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卿辞在房间里踱步,心中天人交战。家族的危机如巨石般压在她心头,而萧煜的提议虽似有一线生机,却又充满未知与风险。她深知,自己此刻的决定将关乎家族的存亡。思索良久,她终于停下脚步,眼神逐渐坚定,唤来贴身丫鬟,轻声道:“去,传信给靖王殿下,就说我想听听那旧案的详情。”
不多时,丫鬟回来复命,告知靖王殿下即刻便到。云卿辞整理了一下衣衫,深吸一口气,朝着安国公府会客厅走去。踏入会客厅,她看到萧煜已经在厅中等待,他身着一袭玄色长袍,身姿挺拔,面容冷峻中带着几分凝重。见云卿辞进来,萧煜上前一步,微微拱手。
云卿辞还礼后,两人在厅中坐下。会客厅内,气氛略显沉闷,只有窗外传来的风声,轻轻拂过窗棂。云卿辞率先打破沉默:“殿下,我既已决定听您讲述旧案,还望殿下知无不言。”萧煜微微点头,目光深沉地说道:“云姑娘,此旧案发生在数十年前,与安国公府的一位先辈有关。那位先辈,在当时卷入了一场宫廷秘辛之中。”
云卿辞微微皱眉,专注地听着,她能感觉到,这旧案背后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萧煜继续说道:“据说,当年宫中一位重要妃嫔突然暴毙,而这位妃嫔与安国公府那位先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后,朝堂局势便发生了一系列微妙的变化。虽事过境迁,但如今看来,这些变化似乎与当下朝堂针对安国公府的种种动作,有着紧密的关联。”
云卿辞心中一凛,她没想到这旧案竟涉及宫廷妃嫔之死。她追问道:“殿下,那这旧案与如今王尚书对我安国公府的弹劾,究竟有何具体联系?”萧煜神色凝重地说:“本王在调查中发现,王尚书背后的势力,似乎在利用这桩旧案大做文章,试图以此为契机,彻底扳倒安国公府。而当年旧案的诸多细节,至今仍被掩盖在重重迷雾之中,若能揭开真相,或许能打乱他们的计划,为安国公府解围。”
云卿辞陷入沉思,她凭借着自己的敏锐洞察力,从萧煜的讲述中迅速捕捉到了几个关键线索。其一,当年妃嫔暴毙的真正原因,极有可能是解开整个谜团的关键;其二,那位与妃嫔有关联的安国公府先辈,其后人或许知晓更多内幕;其三,旧案发生后朝堂局势的变化,背后必然有一股势力在暗中推动,而这股势力与如今针对安国公府的势力,或许是同一股。
然而,这些线索却十分模糊。妃嫔暴毙已久,当年的证人或许早已不在人世,想要查明真正原因谈何容易;安国公府历经数代,先辈后人众多,且关系错综复杂,要从中找到知晓内幕之人,犹如大海捞针;至于那股暗中推动局势的势力,隐藏极深,至今都未曾露出太多马脚。
云卿辞思索着如何通过调查旧案来化解家族眼前的弹劾危机。她想,若能找到当年妃嫔暴毙的真相,证明安国公府与此事无关,或许能在朝堂上为家族正名;若能揪出那股暗中推动局势的势力,便能提前做好防范,甚至反戈一击。但这一切,都需要深入调查,而深入调查必然困难重重。
萧煜看着云卿辞陷入沉思,他知道云卿辞在权衡利弊,也在思考应对之策。他轻声说道:“云姑娘,本王明白此事困难重重,但如今安国公府危在旦夕,这或许是唯一的转机。本王愿与姑娘携手,共同揭开旧案的真相。”云卿辞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萧煜:“殿下,我既已决定听您讲述旧案,便已做好了面对困难的准备。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我们需制定一个详细的调查计划。”
两人开始商讨调查的方向和步骤。云卿辞提议,先从安国公府内部入手,查阅家族典籍,寻找与那位先辈相关的记载,同时暗中询问族中长辈,看是否有人知晓当年之事。萧煜则表示,他会利用王府的人脉,在朝堂上打听当年旧案的蛛丝马迹,尤其是与那位暴毙妃嫔相关的宫廷秘闻。
商讨完毕,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会客厅内,烛火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映照在墙壁上。云卿辞起身,说道:“殿下,今日就先商讨至此,后续我们保持联系,互通消息。”萧煜也站起身来,说道:“好,云姑娘,你在府中行事也需小心,切莫让他人察觉我们的计划。”
萧煜告辞离去,云卿辞站在会客厅门口,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旧案线索初现,但却迷雾重重。她深知,若要深入调查,必然困难重重,不仅要面对安国公府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还要提防朝堂上敌人的察觉。而调查旧案又是否真能如萧煜所说,帮助安国公府摆脱危机?她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此刻,她已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在这重重迷雾中,寻找那一丝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