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草原漫着金芒,随驾队伍的马蹄踏过泛黄的草甸,远处的羊群像散落的白玉,映衬着湛蓝的天空。自永定河寻获青铜鼎后,康熙便依原计划转赴草原巡查牧场,兼与蒙古王公会商 —— 鼎已由护卫秘密送往京城暂存,刘阳明与四阿哥则带着残页与鼎身铜片随行,一路警惕着太子与八爷党的动静。
日暮时分,队伍在一处背靠山坡的草场扎营。蒙古王公派来的向导巴特尔正指挥牧民搭建帐篷,篝火堆旁,随行的钦天监天文官李大人捧着《步天歌》,仰头观星,嘴里念念有词:“紫微星垣明亮,主皇室安稳,可东方角宿隐现,恐有外扰之兆啊……”
刘阳明刚将鼎身铜片收好,就被春桃拉到篝火旁:“刘大人,你看草原的星星多亮!李大人说能从星星上看出吉凶,你之前给我讲过‘北斗七星’,跟他说的是不是一回事?”
“略有不同。” 刘阳明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夜空如墨,银河清晰如带,北斗七星像一把勺子悬在北方,“李大人说的是星象占卜,我之前讲的是星座的位置与运行规律,比如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它的斗柄会随季节转动,能用来辨别方向和推算时节。”
“哦?刘赞善竟也懂星象?” 李大人闻言转过身,手里的《步天歌》卷成一卷,“老夫观星四十余年,只知星象主吉凶祸福,从未听闻‘大熊座’‘季节转动’之说,莫非赞善有不同见解?”
四阿哥与李卫也围了过来,四阿哥笑着摆手:“今夜风清月明,正好听听你们的高见,权当解闷。”
刘阳明知道不能暴露现代知识,便委婉道:“晚辈只是偶然读过几本西域传来的星图,略知一二。比如李大人说的角宿,按西域星图,它属于‘黄道十二宫’中的金牛座,并非单主‘外扰’,其位置变化实则与地球绕日公转有关,每过一月,角宿在夜空的位置便会西移几分,并非全然关乎吉凶。”
“地球绕日公转?” 李大人皱起眉,连连摇头,“荒谬!自古便知天圆地方,太阳绕地而行,何来地球绕日之说?西域星图多是蛮夷之见,不足为信!”
巴特尔正好路过,听到争论,也凑过来说:“我们蒙古人也懂看星!老人们说,天上的‘猎羊星’(猎户座)出现时,就要准备过冬的草料;‘马群星’(天马座)指向东方时,草原会迎来好年景。但从不说什么‘绕日’,星星都是长生天派来指引我们的。”
李卫也挠着头:“我觉得李大人说得对,去年黄河泛滥前,就有人说南方荧惑星(火星)异常,后来果然出事了。星星的变化,肯定跟人间祸福有关。”
刘阳明没有急着反驳,而是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简易的太阳系示意图:“李大人,巴特尔,你们看 —— 这是太阳,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着太阳转,就像草原上的羊群绕着水草转。我们看到星星位置变化,一部分是地球转动导致的‘视运动’,比如斗柄春指东、夏指南、秋指西、冬指北,正是地球绕日的证明,并非全是吉凶之兆。”
他指着夜空中的猎户座:“比如巴特尔说的‘猎羊星’,它的三颗腰带星,无论季节怎么变,相对位置都不会变,因为它们距离地球极远,我们看到的‘不动’,才是星星真正的模样;而火星、金星这些‘行星’,因为离地球近,才会出现‘逆行’的假象,让人误以为是‘异常’。”
李大人盯着地上的示意图,脸色渐渐变了:“你这说法…… 倒能解释为何每年同一时节,星象会有细微差别。可《史记?天官书》中明确记载‘日绕地行’,难道先贤还会错?”
“先贤的智慧值得尊敬,但随着观察手段进步,认知也会更新。” 刘阳明捡起一块小石子,放在示意图的 “地球” 旁,“比如我们之前在永定河找鼎,若只按旧图,未必能找到老槐树标记的深潭;观星也是一样,结合实际观察,才能更准确地了解星星的规律。”
四阿哥突然开口:“刘赞善说的‘规律’,或许能帮我们解开鼎身机关的秘密。” 他从怀中掏出鼎身铜片,借着篝火的光,铜片上的 “回” 字形纹路在星光下泛着微光,“你看这纹路,与夜空中‘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鹰座’的牛郎星,加上银河的位置,是不是有些相似?”
刘阳明心里一震,赶紧对照夜空 —— 织女星在西,牛郎星在东,银河横亘其间,三点连线的形状,竟与铜片纹路的一个转角完全吻合!他突然想起穿越者残页上的淡字笔记:“星纹对应,鼎镜相合”,原来 “星纹” 指的就是星座的位置!
“没错!” 刘阳明激动地说,“鼎身纹路应该对应着特定星座的位置,只有当这些星座运行到笔记中‘三月十五子时’的位置时,鼎与镜才能共振!李大人,您能推算出三月十五子时,织女星、牛郎星与银河的位置吗?”
李大人虽仍对 “地球绕日” 存疑,却也被铜片与星座的巧合吸引,拿出算盘与星图,低头演算:“三月十五是满月,子时月亮在正南天,织女星应在西偏北三十度,牛郎星在东偏南二十度,银河正好斜跨中天…… 若铜片纹路对应这三点,那鼎的机关,恐怕要在此时才能打开!”
巴特尔突然拍了下手:“我想起了!老人们说,草原上的‘圣山’顶部,有一块刻着‘星纹’的石头,每当三月十五,星星的影子会落在石头的凹槽里,传说那时能打开‘通往长生天的门’!这会不会跟你们说的鼎、镜有关?”
“圣山?” 四阿哥眼神一亮,“明日我就向康熙爷请旨,去圣山勘察!说不定那里藏着与时空节点相关的线索。”
就在这时,李卫突然起身,手按腰间佩刀,警惕地看向远处的黑暗:“有人!那边的草动得不对,不像是牛羊!”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刘阳明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几团黑影在草甸上快速移动,朝着存放铜片的帐篷摸去 —— 是八爷党的人!“李大人、巴特尔,你们留在篝火旁,保护好铜片!” 四阿哥下令,“刘阳明、李卫,跟我去看看!”
三人借着星光,悄悄绕到黑影侧面。黑影共有五个,都穿着夜行衣,手里拿着撬锁工具,显然是想偷铜片。“动手!” 四阿哥一声令下,李卫率先冲上去,一拳打倒一个黑影,刘阳明则缠住另一个,用之前教护卫的 “腕部反扣” 将其制服。
很快,五个黑影全被抓住,其中一个被李卫搜出一封信,上面写着 “太子令:夺铜片,阻圣山勘察”。“果然是太子的人!” 四阿哥捏紧信纸,“他不仅想在回京路上动手,还想阻止我们找圣山的线索!”
刘阳明看着被绑住的黑影,心里明白 —— 太子已经知道鼎与星座、圣山的关联,接下来的圣山勘察,定会有更多危险。他抬头望向夜空,织女星与牛郎星依旧明亮,仿佛在无声地提醒他,三月十五的期限越来越近,时空节点的秘密,已近在眼前。
篝火旁,李大人还在演算星图,巴特尔则在给众人讲述圣山的传说,春桃正小心地擦拭着铜片。刘阳明走过去,将黑影的信递给四阿哥,轻声道:“明日去圣山,咱们得加倍小心,太子和八爷党,绝不会善罢甘休。”
四阿哥点头,目光落在铜片与星图上:“不管他们怎么拦,我们都要找到圣山的线索,集齐鼎、镜、星纹,解开时空节点的秘密。今夜的星座辩论,倒是帮了我们大忙。”
夜色渐深,草原上的风带着凉意,篝火的火焰却越烧越旺。刘阳明坐在篝火旁,看着铜片上与星座对应的纹路,心里默默想:穿越者,你是否也在某个地方看着这些星星?是否也在为三月十五的共振做准备?
而此时,雍和宫的某个偏殿里,穿青色长衫的年轻人正将铜镜放在窗台上,铜镜背的纹路与夜空中的星座呼应,泛着微弱的蓝光。他拿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 “圣山星纹” 的搜索结果,轻声自语:“刘阳明,圣山是关键,可千万别让太子的人抢先了。”
草原上的星座辩论,本是一场偶然的知识交锋,却意外揭开了鼎身纹路与星座的关联,也让刘阳明等人离时空节点的秘密更近了一步。而明日的圣山勘察,将是他们与太子、八爷党新一轮较量的开始 —— 这场围绕星星、青铜鼎与时空门的斗争,才刚刚进入白热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