的声音在回荡。
评委提问环节开始,他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显然都被这个极具争议性和挑战性的方案所吸引。
王教授皱眉追问其结构安全冗余,李总建筑师直指其高昂的造价和预设社区需求的巨大鸿沟。
张力先生犀利质疑其理念是否过于强调冲突而忽视了人文关怀。
陈浩始终面不改色,每一个回答都直指问题的核心,对答如流,逻辑链条严密得无懈可击。
沈星河全程听得非常专注。
只在陈立教授追问一个参数化逻辑的底层算法时,他才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了几笔,并在陈浩回答后,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
“……因此,我的方案并非无视现实,而是试图超越现实局限,以建筑的‘裂变’姿态,催化城市更新中必然的冲突,导向更具活力的‘共生’状态。回答完毕。”
陈浩最后一句落下,语气平淡却充满力量。
会场内瞬间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叹和低语。
主持人宣布结束后,陈浩微微欠身,利落的拔下U盘,走下讲台。
再回到座位前,他的目光精准的锁定在林深的身上,眼神里只有一种纯粹的挑衅。
林深微微握紧了拳头,平静的迎了上去,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短暂的交锋,无声的火花迸溅。
“请三十号选手离场,三十一号选手,京北大学,林深准备!”
主持人的声音响起。
林深站起身,张教授用力拍了拍他的后背:“林深,稳住!”
李薇和赵磊也同时鼓励:“加油!”
他稳步走上来,五位评委的视线也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林深清晰地感觉到沈星河的目光温和而带着鼓励。
他走到讲台后,将U盘插入接口。
屏幕亮起,深蓝色的背景上浮现出方案的标题——《栖光·承忆》。
林深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位置,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无数双眼睛,最终落回评委席,声音清晰而平稳地响起:
“尊敬的各位评委们,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