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们的馒头,咸鸭蛋吃完的时候,绿皮火车终于“哐当哐当”的,在上午九点进入了安县火车站。
安县农机站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到,所以就没人来接,只能自己找过去。
在火车站找了个工作人员问了路。
“你们从车站出去,顺着主路一直走,没几分钟就会看见一个铁匠铺,再往南走,过了两个十字路口再往西拐,走一会儿就能看见县农机站的大铁门了。”
“谢谢同志。”陈志远赶忙道谢,和王小南两人就往主路走去。
走了好几分钟,他们俩就停下来了。
“不对啊,咱们都走了差不多十分钟了,咋还没看见铁匠铺?”王小南挠挠头疑惑的说。
陈志远想起两三分钟前,他们路过一片空地,地上还留着几根木桩和用过的泥砖,像是刚拆了房子。
旁边一个挎着篮子的老大娘路过,陈志远赶紧上前打听。
“大娘,请问一下,县城农机站怎么走啊?我们是外地过来出差的。”
大娘停下脚步,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见他们俩穿得体体面面的,应该不是坏人。
才笑着说:“你们往南走,走到头有个老槐树,然后往西拐,一直走,看到烟囱就到了,前段时间这里拆了几间旧房子,路改了点。”
“谢谢大娘。”
陈志远和王小南跟大娘道谢后,就继续往前走。
又走了大概十多分钟,前面果然出现了一棵老槐树。
树干粗壮,枝叶茂密,树下还放着几个石墩子,应该是夏天的时候坐在树下乘凉的。
他们按照大娘说的,往西拐,走了没多远,就看见远处有一根高高的烟囱,烟囱里飘着淡淡的白烟。
“快到了!”王小南眼睛一亮,加快了脚步。
他们越往前走,路边的厂房越多,都是红砖砌的,墙上刷着“安全生产”的标语。
最后,一扇巨大的铁门出现在眼前,铁门上挂着“安县农机站”的牌子。
门口站着两个穿着蓝色工装的门卫,手臂上戴着红袖章。
陈志远走上前,从帆布包里掏出介绍信,递给门卫:“同志,我们是永华县来的,来你们站出差,这是介绍信。”
门卫接过介绍信,仔细看了看,又抬头打量了他们俩,确认没问题后,才笑着说:“原来是永华县农机站的同志,快请进!
李站长早上还问起你们呢,我这就带你们去办公楼。”
陈志远和王小南跟着他走进铁门,里面是一个宽敞的院子,院子里晒着一些零件。
几个工人正围着一台机器讨论着什么,声音洪亮。
远处的车间里传来机器运转的“轰隆”声,充满了生机。
“别看了,都是等着修的。最近忙得很,农机坏得快,人手根本不够,不然也不会借调你们来了。”
门卫头也不回地说了一句,脚步没停,拐过一栋红砖瓦房,停在了一扇挂着“站长办公室”木牌的门前,抬手敲了敲。
“进。”一个洪亮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门卫推开门做了个“请进”的手势,自己则站在门口说了句:“站长,永华县借调的同志到了。”说完便轻轻带上了门,退了出去。
办公室不大,陈设简单得很。
一张掉漆的木制办公桌摆在中间,桌上堆着几摞文件和一本翻得卷了边的《农机维修手册》。
桌后坐着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约莫四十多岁,脸上带着风霜,眼神却很锐利。
看到他们进来,立刻放下手里的钢笔,站起身迎了过来。
“两位同志一路辛苦了!我是安县农机站的站长,李卫国。”男人伸出手,掌心粗糙有力,握着陈志远的手时,力道很足。
“李站长好,我们是永华县农机站的技术员,我叫陈志远,这是王小南。”陈志远赶紧握住李站长的手,又把旁边的王小南介绍了一下。
接着又恭敬地开口:“李站长,我们是来支援农机维修,保养的的,您尽管安排工作,我们一定尽力。”他语气沉稳,看着虽然年轻,但好像还挺靠谱的。
李卫国满意地点点头,指了指桌前的两把椅子:“坐,先喝点水。”
说着,拿起桌上的暖水瓶,给两人各倒了一杯热水。
搪瓷杯里的水冒着热气,驱散了几分春寒,也让两人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下来。
“这次借调你们来,主要是因为春耕咱们站的农机维修和配件库存都跟不上了。”
李卫国坐在办公桌后,翻开桌上的一个笔记本,语气严肃起来,“你们俩都是永华县农机站的技术骨干,接下来这些天,任务可不轻。”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布置具体工作:“开始这两天你们先跟着咱们厂的技工熟悉情况。
重点看看目前待修的拖拉机、播种机的故障类型,记好配件需求。
再过两天,你们其中一个人负责带领一组人,检修三台东方红-54型拖拉机,务必保证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没问题。
另一个就负责协助生产农机配件,特别是播种机的齿轮和轴承,这是目前最缺的。”
陈志远认真听着,心里暗暗盘算。
检修拖拉机他有把握,毕竟现代农机原理相通,只是结构更复杂,老式机型反而更直观。
而且他都在农机站学习那么久了,那必须没问题。
李卫国接着说:“后面几天,你们俩配合一下,对厂里的五台圆盘耙进行全面保养和调试。
确保耙片的平整度和转速达标,能适应不同的土壤情况。
最后两天,咱们集中进行验收,把修好、调好的农机整理好,交付给下乡的农机队。”
他合上笔记本,看着两人:“怎么样?这个安排能接受吗?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提。”
王小南立刻拍着胸脯应道:“没问题李站长!保证完成任务!”陈志远也跟着点头:“我们会尽力做好,争取不耽误事。”
“好!有这个态度就行!”李卫国脸上露出笑容,拿起桌上的电话,拨了个号码,“小张,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把借调的两位同志带去宿舍安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