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虺以指蘸酒,在案上细细勾勒,口中说道。

“那太平道起事之时,必然对南阳、颍川、汝南三地大肆进犯,其意无非是夺取通往雒阳的通路。朝廷虽会在此三处调兵遣将,大破贼兵,然贼势甚众,遍布州郡,绝无可能一网打尽,定会有漏网之鱼散入三地群山之中,沦为草寇。这些残余势力,多则数千之众,少则不过百余。若能将这些大大小小的势力合而为一,其势或可数万。再加上一些势力较弱、担心被诸侯剿灭的小股人马,或许会直接来投奔。如此一来,待太平道作乱、朝廷出兵征讨之时,我等需在这三郡之间寻一山势险要之处作为根基,便可收容这些流寇败兵,为我所用。”

戏志才闻言,抚着胡须沉吟道。

“学涛的意思是,有了这些流寇,便带着他们四处劫掠,以此吸引朝廷注意,迫使那些势力较弱者前来投奔。待积蓄足够实力之后,再吞并那些势力较大的?只是之后又该如何?总不能一直占山为王吧?”

“南下扬州。”

李虺斩钉截铁地回答,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戏志才大惑不解,问道。

“扬州?扬州地域广阔,除了九江郡之外,其余之地皆土地贫瘠,人口稀少。学涛为何要选择南下扬州?”

“正因扬州疲敝,故而无人争夺此地。”

李虺解释道。

“加之有长江天堑作为屏障,我等占据此地后,只需对付当地的士家即可,并无太多强大的势力能够威胁到我们。只要守住长江一线,便可安心发展。数年间便可养成一股强大势力,向西争夺荆南,向南夺取交州,再以交州为跳板进击南中,从背后攻占巴蜀,如此一来,便可二分天下有其一。志才以为此计可行否?”

李虺将近日来反复思虑的方案和盘托出,目光灼灼地看着戏志才,想听听他的看法。

戏志才闻言,愣在那里思索了半天,才缓缓开口。

“学涛,江东之地的士家势力极为强大,土地尽数掌握在他们手中,人口也多被其私藏。如此一来,即便得了江东之地,若无大义名分,士家必然心怀敌视。无粮不足以养兵,无地不足以安民,哪里有一统南方的力量?更莫说进取天下了。”

李虺淡淡一笑,问道。

“志才,可听过山越异族?”

戏志才一脸迷茫。

“自然听过,只是学涛提及,是何用意?”

“借异族之名,铲除部分士家,迫使其仰仗于我。”

李虺缓缓道来。

“收其钱粮,以征讨山越为名,用于充实人口和兵员。再辅以军屯、民屯两种屯田之制,大力开垦荒地,挖山填泽,烧林造田。江东气候温润,稻米一年可两熟,再往南甚至能一年三熟。以军屯保民屯,以民屯养军屯。待粮食充盈之后,士家便无所依仗,手中的土地和私藏的人口反而会成为累赘。届时再徐徐图之,将人口与土地从士家手里拿过来。以利益引诱,让他们转而从事商业,潜移默化地使士家在我们的治下逐渐消亡,或者离开我们的治下,如此便无后顾之忧了。”

戏志才仍有疑虑。

“江东多沼泽瘴气,治理之法恐非易事。”

“治理之法容后再议。”

李虺话锋一转。

“倒是文弱与奉孝,若能笼络过来,大事可成。只是文弱出身颍川荀氏,恐难与我等共谋。奉孝那边,志才可有办法?”

戏志才捻须道。

“文弱必不肯从,奉孝或可一试。”

“此事不急,天下尚未大乱,贤才不会轻投。”

李虺眼中闪过狡黠。

“眼下有一事相托,能否教闻生读书识字?若一年内能使其读些兵书,便是大功。”

戏志才连忙摆手。

“学涛休要为难!你那兄弟一看便是武夫,教他读书,不如让我习武容易。他若偷懒,我哪敢教训?戒尺打在他身上,怕不如挠痒,他反手一掌,某性命难保!”

李虺劝道。

“闻生虽粗犷,却懂事听教。你教他读书,他教你习武,相互为师,自会相敬。我再时常督促,定不费你太多功夫。若能将他教成文武双全的将才,于大事裨益无穷。”

戏志才盯着李虺笑道。

“怕是你自己想学兵法,才找个幌子?”

李虺正容道:“只是督促而已。”

二人相视大笑。

夜已深沉,雒阳城北宫少府金库内,三人相对而坐。汉帝刘宏斜倚墙根,张让、赵忠正襟危坐。

“陛下,大将军近日与士人密议,宣扬嫡长子继承古法,欲立皇子辩为储,保其权势。” 张让公鸭嗓响起。

刘宏叹道。

“朕亦耳闻。依祖制,辩儿当立,可如此便重蹈梁冀专权覆辙。协儿虽聪慧,却年幼非嫡,朝中无靠,若立为太子,恐生变故。”

顿了顿,续道。

“朕登基以来,绞尽脑汁欲削士家之权,不惜背昏君之名行党锢,然他们阳奉阴违,只舍些小族,朝政仍紧握不放,竟还勾结外戚。朕唯有仰仗让父、忠母了。”

张让、赵忠叩首道。

“老奴无能。”

“起来吧,朕无意责怪。”

刘宏虚扶。

“只是天下纷乱,灾祸连连,朕实痛惜祖宗基业。那太平道欲图江山之事,可属实?”

张让道。

“封胥、徐丰已与太平道渠帅马元义接触,假意支持以探虚实。观其言辞,谋反之意尽显,朝中恐亦有官员勾连,只是尚无实证。”

刘宏怒形于色。

“此番定要抓实证,清理朝堂!封胥、徐丰二人委屈了,其家眷你等需妥善安置。”

赵忠献计。

“老奴遵旨。可寻囚徒冒名顶替,不使士人抓柄。”

“就依此策。”

刘宏眼中闪着精光。

“朕早年假作荒唐,欲韬光养晦,却只坐实昏名。若太平道之事处置得当,或可一举削弱士家与大将军权,再立协儿为太子,大汉或有中兴之望!”

张让急道。

“陛下轻声!值守军士将换班,恐打草惊蛇。”

刘宏悻悻道。

“朕这偷偷摸摸的日子何时是头?送朕回寝宫吧。”

张让于壁灯上一推,墙面暗门开启,三人依次而入,门复掩如初。

却在此时,金库东北角一石板缓缓移开,李虺探出头,匍匐至暗门旁,听着远去的脚步声,暗道。

“这灵帝竟非庸主,只是受制于人。”

原来李虺从戏志才家离去后,未回村,反借麻袋摸上北芒山。他无夜盲之症,轻车熟路入了密道,至金库下时,恰闻三人对话,便顶开石板一条缝偷听,直至刘宏等人离去。

他摸进库房,从各盘中取走金锭,得五百余块,连同十数串铜钱,共五百多万钱,装入麻袋,顺密道返回,将黄金埋于原处,只带少许归家。

次日天蒙蒙亮,李虺抵家,将黄金藏于马厩,见典韦抱柴入屋,解释道:“昨夜与友畅谈,忘了时辰。”

早饭时,李虺对典母道。

“已请戏先生教闻生读书,他教闻生识字,闻生教他习武,互不相欠。”

典母叹道。

“闻生爹生前总盼他弟兄念书,只是先生嫌咱家出身低,不肯收。戏先生真是好人。”

典韦挠头道。

“读书好学吗?俺怕学不会。”

“大哥与你同习,学好了大有裨益。”

李虺安抚道。

正相谈时,忽闻院外张顺声。

“李大哥,在家吗?”

李虺出迎,见张顺与孙立立在院中,地上放着包袱。

张顺递过个药包道。

“这是给老夫人的药,药钱已付。乌苏利还让我带了两把刀,说依前约,三十斤黄金待我回程带回。”

李虺接过弯刀,抽出一把,掂了掂不到十斤,约三尺五寸长,刃口光亮,其余乌黑。他抄起柴刀相劈,“呛啷” 一声,柴刀断为两截,弯刀无损。

“好刀!”

张顺、孙立齐赞。

典韦凑上前来,眼冒精光。

“大哥,这刀给俺如何?”

“太轻,不合你用。”

李虺收起刀。

“安心等你的双刃斧。”

李虺引众人见了典母,商议盖房事宜,决定拆马厩,东半盖屋与正房相连,西半扩为新厩,用夹层墙法。剖原木为四,外覆树皮用于外墙,芯材木板用于内墙,其中以柱支撑,内填锯末稻草保暖。四人分工动手,拆厩的拆厩,备料的备料,忙得热火朝天。

午后小憩时,忽闻黑王长嘶,土坡下马蹄声急促。黑王奔上坡,冲李虺嘶鸣后朝南奔去,奔至百步外又掉头示意。

李虺惊道。

“不好,恐有危险!你们回屋,我去看看。”

又对典韦道。

“闻生,护好咱娘!”

典韦应道。

“大哥放心,俺抄家伙去!”

李虺奔上坡,见里民奔逃,拉住一少年问道。

“出了何事?”

“大虫!有从山里下来!” 少年挣脱便跑。

李虺心头一紧,追问道。

“志才先生安危如何?”

少年疾走,头也不回。

“未曾看见。”

李虺转身回奔,见典韦持斧而立道。

“来了老虎,随我去救志才,顺便收拾了它!”

典韦兴奋道。

“好!看俺收拾这畜生!”

李虺寻思。

“老虎体壮,若非要害利器难以重创,反是钝器易断其骨。”

遂舍了新得的宝刀,转去抄了铁棍防身。

二人迎着奔逃村民上了大坡,见戏志才被仆妇搀扶,气喘吁吁。

李虺道。

“闻生,背志才回家,我在此接应,速去速回!”

典韦背起戏志才疾奔,李虺攥紧铁棍,缓步走向里坊。进了里门,忽闻血腥气,知老虎已伤人。待典韦赶回,二人循血迹追去,见一巨虎正撕食尸体,体型硕大,恐有千斤之巨。

老虎见人,龇牙低吼。典韦大吼一声,抡斧冲去。虎扑半空,如黑云压顶,典韦下蹲举斧,刃朝上空。若斧刃划中,可自颌至腚,开膛破肚。不料虎跃过高,直扑李虺。

李虺大骇,急向后窜,典韦回斧劈向虎胯。虎尾横扫,典韦急撤斧护腿,虎尾撞上刃口,应声而断。

虎吃痛狂吼,回身扑李虺,李虺情急将铁棍捅入虎口,顺势前推,大半棍身入其喉。虎吼声戛止,扭动挣扎,却因铁棍卡颈难动。

典韦不知李虺安危,见虎扭身,举斧欲劈,却闻李虺大吼道。

“闻生,莫坏了一张好虎皮。给咱娘……留着……当褥子。”

典韦绕前细看,才知老虎不得动弹,放声大笑道。

“哈哈哈,好畜生,看你如何跑。”

说着便跳到老虎背上,冲着老虎脑袋一阵乱拳暴打,直打得老虎七窍流血,四肢无力。。

李虺亦发力压棍,二人与虎僵持一炷香,李虺和典韦已是筋疲力尽,再看那老虎趴在地上早没了气息。

李虺探得虎已气绝,瘫坐在地,典韦亦力竭滚落,二人靠在死虎的身上大口喘着气。

李虺只觉全身无力,心中觉得奇怪,开口问典韦。

“闻生,咱们与这畜生斗了多久啊?竟似觉得打了一天,浑身一点劲都没了?”

典韦摇头喘息道。

“大哥,俺们……与这畜生……没……没斗多久,最多……一顿饭的功夫……可……每……每一下……都是……使尽全力的……不似平时……干活……打架,使全力的……只是很短……一两下,多半……只使……七八分力……还有个……歇气……换气的空……”说到这,典韦已经接不上气了,又大口大口的喘起了粗气。

李虺喘着气点了点头,心道。

“看来这力量的合理运用才是战斗的关键,一股脑的使出全力在战场上只会死的快而已。”

二人歇了一刻钟的样子,总算把气喘匀了。李虺站起来,把典韦也拉了起来。两人看了看死掉的老虎,都是心有余悸。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老虎。

典韦道:“俺在陈留老家也打过老虎,可比这只老虎小得多了,俺一个人就追着它满山乱跑。这只快顶从前见过的两个大了。”

二人从旁侧院中找绳捆住虎爪,抽出铁棍,扛虎而归。

正是:

密室谋猷图帝业,山村恶斗显雄威。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