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的清晨,艾雅琳是在一种近乎奢侈的自然醒中迎来的。没有闹钟的催促,只有窗外鸟儿清脆的鸣叫,和透过窗帘缝隙、逐渐变得明亮的秋日天光。她慵懒地在柔软的被窝里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感觉每一寸肌肉都带着休息日后特有的松弛与熨帖。团团早已醒来,正端坐在枕边,用它那双湛蓝的、如同玻璃珠般的眼睛专注地凝视着她,见她睁眼,立刻凑上前,用湿漉漉的小鼻子蹭了蹭她的脸颊,发出软糯的“喵呜”声,仿佛在说:“早安,两脚兽,该起床侍奉朕了。”
“早啊,小闹钟。”艾雅琳笑着,伸手将团团捞进怀里,揉了揉它毛茸茸的小脑袋,感受着那温暖的小身体和强有力的呼噜声,一种简单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今天没有任何日程,时间完全属于自己,这种自由让她心情无比轻快。
她掀开被子,赤脚踩在卧室柔软的长绒地毯上,走到窗边,“哗啦”一声拉开了厚重的窗帘。瞬间,明媚却不刺眼的秋日阳光涌了进来,将整个房间照得透亮。天空是那种洗过般的蔚蓝,高远而纯净,几朵白云如同蓬松的棉絮,慢悠悠地飘荡。庭院里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叶子边缘已染上深浅不一的黄与红,像打翻的调色盘,煞是好看。空气清新,带着一丝凉意,预示着真正的秋天已经牢牢占据了主导。
她换上舒适的家居服——一套浅灰色的纯棉运动套装,柔软吸汗,行动方便。将长发随意地挽成一个松松的丸子头,露出光洁的脖颈和额头,整个人显得清爽又放松。
走下旋转楼梯,团团敏捷地跑在她前面。别墅里静悄悄的,只有阳光移动的声音和她轻微的脚步声。她没有立刻准备早餐,而是先走进了厨房旁边的阳光房。这里是她早晨最喜欢待的地方之一,三面都是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将庭院景色毫无保留地引入室内。她给绿植角的花草们浇了水,看着水滴在叶片上滚动,在阳光下闪烁如钻石。做这些简单的事情时,她的心是静的,仿佛也在被这晨光和绿意洗涤。
早餐她打算做得简单而精致。从冰箱里取出全麦面包片、鸡蛋、牛油果和酸奶。她熟练地用模具将面包片中间挖空,放入平底锅,在镂空处打入一个鸡蛋,做成漂亮的太阳蛋吐司。牛油果切成薄片,细腻地铺在另一片烤得焦香的全麦吐司上,撒上少许黑胡椒和奇亚籽。又切了一小盘当季的水果——脆甜的苹果和紫色的无花果。最后倒了一杯浓稠的希腊酸奶。
她没有选择在餐厅正襟危坐,而是将早餐端到了阳光房的小圆桌上。坐下来,阳光暖融融地照在背上,眼前是自家庭院宛如油画的秋景。她慢条斯理地吃着早餐,太阳蛋的流心、牛油果的绵密、吐司的焦脆、水果的清甜和酸奶的醇厚在口中交织,满足着味蕾,也滋养着身心。团团蹲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眼巴巴地看着,她笑着分给它一小块没有任何调味的鸡蛋黄。
吃完早餐,收拾停当,充沛的精力让她跃跃欲试。昨天在博物馆吸收的大量美学灵感,此刻正在脑海中发酵,急需一个输出的渠道。她决定去画室,将一些模糊的感觉和印象,用画笔记录下来。
画室朝北,光线稳定均匀。她换上了那件沾满颜料的旧围裙,像个准备大干一场的工匠。她没有选择需要长时间准备的油画,而是拿出了方便快捷的丙烯颜料和速写本。她回想着昨天看到的那个摩洛哥庭院的色彩——那种浓烈、神秘、带着异域风情的蓝、绿、红、黄。她调好颜色,开始在速写本上大胆地涂抹,不是具象地描绘某个场景,而是捕捉那种色彩带来的情绪和氛围。笔触奔放,色彩碰撞,充满了即兴的乐趣。
画了一会儿,她又翻到新的一页,回忆起中式宅院的那种留白与意境。她用极淡的墨色和赭石色,寥寥几笔勾勒出窗棂和假山的轮廓,大片留白,营造出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宁静感。这与刚才摩洛哥风格的热烈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她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美学带来的心灵震撼。
她完全沉浸在创作的快乐中,时而凝神调色,时而挥笔泼洒,时而退后几步,歪着头审视自己的“作品”,时而因为画出了满意的效果而露出欣喜的笑容。团团安静地趴在画室门口的垫子上,偶尔抬起眼皮看看专注的主人,又继续打它的盹。这段时间是纯粹属于她和她的内心世界的,没有任何干扰,只有色彩、线条和思绪在自由流淌。
当感觉手腕有些酸涩,注意力也开始分散时,她放下了画笔。看了看时间,已近中午。看着速写本上几幅风格迥异的小稿,虽然不完美,但记录下了她此刻最真实的感受和灵感火花,这让她感到非常满足。
午餐更是简单随意。她用昨晚的剩饭,加入玉米粒、青豆和虾仁,做了一份快手炒饭。又用紫菜和虾皮冲了一碗简单的汤。坐在中岛台前,一边吃,一边用平板电脑随意浏览着家居设计网站,看到有趣的想法就随手收藏起来。这种不带有任何压力、纯粹出于兴趣的浏览,也是一种放松和学习。
下午的时光则更加慵懒。她窝在客厅那张巨大的墨绿色丝绒沙发里,身上盖着柔软的羊绒毛毯,找了一部节奏舒缓的文艺电影。茶几上放着一壶泡好的桂花乌龙茶,清甜的香气袅袅升起。电影画面唯美,音乐动人,她看得入神,时而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揪心,时而被某个温馨的片段打动,嘴角含笑。团团也跳上沙发,在她腿边找了个舒服的位置,伴随着电影的声响和她均匀的呼吸,再次进入了梦乡。
电影结束后,她并没有立刻起身。就那样懒懒地靠着,喝着温热的茶,望着窗外逐渐西斜的太阳,光线变得愈发柔和金黄,将庭院的景物拉出长长的影子。她想起了林薇、孙婷和赵致远,不知道她们今天在各自的“小窝”里做着什么。是像林薇一样在整理照片灵感,还是像孙婷一样在折腾她的花花草草,或是像赵致远一样在安静地阅读思考?她拿起手机,在四人的小群里发了一条消息:“今天天气真好,大家都好吗?我在家‘消化’昨天的灵感呢。” 很快,群里就热闹起来,林薇分享了她拍的博物馆照片,孙婷晒了她新插的花,赵致远推荐了一本关于建筑美学的书。虽然各自独处,但通过小小的屏幕,她们依然能感受到彼此的陪伴和分享的快乐。
傍晚时分,她起身活动了一下,开始准备简单的晚餐。之后,将洗好的衣物晾晒到阳台。晚风清凉,带着秋夜特有的舒爽。她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城市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每一盏灯背后,或许都有一个关于“家”的独特故事,就像她们四个女孩,正在书写着自己的篇章。
夜晚,她再次泡了一个舒缓的精油浴,洗去一身的闲适与慵懒。然后,带着一身清香和满心宁静,早早地躺上了床。床头灯散发着柔和的光晕,她随手翻着一本闲书,团团圆滚滚地睡在枕边。
这一天,没有惊心动魄的冒险,没有密集的社交,只有与自己、与家居空间、与内心爱好的深度对话。它像一首舒缓的间奏曲,让前几天积累的兴奋和灵感得以沉淀、内化,也让她为即将到来的新一周充满了电。在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周末,艾雅琳感受到了独处的最高境界——不是孤独,而是充实;不是空虚,而是丰盈。她在寂静中,清晰地听到了自己内心成长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