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倏忽二载有余,岁至中平四年(公元一百八十七年)。是年,大汉天下骤乱:二月,荥阳民反,攻中牟,杀县令落皓及主簿潘业;三月,河南尹何苗率兵讨平之。
未几,渔阳张纯与其乡张举反汉。纯结乌桓大人丘力居,抄掠蓟县,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众等,聚众十余万屯肥如。举自称天子,纯号弥天将军、安定王,移书州郡,称举当代汉,逼帝退位、公卿奉迎。
山外纷扰,石猿山、确山却稳步发展。李虺与张顺正推敲分段造船之关键 —— 螺栓固定之术,戏志才持书简来见:“主公,张神医有信至。”
李虺未抬首问:“信中何言?”
戏志才答:“张神医欲辞官。”
李虺闻言一愣,抬目注视戏志才:“张神医为何辞官?”
戏志才以书简击掌答:“信中言,长沙有贼区星聚众万余,攻郡县、杀官吏。张神医虽为太守,无力剿贼,故请辞,乞朝廷另任能者平叛。辞官后,欲如主公所言开馆授徒、弘扬医道,特求主公资助。”
“哦,竟有此事?”李虺素知区星,唯记不清其反时,忽念及孙坚曾为长沙太守,顿悟区星必为孙坚所灭。
戏志才进言:“主公,忠有一策,不知当讲否?”
李虺察其欲借此事谋算,遂弃造船事,谓张顺:“张顺兄弟,可先与有经验者共议此事。我与志才商军机要务。”
“主公放心,此事非一日可成,俺自会斟酌。”张顺遂退。
李虺与戏志才入议事厅后堂对坐,问:“志才有何计较?”
“主公,张神医无力剿贼,一心授徒救人。主公可赠重金助其成事,再请其向朝廷举荐主公为长沙太守,率兵讨区星。如此,主公得朝廷正授郡守之职,我军可名正言顺据一郡之地。长沙居荆南,扼江东上游:得之,既可顺流取江东,又可南下收荆南四郡;且主公二徒沙摩柯乃五溪蛮少王,武陵郡亦唾手可得。天下乱时,主公便可为一方诸侯矣!”
戏志才一番论说,令李虺茅塞顿开:不费一兵得一郡,且可借区星练新军,实乃良机。遂曰:“志才之计甚妙!张神医与我等交好,必肯举荐。然今朝廷官职皆需钱买,太守之位恐需二千万钱。”
“主公,咸亨商行岁利丰厚,二千万钱不过九牛一毛。酒坊日进斗金,纵天子亦间接受益于我等。”
“既如此,便依志才之策!速回书张神医,赠黄金百斤助其设馆;再传信裴元绍,令雒阳商行备二千万钱,购长沙太守之职。”
“主公果决,忠即刻安排。”
戏志才去后,李虺暗忖:“此乃夺孙坚之位,不知其日后仕途如何?若断其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孙坚还会参与否?历史或将彻底改变?” 旋即摇头:“良机在前,岂容错失?此后见招拆招,与天下英雄一较高下便是!” 念及此,眼神愈见坚定。
未几,张仲景复有书至,言已上表朝廷,保举李虺为长沙太守,统兵讨区星;并请李虺先率部往长沙郡治临湘(后世长沙市)驻扎。一候朝廷圣旨,二防区星来攻。
李虺阅信毕,复与戏志才议后续之策。
“主公,以忠之见,当速南下,造成接管长沙之实;同时令裴元绍先缴‘助军修宫钱’,朝廷既受此礼,便难再另委他人。”
“依志才之见,此番驻军长沙,当率何人同往?”
“长沙多山泽河流,不利骑兵驰骋,骑兵团可留;步兵团中,独立团最骁勇,当随主公南下。郭靖所统警卫团皆少壮之士,亦宜同往历练;新二团叶雄久随主公,可一并带去。”
“志才,若信得过者尽行南下,此处若有变故,如何应对?”
“哦,主公之意如何?”
“我欲请志才坐镇石猿山,总督全局。张晟骑兵团三营并郭靖警卫团一营,先随我南下;过确山时,调三五九旅何曼七零一团同赴临湘。关羽旅部、周仓新一团及兵团农三师黄邵部,合组南下纵队,以关羽为司令,统辖全军。”
戏志才沉吟片刻,猛地击案道:“主公深谋远虑!此番调遣,既打乱原有势力、防其专权,又保南下兵力之锐,且不损两大军区根本,甚善!”
“如此说来,军师无异议?”
“主公筹谋周密,忠岂有异议?”
“既无异议,我尚有言。”
戏志才微怔,随即躬身:“请主公赐教。”
“我南下后,志才当将重心南移,增确山之兵;兵团三师及百姓皆迁入大别山区,主力渐移确山,且分批调独立团往长沙。”
戏志才闻言目转,抢言:“主公是欲布两路虎视江东之势?”
“正是!取长沙,本为夺江东做铺垫。初意先取江东、后图荆南,今虽次序倒置,然殊途同归。终要据长江之南,立我根基。”
二人议决,即往议事大厅击鼓聚将。此乃石猿山罕见之大事,众将不敢怠慢,未逾一刻便齐聚大厅,依职分班就坐。
李虺见众将到齐,示意戏志才说明情由。众将闻张仲景保举主公为长沙太守,皆面露喜色,自此全军可称官军,众将亦得朝廷名爵;及闻将讨区星,更争先恐后请战。
“大哥,此番务必带俺同去!俺在山中憋闷久矣!”
“主公,末将请随往长沙!”
“主公,末将愿往!”
即便是平日沉默寡言的郭靖,亦起身施礼:“师父,弟子亦愿随军出征。”
一时大厅内请战之声鼎沸,乱作一团。
李虺抬手,令众将皆静:“诸位,此番赴长沙,虽非原定之策,然于我军有利,故吾决受张神医举荐,任长沙太守,出兵平叛。兵马需分批南下,免成大军压境之势,以防朝廷生疑。首批随吾往者,仅两营;大队亦分小股进发,此法云长昔年赴下曲阳曾用,当知其要。”
关羽闻言,抚髯眯目,颔首示意,气度高冷。李虺续道:“长沙多山泽河流,不利骑兵大战,骑兵团唯张晟三营随吾同行即可。” 张晟闻首点己名,心甚激动,起而应:“末将领命!” 众将皆以羡色视之,复拭目待李虺再点他人。
“郭靖,汝今已届弱冠。此番长沙之行,可自警卫团择一营,与张晟同随吾往。”“多谢师父!”李虺笑曰:“出发前,先为汝行冠礼;再令汝表兄为汝取字,自此便是成人矣!”众将闻言皆笑,眼中羡色更浓。
关羽进言:“主公,关某久居山中,武艺渐疏,不知此番长沙之行,可有建功之机?”“哈哈,云长莫急……”李虺未毕,典韦已急呼:“大哥,此番说啥也得带俺去!俺在山里憋闷久矣,那区星,俺一人便能取其首级献与大哥!”
李虺瞪典韦,续谓关羽:“吾与张晟、郭靖先行后,云长可率三八六旅旅部、周仓新一团,携粮草辎重,分小股多路赴临湘与吾汇合。” 关羽面露喜色,与周仓同起施礼:“末将遵令!”
典韦闻己未被点,急而跳脚:“大哥!何以独留俺?这团长俺不当了,带俺同去!” 李虺怒曰:“混账!一团之长岂容你说弃便弃?军令不行,何谈军纪!来人,将典韦拖出,重责一百军棍!”“啊?大哥……” 典韦欲辩,李虺厉喝:“闭嘴!今日岂容你目无军纪、在此放肆?速拉出去!”
戏志才知李虺意在打压典韦不分场合称兄、无视军令之习,非真欲罚之,乃向诸将使眼色,先跪而求情:“主公息怒!闻生将军心直口快,求战心切,非有意违军纪。望主公念兄弟之情,免其军棍!”众将见状,亦纷纷跪地求情。李虺偷瞟戏志才,二人目会,嘴角微扬,大声曰:“念军师与诸将之面,今日暂记此过。日后再犯,二罪并罚,绝不宽恕!”
典韦为李虺所吓,亦觉己言失当,曰:“大哥,小弟知错,下次不敢了。”“哼,还不谢军师及诸将为你求情!”“多谢军师,多谢诸位将军!” 戏志才上前慰曰:“主公留闻生与仲严守寨,乃不放心老母与公子,闻生不为主公着想,亦当念老夫人安危。且主公早有安排,独立团不久将分批护送家眷、工匠、百姓赴长沙,此等重任,主公唯信闻生也!” 典韦闻言,面露喜色:“嗨!大哥何不早说?早说俺必听令,何至如此!”
李虺复曰:“农三师黄邵,亦率全师与关将军、周将军合组南下纵队,同赴临湘。” 黄邵本以为此番皆一线作战部,未料己亦在列,激动起身:“末将遵令!” 坐定后,典韦等皆投羡目。李虺又令:“速传命确山,令七零一团何曼备战,待吾率先锋过确山时,随吾共赴临湘。” 传令兵即刻快马往确山。李虺遂宣布散帐,众将各归准备,皆暗自盘算。
李虺归宅,向典母禀张仲景荐己为长沙太守、将讨区星之事,言待长沙站稳脚跟,便令典韦护其与陈到母子前往。典母叹造化弄人,谓:“娘不知积何阴德,方遇你这好孩子 —— 否则娘早已不在人世,闻生亦难有建功之机,恐早为偿李老爷之命被官府捉杀矣!” 李虺慰曰:“娘与闻生皆善人,必有好报。闻生武艺超凡,即便投军,亦能从卒至将,娘终能享安乐。” 典母破涕为笑:“你这孩子,就会逗娘开心。闻生哪有这般本事,恐只会闯祸罢了!”
李虺曰:“娘,吾正忧闻生在吾走后闯祸,故请娘多约束。今日议事,闻生目无军纪、当众顶撞,吾不得已装作发怒欲罚军棍,幸军师求情方有台阶 —— 此计仅能用一次,下次再犯,吾亦难开脱。娘可多告诫闻生,勿再如此。” 典母闻典韦违军纪,面色一沉:“我儿勿忧,娘必好好教训这畜生,看他日后还敢不听你令!” 李虺见典母动怒,知典韦将受责,嘱 “勿气坏身子”,递王洁一眼色,便托言有军务而出。
李虺至平日练武之竹林 —— 此处除管亥、戏志才外罕有人至,自上北邙村归后,王洁每月必来一次,李虺亦令张顺于此筑竹屋,称 “练武累时可歇”。未久,王洁至,娇小身形穿行竹影间,甚为迷人。李虺按捺不住,扛其入竹屋。风云变色,雨打竹林,雷鸣中杂王洁情语,二人皆知此别不知何时再见,故纵情欢好。
三日后,李虺出发,亦为郭靖行冠礼。其父母双亡,戏志才为同辈表兄,故李虺以师父之身主礼,表字则由戏志才取。戏志才曰:“表弟名靖,取平静幽深之意,表字便为‘平之’如何?”“多谢表兄!” 李虺闻 “平之” 二字,暗忖“怎似《笑傲江湖》中练‘辟邪剑法’之林平之?幸郭靖已生胡茬,否则甚为膈应”。
郭靖冠礼毕,李虺杀三牲行祭旗礼。既为长沙太守,当立其旗号,免行军时惊郡县驻军。祭旗后,李虺率队下山:张晟领骑兵三营开路,郭靖率警卫团一营护后,两营共千余人,往确山进发。
石猿山与确山相距百里,骑兵半日可达,然因警卫营为步兵,故只能缓行。按此时行军常速,军队日进三十里(约十二公里),后世难想,常人日步行可达六十余里,然军队行军需守队形,各兵种装备不同、位置固定,需攻防兼备,故需迁就装备最重、行最慢之兵种,行一段复整队防伏击。所谓 “乌合之众”,如黄巾军,行军无章法,遇官军便败。官军行军保队形,遇敌可速转进攻阵,黄巾军则混乱无措,兼装备落后,故常败。
然李虺此番无需多虑,两山之间皆己势力范围,无大规模敌伏,故决急行,争取一日抵确山。红军所着藤竹复合甲显优势:防护如重装,行军似轻装,且将士素重体能训练,长途行军数十公里亦无碍。经一日急行,确山轮廓已遥遥可见。
正是:
汉祚倾颓乱四起,虺承湘守展雄图。
调兵定策安内外,剑指荆南霸业初。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