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绣线如刀,断情斩义
第176章:绣线如刀,断情斩义
夜风微凉,将军府前却热闹非凡。
一张红榜贴在朱漆大门旁,字迹娟秀却锋利,仿佛一针一线缝进人心:“旧时戎马图一幅,绘尽顾天骁少年征战英姿,诚邀将军亲鉴。”
围观人群议论纷纷。
“这是谁啊?竟敢在将军府门前设榜求见?”
“看这绣品,可真是精细!那战袍上的金丝纹路,像是能从布上跃出来似的。”
“你不知道吗?这是侯府沈小姐的手笔。听说她自小精通苏绣,是她母亲传下的绝活儿。”
人群中有人认出图案,惊呼出声:“这不是将军年轻时候最爱的战袍样式吗?当年他披着这件战袍,率三千轻骑破敌十万,大捷归来……”
话音未落,已有士兵飞奔入内通报。
帅帐之中,顾天骁正在翻阅军报,听闻此事眉头紧锁,
“绣的是我年轻时的模样?”他低声重复了一句,声音里透着几分不自觉的柔和。
副将李长风点头道:“正是,而且绣工极其精巧,连战袍破损处都还原得一模一样。”
顾天骁沉默片刻,终是起身,披上外袍,亲自出门查看。
当那幅“戎马图”呈现在眼前时,他脚步一顿。
绣品中央,一名少年将军策马扬鞭,身后旌旗猎猎,身披玄甲,目光如炬——正是他十五年前随先帝征讨北蛮时的模样。
那一战,他初露锋芒,以智破敌,赢得先帝青眼,也奠定了今日地位。
而今再看此图,竟让他心头微微一颤。
他曾以为自己早已忘记那些年少轻狂的日子。
他曾以为,那份为国为民、舍生忘死的热血,早已被权谋与责任压碎。
可此刻,却被这一幅绣品唤醒了。
“她为何要绣这个?”他问,语气沉静,却藏着不易察觉的情绪波动。
“回将军。”李长风低声道,“据说沈小姐说,将军当年率军破敌,不惧生死,如今却困住自己的儿子。”
一句话,如同针扎进了顾天骁的心口。
他闭了闭眼,似在压制情绪。
良久,才开口:“带我去密室。”
顾景珩被关在地底密室已近两日,虽有阿九暗中照应,但依旧寸步难行。
他靠墙而坐,神色平静,心中却始终挂着一个人。
沈清棠。
他知道她不会坐视不理。
果然,第二日清晨,密室门开,顾天骁亲自到来。
“你还坚持?”他冷冷问道。
顾景珩缓缓抬头,目光坚定:“孩儿心意,从未更改。”
顾天骁沉默许久,终是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若你真愿为她负天下,便拿出真正的担当来。”
与此同时,另一头。
阿九悄然潜入柳府,在其书房深处发现一封手谕。
那是一封伪造的太子手谕,内容直指扶持柳家势力、打压顾氏。
更令人震惊的是,落款盖着一枚假玉玺印,逼真至极。
“好一个柳若烟。”阿九冷笑一声,将手谕收起,连夜赶回将军府。
翌日清晨,李长风将手谕递到顾天骁案前。
“这是从柳府取来的。”他低声道,“据属下查证,确系伪造无疑。”
顾天骁翻开手谕,脸色逐渐冷硬下来。
“她竟敢……借太子之名,挑拨朝局。”
他猛地将手谕拍在桌上,震得茶盏倾倒,水渍横流。
“柳家,果然不安分。”
就在顾天骁怒火中烧之际,门外又传来急报。
“将军!侯府沈小姐再次上门,携另一幅‘戎马图’,说是将军二十岁凯旋受封的画面。”
顾天骁怔了一下,随即起身:“带上来。”
绣品展开,画面中,青年将军身披锦袍,手持虎符,立于高台之上,接受万民欢呼。
那是他人生最荣耀的一刻。
也是他誓死效忠皇权的开始。
沈清棠站在阶下,抬眸望向顾天骁,一字一句道:
> “将军一生忠君报国,可曾想过,若连亲生骨肉的幸福都要扼杀,这份忠诚,是否太过冰冷无情?”
顾天骁没有说话,只是久久凝视着那幅绣品。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绣面上金色的纹路,仿佛触碰到了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
曾经,他也渴望自由,也曾为了所爱之人不顾一切。
可如今……
“够了。”他低声道,却不再像从前那般怒不可遏。
沈清棠知道,她的绣线,已经刺穿了他的心防。
夜色降临,风卷残云。
沈清棠回到侯府,将手中最后一角绣布收入匣中。
她走到窗前,望着将军府方向,喃喃低语:“顾景珩,等我。”
与此同时,阿九已在暗中部署,准备行动。
他们要做的,不只是救他。
而是让他从此,不再被困在父亲的影子里。
这一夜,风起云涌。
而下一章,将是风暴中心。【顾景珩脱困】
夜色如墨,将军府内一片寂静。
风卷起落叶,在青石台阶上打着旋儿,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预示不安。
沈清棠一袭素衣,藏在暗巷之中,目光紧锁着那扇熟悉的黑木门。
阿九悄然现身,低声禀报:“密室守卫换岗间隙,只有三息时间。”
她点头,手中紧握一枚玉佩——那是顾景珩送她的初见之礼,如今却成了破局的关键信物。
“走。”她低声道,率先跃入黑暗。
两人身形如影,轻功卓绝,迅速绕过巡逻士兵,直抵地底密室入口。
机关已由阿九提前破解,只差最后一步。
当铁门缓缓开启,顾景珩抬头,眼神清亮如星。
“你来了。”他淡淡一笑,声音里却藏着难以掩饰的情绪波动。
沈清棠走近,将他扶起:“我答应过,不会让你再被困住。”
他们没有多言,迅速撤离。
顾景珩脚上镣铐被毒针瞬间溶解,那是阿九特制的奇药。
一行人穿花拂柳,避过重重关卡,最终从后院水渠脱身而出。
临别前,顾景珩在书案上留下一封信,字迹苍劲有力:
> “孩儿不愿做棋子,只愿随心而行。”
那一夜,将军府灯火通明,顾天骁震怒之下摔碎案头器皿,亲自下令全城封锁、通缉沈清棠。
可当侍卫请命追杀顾景珩时,他却久久不语,最终只吐出一句冷然:“让他走。”
【父子决裂】
翌日清晨,将军府外张贴告示:镇国大将军顾天骁,宣布与逆子顾景珩断绝父子关系,自即日起,顾氏族谱除名,凡提供线索者重赏千金。
京城震动。
曾经最受器重的将军嫡子,一夜之间成为流亡之人。
而侯府也未能幸免。
李氏得意洋洋,沈梦瑶更是在众人面前讥讽:“侯府怎容此等妖女?她勾结逆臣,罪该万死!”
可奇怪的是,顾天骁虽下令通缉沈清棠,却始终未派兵围剿侯府,也未对沈清棠下达死令。
深夜书房,烛火摇曳。
顾天骁独坐案前,手中握着那幅绣画。
画中青年将军立于高台之上,目光坚定,意气风发。
他曾是那样的人。
曾不顾一切追随先帝,也曾为了所爱之人甘愿舍弃荣华。
如今,他的儿子,竟也要走上同样的路?
他闭眼,轻轻叹息。
“你还像我……只是,我不想你重蹈我的覆辙。”
窗外夜风呼啸,吹灭了最后一盏烛火。
而在千里之外的一处废弃商队据点中,沈清棠与顾景珩正并肩而立,望着远方沉沉暮色。
身后,是追兵四伏;前方,是未知命运。
但他们已无所畏惧。
“从今往后,我们不再依附任何人。”顾景珩握住她的手,“我要亲手揭开皇后与七皇子的阴谋,还朝堂一个清明。”
沈清棠回眸,眼中星光闪烁:“我们一起。”
夜风掠过荒野,扬起他们衣袂,如同展翅欲飞的孤鹰。
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