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能在小厂里发现这样的人才。
可惜我们研究中心留不住他,他的志向比我们想象的更远大。
何雨柱心里清楚,这项技术主要起威慑作用,原理其实很简单。
但制作过程极其危险,而他提出的方案是最安全的。
他在设计中对辐射防护作了特别优化,避免研究人员日后遭受辐射伤害。
他对国产产品的质量很有信心,就像他自制的汽车,连后世产品都比不上。
那辆特种钢材打造的车身,撞上石头都不会留下痕迹。
黄教授透露,国家年度国防预算仅58亿,而 项目就占了10亿。
何雨柱的资料能为国家节省上百亿经费,这个贡献非同小可。
但何雨柱只想着加快国家发展速度,用他的推演系统为工业建设指明方向。
正说话间,全副武装的保卫局人员赶到。
看到这些久经沙场的战士护送黄教授离开,何雨柱突然想起什么:差点忘了重要的事!
他向大导汇报了新型枪械的研发进展,并说明了自己的设想。这个必须由国家掌控,大导赞同道,如果你设计的枪械真有那么出色。
必须把这事归国家管,你别操心,这段时间我会和上头沟通!
何雨柱问:那军部那边怎么处理?
大导摆摆手:这个交给我就行,你不用过问。
站在旁边的杨厂长插话:大导,这么安排也行。
不过我们轧钢厂可是出了人力物力,还投入了资金的!
大导对杨厂长说:我明白,不会让轧钢厂吃亏的。
何雨柱现在的情况我清楚,他未来的发明肯定不会简单。
你上次提的建议我考虑过了,确实需要建立一个大型隐蔽的实验基地。
轧钢厂确实不合适,但有个地方很理想,就看上头的意见了。
这样吧,柱子,你把要研发的项目列个计划书。
要是上头同意了,那个基地就归你使用。
何雨柱摇头拒绝:大导,不必这样。
我做研究主要靠自学,把我关起来搞科研反而效率低。
我会按自己的节奏研究,有成果了就上交。
至于国家怎么用,用在哪儿,那就是国家决定了。
我现在研究洲际项目,过阵子可能转向飞机项目。
计算机成功了,说不定还会研究核能发电。
所以基地就不用给我了,我在二厂就行。
目前给我安排基地可能为时尚早,操作起来也不容易。
听完这番话,两人都明白何雨柱的顾虑。
大导也有私心——如果何雨柱去基地任职,十年八年都出不来,慕晴雪就要独守空房了。
让他自由研究就没这些麻烦。
况且何雨柱学历只有初中,这也是黄教授后来没再强求他去基地的原因。
那里的研究员最低都是大学生,何雨柱去了反而尴尬。
大导点头:行,就按你说的办。
我会争取给轧钢厂多拨些经费,毕竟你的研究也需要资金支持。
要知道现在轧钢厂不但不用国家拨款,还能反哺国家。
如果能争取到拨款,那就是锦上添花。
这年头的拨款主要是物资配给——油盐酱醋、日用品、自行车、收音机这些紧俏商品,光有钱可买不到。
大导指示增加相关物资的配额。
至于金钱奖励反倒是其次。
这个时代对管理极其严格,像李主任那样胆大妄为的人虽不是没有,但确实罕见。
因此个人奖金最多也就是万元上下。
不过何雨柱的奖励不止于此。
杨厂长听完大导的安排,难掩激动:感谢大导!
大导接着说:关于何雨柱,再提一级行政待遇吧。
目前何雨柱享受17级行政待遇,月薪110.5元,晋升16级后涨幅不大。
何雨柱虽不在意这点加薪,但依然欣然接受了待遇提升。
杨厂长立即应道:明白,明天一上班就办理。
大导又说:你的待遇问题我会向上反映,耐心等待。
何雨柱看了看天色:大导,家里还有妹妹和老太太等着,我先回去了。
大导颔首:好,路上小心。
何雨柱转向慕晴雪:晴雪,明天来接你。
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对杨厂长点头示意便先行离开。
注意到杨厂长仍留在大导办公室,显然还有要事商谈。
待何雨柱走后,杨厂长感叹:何雨柱同志年纪轻轻,能力却如此出众。
大导深有同感:确实看不出才二十多岁。
杨厂长忧心忡忡道:照这个势头,轧钢厂恐怕很快留不住他了。
以他的才能,我们厂子确实难以提供相匹配的发展空间。
大导点拨道:老杨啊,你这是守着金山不自知。
趁着何雨柱还在,何不请他帮忙改进厂里的机械设备?
他连更复杂的技术都能攻克,设计几台机床应该不成问题。
这番话让杨厂长茅塞顿开:您说得对!他已经设计过不少新型机床了。
谢谢大导指点,还是您考虑周全。
大导语重心长:别总患得患失。
以何雨柱重情义的性子,只要真心相待,他必不会忘记这份情谊。
杨厂长回想起何雨柱的为人,赞同道:确实如此,是我多虑了。
大导靠着沙发,心中早有盘算——既有前期的感情投资,又有外甥女这层关系,自然胸有成竹。
而匆匆返家的何雨柱并未多想后续之事,此刻他更清楚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
(何雨柱运用推演能力,成功 了的制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至于洲际,目前他还无力完成,因为缺乏太多关键部件。
并非何雨柱技术不足,而是需要卫星、信号系统、计算机等配套设备。
头容易解决,难点在于推进器的精准控制和卫星制导,这需要雷达、三零七卫星与计算机协同运作。
在电子技术尚未普及的年代,这样的武器系统堪称尖端。
全球范围内也找不出同类型产品。
何雨柱计划休整几日便开始攻关。
刚到家,妹妹何雨水就迎上来问:哥,明天你休息吧?
何雨柱略一思索:对,周末放假。
何雨水接着说:奶奶闹着要回四合院,我劝不住。
不是过几天才开学吗?何雨柱疑惑道。是啊,我跟奶奶说了,但她非说想家,今天吵着要走。
我去看看。何雨柱转身上楼,看见老太太正望着四合院方向出神。奶奶,听雨水说您要回去?
老太君见孙子来了,脸上笑开了花:傻柱回来啦?我想咱家院子了!
这儿不就是您家吗?
是家,可没人说话闷得慌。老太太扯着衣角,四合院多热闹,看他们斗来斗去可有意思。
这儿好是好,就是太冷清。
何雨柱恍然——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年代,邻里纷争反倒成了老人的消遣。那我明天送您回去。
老太太顿时眉开眼笑。
何雨柱注意到,在这边老人家耳朵格外灵光,不像在四合院时总选择性失聪。
他知道这是祖母的生存智慧:爱听的就听见,不爱听的就耳背。
但在这里,兄妹俩事事顺着她,反倒让老人家没了发挥的余地。
看着祖母期待的神情,何雨柱开始张罗行装。
次日黎明,他便起身准备新置办的物件:虎皮褥子、绸缎被面、青花碗碟......要把老宅里那些陈年旧物统统换新。
起初老太太并不愿意,但何雨柱当面展示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物件,老太太发现确实不是买的,这才同意让他继续做。
何雨柱也乐得让老太太高兴,收拾妥当后便带着老太太和雨水回家。
回去前,何雨柱顺路去了趟大导家,把情况告诉了慕晴雪。
慕晴雪点头表示知道了,说有空会去四合院找他。
等何雨柱和老太太回到大院时,二大妈一眼就看见了他们,酸溜溜地说:老太太这是享福去啦?老太太最烦这种阴阳怪气的话,装作没听清:啊?你说什么糊了?
二大妈气得提高嗓门又重复了一遍,整个院子都听见了。
老太太大声回道:糊了就糊了,你小心点不就成了?二大妈看说不过老太太,气呼呼地走了。
何雨柱瞧见老太太把二大妈噎住的模样,忍不住笑道:奶奶真厉害!老太太精明着呢:奇怪什么?院子还是那个院子,有什么好奇怪的!何雨柱知道说不过她,便岔开话题:行,咱们回屋,我帮您收拾收拾。
老太太环顾四周问道:谁要帮我收拾啊?邻居们一听这话,全都假装没听见。
大家都清楚,帮老太太干活捞不着好处,只有何雨柱这个才会任劳任怨。
何雨柱早就料到会这样,笑着说:当然是我啊!
就在这时,一声怒吼炸响:傻柱,我要杀了你!只见一个脸上带疤的男孩举着菜刀冲过来。
何雨柱一时想不起这是谁,但见来者不善,当即抬腿就是一脚!
男孩惨叫一声摔倒在地,菜刀咣当掉在地上。
何雨柱没下重手,只是用巧劲把他踢开。
贾张氏闻声跑出来,看见地上满脸恨意的刀疤男孩,哭喊着扑过去:棒梗!你怎么了?
棒梗不答话,只是死死瞪着何雨柱。
何雨柱这才认出眼前这个瘦削的疤脸男孩竟是棒梗——当初那个胖乎乎的孩子如今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