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十三年秋,京城的风带着桂花的甜香,却吹不散朝野上下对靖安王楚怀瑾婚事的热议。楚怀瑾年近四十,战功赫赫,权倾朝野,却始终孑然一身。宗室与朝臣多次上书劝婚,举荐名门贵女,他却总以“北疆未稳,国事为重”为由推脱,久而久之,此事便成了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让云暮暗自牵挂。
长乐宫的暖阁内,云暮翻阅着听风楼呈上的密报,指尖在“苏凝薇”三个字上停顿。密报中记载,苏凝薇乃是楚怀瑾当年牺牲的副将苏策之妹,温婉贤淑,聪慧能干,自兄长战死沙场后,便独自打理苏家产业,赡养年迈的父母。而听风楼暗卫观察到,楚怀瑾每年都会在苏策的忌日前往苏家祭拜,对苏凝薇关怀备至,眼中藏着难以言说的情愫。
“原来如此。”云暮轻声呢喃,心中豁然开朗。她终于明白,楚怀瑾并非无意婚嫁,只是心中藏着对故人之妹的牵挂,又因战事未平、责任在肩,不愿耽误了人家。
晚晴端来一杯热茶,轻声道:“太后,靖安王一心为国,却委屈了自己。苏姑娘也是苦命人,若能与靖安王结缘,也是一段良缘。”
“是啊。”云暮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暖意,“楚怀瑾是国之柱石,也是衍哥与本宫最信任的挚友。他为大胤操劳半生,理应得到幸福。此事,本宫当为他促成。”
几日后,云暮以太后名义,召苏凝薇入宫赴宴。苏凝薇身着淡青色衣裙,素面朝天,却难掩清丽温婉的气质。她入宫后举止得体,谈吐不凡,既不卑不亢,又带着几分书卷气,让云暮愈发满意。
宴席间,云暮有意提及苏策:“苏姑娘,令兄苏策将军,当年随靖安王征战北疆,英勇善战,为国捐躯,是大胤的功臣。本宫与先帝,一直感念他的功绩。”
苏凝薇眼中泛起泪光,起身躬身道:“太后谬赞,兄长能为国家效力,是他的荣幸。承蒙太后与靖安王多年照拂,苏家上下感激不尽。”
“靖安王对你兄长情深义重,对你也是关怀备至。”云暮话锋一转,温和地看着她,“如今北疆渐趋安定,靖安王也该考虑个人终身大事了。本宫看你与靖安王性情相投,不知你心中可有此意?”
苏凝薇脸颊微红,低下头,轻声道:“靖安王是国之栋梁,凝薇蒲柳之姿,怎敢高攀?只是……兄长曾嘱托我,若有机会,愿为靖安王分忧解难。”
云暮见状,心中了然,笑着道:“缘分天定,无关门第。靖安王心中对你早有情意,只是碍于身份与战事,未曾表明。本宫今日便做个媒,愿为你们促成这段良缘。”
几日后,云暮召楚怀瑾入宫。御花园的长廊上,桂花落了满地,楚怀瑾身着玄色常服,身姿挺拔,却难掩眉宇间的疲惫。
“靖安王,你可知本宫今日召你前来,所为何事?”云暮开门见山。
楚怀瑾躬身道:“臣不知。还请太后明示。”
“是为你的婚事。”云暮看着他,眼中带着温和的笑意,“楚怀瑾,你为大胤操劳半生,征战四方,本宫与陛下都看在眼里。如今北疆安定,朝局稳固,你也该为自己考虑了。”
楚怀瑾心中一紧,连忙道:“太后,北疆虽稳,但仍有隐患,臣……”
“本宫知道你想说什么。”云暮打断他,“但家国安宁,并非要你牺牲个人幸福。苏凝薇姑娘,温婉贤淑,聪慧能干,对你一往情深,你对她也是关怀备至。本宫已问过她的心意,她愿与你结缘,为你打理家事,分忧解难。”
楚怀瑾浑身一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慌乱:“太后,臣……臣与凝薇姑娘,只是故友之妹与兄长的关系,不敢有非分之想。”
“是吗?”云暮微微一笑,取出一枚玉佩,“这枚‘平安扣’,是你当年赠予苏姑娘的,她一直珍藏至今。每年苏策将军的忌日,你都会去苏家祭拜,陪伴苏姑娘与苏老夫人,这份情谊,岂是‘故友之妹’所能概括?”
楚怀瑾看着那枚熟悉的玉佩,脸上的慌乱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动容。他沉默片刻,躬身道:“太后明察。臣确实对凝薇姑娘有情,只是臣年近四十,又常年征战,恐耽误了她。”
“凝薇姑娘不在乎这些。”云暮轻声道,“她在意的,是你的人品与担当。如今北疆虽需镇守,但军屯事务日益完善,你也需一位贤内助为你打理后方,让你无后顾之忧。本宫已决定,为你们赐婚,择日完婚。”
楚怀瑾眼中泛起泪光,深深躬身:“臣……谢太后成全!”
赐婚的消息传出,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百姓们纷纷称赞这是一段良缘,宗室与朝臣也纷纷上书祝贺,京城的桂花似乎也因这桩喜事,开得愈发繁盛。
婚礼定在三个月后。楚怀瑾亲自前往苏家下聘,聘礼简单却诚意十足,既有他征战多年所得的珍宝,也有他亲手绘制的北疆地形图,寓意着愿与苏凝薇分享自己的一切。苏凝薇则亲手绣了一幅“山河永固”图作为回礼,表达了对他守护边疆的敬意与支持。
婚礼前夕,苏凝薇主动找到楚怀瑾,轻声道:“靖安王,凝薇知道你心系北疆,军屯事务繁杂。婚后,凝薇愿随你前往北疆,协助你打理军屯事务,照顾将士家眷,为你分忧。”
楚怀瑾心中一暖,握住她的手:“凝薇,北疆条件艰苦,风沙凛冽,我怎能让你受这份苦?”
“凝薇不怕。”苏凝薇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兄长曾说,军人的职责是守护家国,而军属的职责,是守护军人的后方。凝薇愿与你一同守护北疆,守护大胤的安宁。”
楚怀瑾看着她眼中的坚定,心中感动不已。他知道,自己寻到了此生唯一的知己与伴侣。
婚礼当日,靖安王府张灯结彩,宾客云集。萧承佑亲自作为主婚人,为楚怀瑾与苏凝薇主持婚礼。云暮也送上了贺礼——一对和田玉打造的龙凤佩,寓意着龙凤呈祥,百年好合。
“靖安王,苏姑娘,恭喜你们新婚大喜。”云暮看着眼前郎才女貌的一对新人,眼中满是欣慰,“多年君臣挚友,终得良缘。本宫祝愿你们夫妻和睦,白头偕老。”
楚怀瑾与苏凝薇一同躬身谢恩:“谢太后赐婚与祝福!”
萧承佑也走上前,举杯道:“靖安王,你是朕的太傅,也是朕最敬重的功臣。如今你终得良缘,朕甚是欣慰。朕敬你一杯,愿你与苏姑娘永结同心,共守大胤江山!”
“谢陛下!”楚怀瑾举杯回敬,眼中满是感激。
宴席间,宾客们纷纷举杯祝贺,欢声笑语回荡在靖安王府。楚怀瑾看着身边温婉含笑的苏凝薇,心中满是安宁与幸福。半生征战,风雨飘摇,他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停靠的港湾。
婚后不久,苏凝薇便随楚怀瑾前往北疆。她果然说到做到,抵达北疆后,便着手打理军屯事务,教导将士家眷纺纱织布、种植农作物,改善将士们的生活;她还亲自前往军营,为将士们缝补衣物、熬制汤药,安抚军心。将士们对这位贤淑能干的靖安王妃敬重不已,北疆军屯的凝聚力也愈发强大。
楚怀瑾看着苏凝薇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感激。有了她的陪伴与相助,他不仅在生活上有了照料,在政务上也少了许多后顾之忧。闲暇之时,两人会一同漫步在草原上,看日出日落,谈家国天下,感情愈发深厚。
京城的长乐宫,云暮收到了楚怀瑾与苏凝薇从北疆寄来的书信。信中详细描述了北疆的近况与两人的生活,字里行间满是幸福与安宁。云暮看着书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晚晴轻声道:“太后,靖安王与苏姑娘在北疆过得很好,真是太好了。”
“是啊。”云暮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暖意,“楚怀瑾为大胤付出了太多,如今他终于有了幸福的归宿,本宫也能放心了。他与承佑、与本宫,是君臣,是挚友,更是家人。这份情谊,历经岁月洗礼,愈发深厚。”
夜色渐深,北疆的草原上,楚怀瑾与苏凝薇并肩站在军帐外,望着漫天星河。楚怀瑾握住苏凝薇的手,轻声道:“凝薇,有你在身边,真好。”
苏凝薇微微一笑,靠在他的肩头:“能与你一同守护北疆,守护家国,是凝薇此生最大的心愿。”
远处的军营中,灯火点点,将士们早已安睡。草原的风带着青草的气息,温柔地吹拂着这对新人。楚怀瑾知道,往后的路,他不再是孤身一人。他将与苏凝薇携手,与陛下、太后君臣同心,共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让北疆的安宁永远延续,让大胤的江山长治久安。
而这份跨越岁月的情谊与守护,也将成为大胤盛世中最温暖的一抹亮色,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流淌,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