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远放下饭盒,对王小南说:“下午咱们先去车间看看。”
王小南点头道:“嗯,先看设备,有啥问题咱们当场讨论,争取节约些时间,少走点弯路。”
小张笑着给两人各倒了一碗温开水:“好!下午我就领你们去车间。你们慢慢吃,不够再去打,就当在自己站里一样。”
陈志远问了小张下午几点上班后,他和王小南吃了饭,洗好了饭盒,就回了宿舍。
陈志远看还有些时间,所以安安然然的靠在炕上眯着。
却说这头,食堂的赵师傅在给他们打菜的时候看见了陈志远。
他当时没觉得什么,后来反应过来了,顿时心里一惊,这年轻人,怎么跟他干爹年轻的时候长得那么像?
他记得他爹跟他说过,他两岁的时候,家里的主家被诬陷“通匪”,他们府上的大人被抓走了,剩下府里大大小小十几个孩子。
干爹的孩子就是那时候走丢的,要是那个走丢的孩子长成了,那他儿子估计也有这么大了。
他心里再着急也没用,还得等他下班,才能到他干爹家问问情况。
一到他们食堂下班的点,他就往外冲,连围裙都没摘,就推着自行车往城郊赶,额头上的汗浸湿了棉袄领子。
城郊的一处小院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炕头缝补袜子。
听到院门外的响动,老人抬起头中气十足的喊道:“大中午的,谁啊?”
“干爹!是我!”赵师傅推开门,气喘吁吁地冲进来,一把抓住老人的手,声音都在发颤。
“干爹,我看见他了!我看见像您儿子的人了!”
老人手里的针线掉在炕上,浑浊的眼睛猛地睁大,抓住赵师傅的手:“你说啥?你看见糖包了?”
“不是明实叔,是……是长得像您的人!”赵师傅咽了口唾沫,努力平复呼吸。
“今天农机站来了两个技术员,其中一个小伙子,眉眼跟您年轻时一模一样。
干爹,您想啊,要是当年您儿子没走丢,今年也该有个这么大的儿子了,说不定……说不定他就是您孙子呢!”
从他儿子失踪后,他这些年没少打听,可每次都杳无音讯,久而久之,也就断了念想。
此刻听赵师傅这么说,他的心像是被一只手猛地揪起来,疼得厉害。
“你……你没看错?”陈大彪的声音发哑,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那小伙子叫啥名字?多大年纪?”
“叫陈志远,看着十八九岁。”赵师傅连忙回答。
“我不敢肯定,可那模样太像了!尤其是眼睛和鼻子,跟您年轻时候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干爹,要不咱明天去农机站问问?说不定真是您的孙子呢!”
陈大彪坐在炕沿上,双手撑着膝盖,身体微微发抖。
“陈志远。”
“志”字辈。
那是他们家的辈份。
儿子陈实在上学堂后,就发现其他同学的名字,都有个一样的字。
就因为这事,陈实上学的时候受了委屈,因为先生说“有辈分才是有家的人。”
这话像根刺,扎在了陈大彪心里。
他儿子生下来就取了“陈实”这个名字,哪有什么辈分可言。
第二天一早,他就把管家老赵叫了来。
老赵是前清的秀才,肚子里有墨水,平日里帮着打理家事。
“老赵,你给想想,咱陈家虽没族谱,也得给娃立个辈分。”
陈大彪把陈实的委屈说给老赵听,“不用多,就先定两个,往后娃有了娃,也能接着用。”
老陈坐在八仙桌旁,眯着眼琢磨了半晌,手指在桌上画着笔画:“不如就从‘明’字起?光明磊落,再往下续个‘志’字,志存高远,俩字都正,也衬得起娃们的前程。”
陈大彪一听就乐了,拍着桌子说:“好!就取‘明’‘志’!糖包这辈是‘明’,往后他的娃就用‘志’!”
那天下午,老赵手把手教陈实写“陈明实”三个字。
小手握着毛笔,在糙纸上描了一遍又一遍,“明”字歪歪扭扭,陈明实却越写越认真。
可谁能想到,好日子没捂热,灾祸就来了。
“我得去见他,我得去问问。”陈大彪撑着炕沿想站起来,腿却因为激动而发颤。
赵师傅连忙扶着他:“干爹,您别急,咱这就去农机站,您先稳住,别吓着人家娃。”
赵师傅踩着自行车,陈大彪坐在后座上,双手紧紧抓着车座。
虽然天空中太阳高悬,但风带着寒意,却吹不散陈大彪心里的热乎劲。
他望着前方农机站的方向,仿佛已经看见那个叫陈志远的小伙子站在那里,笑着喊他“爷爷”。
陈大彪看着农机站越来越近,他的心跳得像揣了只兔子,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干爹,您再忍忍,前面拐个弯就到了。”赵师傅的声音带着喘,自行车在土路上碾过碎石,发出“咯吱”的响声。
陈大彪点了点头,目光却早已越过前方的树干,朝着农机站的大铁门望去。
他甚至在心里演练了无数遍见面的场景:该怎么开口?要是他真的是自己的孙子,会不会认他这个素未谋面的爷爷?
自行车终于停在了农机站的门口。
陈大彪颤巍巍地从后座下来,腿一软,差点摔在地上。
赵师傅连忙扶住他:“干爹,慢点,咱不急。”
陈大彪站稳身子,理了理身上的蓝布褂子,深吸一口气,跟着赵师傅往院子里走。
院子里很热闹,几个穿着工装的工人正围着一台播种机讨论着什么,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赵师傅拉住一个路过的年轻工人,笑着问:“同志,请问永华县来的陈技术员在哪儿呢?我们是来寻他的。”
那工人愣了一下,挠了挠头:“陈技术员?他刚才还在这儿呢,怎么这会儿不见了?你们去办公室问问吧,说不定他去那儿了。”
陈大彪的心沉了一下,跟着赵师傅往办公室走。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几个人说话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