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基地的正式公开,以及其背后代表的、由私人企业主导的颠覆性航天技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国内外激起了滔天巨浪。
国内舆论彻底沸腾,自豪感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各大媒体头版头条争相报道,#国内首家私人航天公司#、#星穹基地#、#可回收火箭技术#等话题长时间霸占热搜榜首。
星寰科技的官网和社交媒体账号被潮水般的祝贺与赞美淹没。
“牛逼!真正的硬核科技!”
“我就问问,还有谁?!东方钢铁侠,名至实归!”
“以前看Spacex觉得厉害,现在看我们自己的星穹,这才是未来!”
“私人公司都能搞火箭了,还这么先进,国家肯定在后面支持,与有荣焉!”
“这技术,这效率,感觉太空旅行不是梦了啊!”
“东方钢铁侠”这个称号,以前或许还带着几分戏谑和期待,此刻已彻底成为国民对林哲公认的、带着无比骄傲的赞誉。
他代表了华夏在尖端科技领域突破封锁、引领潮流的强大自信。
然而,这仅仅是序幕。
就在全球还在消化星穹基地和可回收火箭带来的震撼时,林哲通过一场全球直播的新闻发布会,投下了一枚真正意义上的“行星级”炸弹。
发布会现场,星光璀璨,媒体云集。
林哲站在舞台中央,身后是深邃的宇宙背景和火星的全息影像。
他没有冗长的开场白,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直接抛出了那个足以载入人类航天史册的宣言:
“基于‘星穹’推进技术的成熟度、稳定性和极低的发射成本,以及‘磐石’机器人卓越的环境适应性与建造能力…”
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而坚定地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我在此正式宣布,星寰科技启动‘火星先锋’计划。”
全场瞬间寂静,所有镜头死死对准了他。
“我们的目标是——”
林哲微微停顿,仿佛在积蓄力量,随后一字一句地说道:
“在三年内,于火星表面,建立第一个可供人类短期驻留的自动化前哨基地。”
“哗——!”
台下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声和如同疾风骤雨般的快门声!
直播弹幕和社交媒体在那一刻彻底卡顿、崩溃!
三年!火星!基地!
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产生的化学效应是核弹级别的!
“天啊!他疯了么?三年登陆火星还要建基地?!”
“这怎么可能?!NASA都不敢这么计划!”
“但是…他是林哲啊!他之前做到的哪件事看起来可能了?”
“用的是那种可以无限回收的火箭和机器人…好像…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太狂了!但是我喜欢!这才是探索精神!”
国际社会的反应则更为复杂。
官方机构如NASA、ESA(欧洲航天局)在第一时间表达了“高度关注”和“谨慎的质疑”,强调火星探索的极端复杂性与高风险,但私下里,无不紧急召开会议,重新评估星寰科技的技术实力与这项计划的真实性。
传统航天巨头们,如波音、洛克希德·马丁,以及新兴的Spacex,其股价应声剧烈波动。
林哲的宣言,不仅是在挑战技术极限,更是在公然挑战他们耕耘了数十年的航天领导地位。
质疑、嘲讽、担忧的情绪在国际业内弥漫,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后来者以如此蛮横姿态超越的无力与震惊。
“普罗米修斯资本”控制的媒体网络,则开始新一轮的舆论引导,试图将“火星先锋”计划描绘成一场“鲁莽的科技豪赌”、“对有限地球资源的巨大浪费”以及“可能引发外太空军事化的危险举动”。
面对席卷全球的争议与质疑,林哲在发布会的最后,只补充了一段话:
“‘火星先锋’基地,将完全用于科学研究与资源勘探,秉持和平利用原则。我们欢迎全球符合条件的科研机构与合作提案。这不是终点,而是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的第一步。星寰科技,愿意为此承担风险,开拓前路。”
宣言既出,驷马难追。
星寰科技内部,所有项目优先级重新排序。
“火星先锋”计划成为压倒一切的核心。
庞大的资金如同开闸洪水般注入,庞大的工程师与科学家团队被整合,分成数个攻坚小组:
· 重型载荷火箭组:基于“星穹一号”技术,紧急设计研发拥有更大运载能力的“星穹-h”重型火箭,用于投送基地模块和大型设备。
· 火星基地设计组:设计能够抵御火星极端环境(低气压、辐射、沙尘暴)、可模块化拼装、并能由“磐石”机器人自主建设的基地蓝图。
· 深空导航与通信组:确保地火之间数亿公里距离上的精准导航与稳定通信。
· “磐石”火星适应性改造组:对机器人进行针对性强化,以适应火星重力、沙尘、低温等特殊环境。
与此同时,与军方的合作也进入了更深层次。
部分源于“星穹”推进技术的衍生成果,开始秘密应用于某些国家级项目,这为“火星先锋”计划提供了难以估量的技术验证和支持,也使得星寰科技的战略地位更加稳固。
林哲站在“星穹”基地的指挥中心,望着大屏幕上复杂的任务时间表和火星模拟图。
三年,这个时间点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系统在发布“星穹”技术时,附带的一个隐藏时限挑战。
奖励未知,惩罚亦未知,但他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而上。
全球的目光,怀疑的,期待的,敌视的,都聚焦于此。
这是一场以整个公司、乃至个人声誉为赌注的豪赌,赌的是技术,是执行力,更是对未来的信念。
“火星,我们来了。”
林哲轻声说道,眼中倒映着那颗红色星球的影像,坚定而执着。
人类的下一步,将由他,和脚下的这片土地,共同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