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水缸里的水你先用着,等我回来再提。”陈志远交代道。
陈父点头应着:“成,知道了,你几点钟去上班呀?可不能迟到。”
说到这个,陈志远想起来了。
陈父也没个手表,也不知道他啥时候到家。
万一菜煮早了冷了也不好。
他便三两口吃下嘴里的包子,回了自己屋,从里头拿出来了一个老式挂钟。
他问陈父“爹,你会看这玩意儿吗?”
“诶,这个我会看,我们村委就有一个。”陈父看着挂钟,眼睛都瞪得老大。“这个是咱家的吗?”
陈志远笑着说:“对呀,这也是托朋友买的,到时候我再托他买一个给你拿回去。”
“呵呵,这个行,这个行。”陈父搂着挂钟不撒手,可见有多喜欢了。
“行,爹,你12点的时候就开始炒菜,我12点多就到家了。”
陈志远又回屋把粮食都搬进灶房里才去上班。
陈父把碗收拾好,又抱着挂钟回房里去,看了一会。
——————
红光村陈家,刘萍和刘慧一大早就起来了。
昨天晚上陈母就说:“萍子呀,你明天跟老大跑一趟,去给娇娇送了豆腐乳以后,就拿着剩下的两瓶回你和慧儿娘家走一趟。”
刘萍当时就应下了,这不,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
刘慧又是什么原因起的早呢?
刘慧是听见了动静,知道陈志远回来过,无奈她的肚子马上要生了,陈志军不让她出去。
陈志远走后,陈志军进了屋,跟她说三弟要打井,没人看家,便把爹接过去了。
还有豆腐乳的事儿,三弟拿了几瓶豆腐乳回来,说要明天早上,叫大哥大嫂给送回娘家去。
她本想出去看看什么是豆腐乳,但陈志军却说,娘已经上炕了。
她也不好意思去敲婆婆的房门,就为了看一眼豆腐乳。
这才今天早上就起了一大早,她去堂屋看见了那四瓶一模一样的豆腐乳。
还有那一大包香菇和糖。
早上刘萍就按昨晚陈母交代的熬了点二米粥,炒了个白菜。
那白菜外面裹着一层猪油,别提多香了。
吃饭的时候一大家子坐在一起。
这时,陈母从灶房拿了一个粗瓷碟子出来,用干净筷子夹了两块豆腐乳出来。
拿到饭桌中间放下说:“咱们今天就尝尝这豆腐乳是个什么味儿。”
几人却没动筷子,一直等到陈母把瓶子盖好,放回桌子上。
陈母先夹了一点,尝了一下,咸香在嘴里散开。
她点头说着:“嗯,不错,又咸又香,就着粥吃能吃两碗呢!”
陈志国夹了一点尝了,粗声说:“啧!这玩意儿咸得正正好,配粥太得劲了!比咸菜疙瘩都香,这比肉都下饭!”
陈志军也迫不及待的夹了一点,放进嘴里,他没说话,只是他又给刘慧夹了一筷子。
刘慧瞟了他一眼,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娘,这可比酱菜好吃多了,一点儿也不齁,还有一股香味儿。”
刘萍和陈玉梅吃了,也直点头。
陈母又吃了点豆腐乳说:“嗯,是好吃,也不知道老三又是托哪个朋友买的?这一瓶有1斤呢。”
接着又像想起来什么似的,和刘萍说:“萍子呀,待会我在把那糖和蘑菇分分, 你跟老大走的时候, 都拿点去。”
刘萍和刘慧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谢谢娘。”
吃完早饭,刘萍便把碗筷收到灶房给洗了。
陈母在堂屋拿着报纸,和刘慧一起把糖和香菇给分开,又拿了个篮子装了三瓶豆腐乳,三包糖和三包香菇。
等刘萍洗完碗回来,陈志国也请假回来了。
陈母问他:“都请好假了吗?”
陈志国挠了挠头:“请好了,我给爹请了几天假,我和萍子也请了今天的假。”
陈母点头:“行,请好了就行。萍子你跟志国现在现在就出发吧,东西我都包好了,一人一份的,路上注意安全。”
“知道了,娘。”刘萍应了一声,便起身往外走,陈志国拎着篮子跟在她的后面。
早上七点半,他们俩拐进了大坝坪,向一个婶子问了路。
婶子知道他们是陈技术员的哥嫂,是来给孙家姑娘送东西的。
很热情的给他们带路,一路上都在说陈志远和孙娇娇的好话。
知道陈志国也是机器手,就更加大夸特夸,夸得他一个厚脸皮都不好意思了。
直到他们到了孙家院子,婶子主动上前敲了门,他们俩才松了口气。
“孙丫头,孙丫头,你对象叫他哥嫂来送东西了,快出来迎迎。”婶子在门口意思的敲了两下门,就进了院子。
孙家一家都从屋里出来了,那婶子又说:“他婶子,你们亲家家来人了,说是给娇娇送东西来的,就在门口呢。”
说完用手指了指门口,又让开道来。
孙父孙母一听,便急急地迎了出去,他们是见过面的,一照面就知道是志远他大哥,大嫂。
孙父一看是他们“哎呦,是亲家侄儿,侄媳妇,快进屋里来坐。”
孙娇娇挤到前头来问:“大哥大嫂,你们怎么来了?快到屋里来坐坐。”
孙母一看:“还不快回去倒杯糖水。”
孙娇娇高兴地应了一声:“哎!”
待到众人到堂屋坐下,刘萍示意陈志国把篮子放桌上。
她伸手掀开篮子上盖的布,从里面拿出了一罐豆腐乳,一包糖和一包香菇,放在桌子上。
指着豆腐乳和大家说:“这个是豆腐乳,是志远昨天晚上回来叫我带给娇娇的”
又指着香菇和糖说:“这两包,是我娘包好叫我拿来的。”
又看向孙娇娇解释说:“娇娇呀,不是志远不来,他是真的忙,他昨儿连夜把我爹给接到县城去了。
说呀,要在院里打口井,到时候就不用去提水了,你们用水也方便。”
孙娇娇看着家人都望向她,脸都羞红了。
孙母则是高兴的说:“好好,亲家母和志远有心了。”
孙父却问:“这亲家公还会打井呢?”
这时,陈志国在旁边说了:“啊,我三弟接我爹过去,就是去招待打井的师傅,你们也知道他在农机站上班,家里得留个人。”
孙父点头:“我还以为亲家公还有这手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