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老刘见孙澎到来,立即上前行礼。
“大人请看,按照您的设计,我们在甲板上装置了三根桅杆。”
“中间的主桅挂满四角帆,以便最大化利用风力。”
“前后两处桅杆则采用四角帆与三角帆结合的方式。”
“您看,只需在迎风时调整方向,即便是逆风,也能通过迂回前进。”
老刘随即指挥水手演示,程咨等人很快领悟其中奥妙,纷纷赞叹不已。
老刘神情激动地继续说道:“大人,这套风帆配合新研制的浆轮船,桨帆并用,整个江东水域,再无我们的船只无法抵达之处。”
作为一名造船匠,能参与如此划时代的船只建造,老刘和其他工匠都倍感振奋。当然,更让他们兴奋的,是孙澎为他们提供的高额酬劳。
孙澎从不对下属空谈理想,他认为真金白银才能让团队死心塌地。
看吧,即便他限制船员外出,也没人抱怨半句。
为何?
只因其开价令人无法拒绝。
这座船坞规模可观,能同时建造三艘新船,眼前所见仅是其中一间工坊。
巡视完三艘正在试验的新型战船,孙澎对研发进度已然心中有数。
最多再过六十日,这批新船便能定型,届时这座秘密船坞就将完成使命。
只需将图纸交给周瑜,再调派熟练工匠前往洞庭湖,全新水军便能拔锚起航。
想到八百里的洞庭水系将驰骋着自己设计的战船,孙澎胸膛便涌起开创时代的豪情——这不正是穿越者该做的事吗?
视察结束,在老刘和黄柄陪同下,孙澎正欲离开。
就在跨出门槛的刹那,某件物品突然抓住他的视线。
机灵的老刘立即捧来那件器物:属下闲时捣鼓的小把戏。
这哪里是小把戏!孙澎声音都在发颤。
出现在他眼前的,竟是台木制缝纫机!
虽与后世造型迥异,但那精妙的传动结构绝不会错。这台需要双人协作的机器,一人转动轮盘,一人操控针头,竟已实现半自动化缝纫。
老刘憨笑着挠头:都怪我家婆娘总抱怨缝衣扎手,分明是她手艺不精......
尊夫人简直是天才!孙澎抚摸着精巧的齿轮,没有她的,怎会有这台针线神器
针线神器?老刘咂摸着这个新词,大人取名当真字字珠玑。
孙澎请老刘拆开缝纫机后,立刻意识到自己淘到珍宝了。
老刘的技艺堪称当代匠人典范。
木质齿轮严丝合缝地咬合传动,穿针引线时竟能如此顺滑运转。
孙澎望向老刘的眼神炽热得如同看着绝世佳人。
这样的人才必须留住。
老刘,让你在这船坞做事太委屈了。
过几日给你单独设个工坊,有重要差事托付。
尊夫人?自然要接来同住,她可是你的缪斯!
工钱再翻一倍,你只管安心跟着 ** 。
意外获得能手工打造缝纫机的巧匠,孙澎欢喜得几乎要跳起来。
人逢喜事精神爽,归家时大乔小乔冲他嫣然浅笑。
孙澎早把中午告诫自己的四字箴言抛到九霄云外。
下次再说?
下次,也未必。
孙府张榜招贤!
吴县百姓近日最热议的便是此事。
可听说孙府贴出招贤令了?
我刚从那边回来,那场面真是......
快讲讲,这壶酒请你。
别提了,人多得差点把早饭挤出来。
......真够倒胃口。
孙府门前,看榜的百姓将布告栏围得密不透风。
寻常招贤令不过挂个牌子,自认有才者揭榜应试。
但孙澎的招贤令令人大开眼界。
布告栏上密密麻麻贴着数十张招贤状,每张都写着不同考题:
【防治水稻自然灾害有哪些有效措施?】
【如何提升乡村防盗的应急响应速度?】
求贤令引发全城热议 数十道难题考验真才实学
州府门前张贴的招贤榜列出五大实际问题:
1.农田深耕的技术要点
2.冶金提温的实用技巧
3.逆水行舟的常见阻碍
4.渔舟探礁的要诀手法
5.营造房屋的节费良方
(这份求贤令采用以题选才的新规,凡能解任一难题者皆可获相应官职或厚赏。自清晨至晌午,应征者络绎不绝,然满面春风走出州府者十不存一。
落选者多坦然接受,毕竟这些来自各行业的具体难题,答不出确是技不如人。不少百姓抱着试试无妨的心态前来,想着平日积累的土法子或许能入州牧法眼。
最令人称奇的是老农陈伯的际遇。这位原本进城修锄头的庄稼汉,因围观人群被吸引至榜前,发现首题竟是种田要诀。当他战战兢兢入府应答后,平生第一次感受到大人物的平等相待。
市井纷纷议论:陈老汉这回可出息了!要说种地本事,咱们村就属陈伯最在行。早知我也去试试打渔的法子......朴实的陈伯只是憨笑,粗糙的手掌反复摩挲着腰间崭新的官凭。
这是一个普通农夫陈伯不同寻常的经历。面对官老爷们出人意料的礼遇,他起初紧张得语无伦次,但那位和颜悦色的年轻官员耐心引导,让他逐渐放松下来,打开了话匣子。
离开州牧府时,陈伯昂首挺胸,虽然还是那个庄稼汉,内心却有了微妙的变化。感受到乡亲们突如其来的热情,他暗下决心定要不负州牧大人的期望。
州牧孙澎正在书房挥毫泼墨,看似专注,实则时刻关注着院里的动静。他特意安排张承和诸葛瑾担任初试官,替他把关挑选人才。但凡发现可造之材,便引荐给他亲自考核,如同现代企业的复试流程。
整整一天的选拔成果喜人。孙澎从造船匠老刘身上获得启发:不必拘泥于寻找所谓的专家,只需发掘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高人——不论是种田能手陈伯这般经验丰富的老农,还是技艺精湛的木匠,亦或是维持地方治安的基层人员。
他安排专人将这些能工巧匠的宝贵经验汇编成册,分门别类整理。许多实用技巧让孙澎这个现代人都大开眼界,毕竟后世再落后的农村,耕作方式也远比汉代先进。
在孙澎眼中,像陈伯这样善于思考的农民简直就是无价之宝。只要汇聚这些民间智慧,即便不开金手指,他也能推动这个时代向前迈进。
眼见暮色将至,孙澎正要宣布收工,张承突然来报:有高手前来投效。要知道张承虽是文官,却精通六艺,武艺甚至胜过普通士兵......
能让张承称赞为顶尖高手的,必非凡俗之辈。
孙澎兴致盎然地召唤应征者前来,远远望见一道熟悉身影。
这不是小潘吗?
定睛细看,竟是潘璋!
此人分明是孙权麾下部将,
怎会前来应募?
潘璋见孙澎在此,略提步速上前,抱拳躬身行礼。
拜见使君大人。
孙澎含笑问道:那柄战斧何在?
潘璋答道:此乃先父遗物,末将惯用长槊。
习练长槊?此兵器可不易掌握。
确非易事。
然一旦练成,威力惊人!
在汉代骑兵兵器谱系中,长槊堪称突刺兵器之首。
史载关云长便以槊法着称。
此械形似长枪,锋刃更为修长锐利,观其形制便知,若被刺中定然窟窿透亮。
孙澎原以为潘璋是走刚猛路数的战将,未料竟精于此等讲究疾速技巧的兵器。
虽具天生神力,却不恃力逞强。
潘璋的武学之道,竟与孙澎自身修炼的武道理念不谋而合!
不愧是能在麦城围猎关羽的悍将,勇猛中暗藏机巧。
潘璋望着孙澎年轻得惊人的面容,胸中悔意翻涌。
当初对方诚意相邀,自己却迟疑不决。
谁知月余之后,孙澎席卷庐江,兵临寿春,逼得曹操连连加封。
如今孙澎已是朝廷钦命扬州牧,兼领吴侯爵位,官拜平南将军!
此时前来投效,潘璋只觉颜面发烫。
但念及挚友袁耀的劝诫,纵然难堪,终究还是来了。
孙澎的基业已然稳固,投效愈迟,机遇愈少。
潘璋对自己的武艺极有信心,即便面对黄盖、程普等江东名将,也自认胜券在握。
那次相遇过后,潘璋相信孙澎对自己定有印象。若仅因一次拒绝便将他拒之门外,这般器量之人,也不配成为他的主公。
至于孙权?良禽择木而栖,本就是人之常情。
孙澎并未过多追问潘璋的私交。袁家近来对孙澎态度转为积极,支援力度渐增。他们似乎仍惦记着汝南基业,以孙澎如今的发展势头,袁氏重返故地未必无望。正因看准这点,袁氏频频示好。
所以潘璋与袁氏走近些,对孙澎而言不过是个小插曲,稍加留意即可。
你来投奔我,如何向你二哥交代?
末将乃江东将领,您才是江东之主,只需向您交代。
不怕我认为你见风使舵?
怕,但更怕碌碌无为,辱没先父威名。
当年冀州上将潘凤何等威风,可惜虎牢关前一战英名尽毁,沦为后世笑谈。
了解潘璋的抱负后,孙澎让他回去候命。
自发布招贤令以来,孙澎愈发忙碌。政务军务、财政科研,还要抽空面试贤才。早晚仍坚持苦练武艺,深知习武如逆水行舟,不可懈怠。
吴氏眼见儿子终日奔波不停歇,心疼得紧。
不过这点事儿对孙澎而言算得了什么?
想当年在健身房当王牌私教,那无良老板硬生生把他从996压榨成007。如今只需端坐书房运筹帷幄,跑腿受累的都是下属,若这般还要叫苦,不如穿回二十一世纪继续当社畜。
北方战报如雪片般飞抵孙府。官渡局势牵动人心,孙澎与众诸侯一般,将全副心神都系于此役。
最新传闻,关羽竟挂印封金离了曹营!
明面上说是得知刘备在袁绍处,赶去投奔兄长。坊间却流传着更火爆的版本——原是关羽向曹操讨要吕布旧将秦宜禄之妻杜氏,曹操本已应允,待亲眼见得杜氏花容月貌,竟食言自纳为妾。
孙澎派人查证,确有其事。
不过这是否真是关羽出走的主因,恐怕唯有云长本人才知晓了。
每每读着这些密报,孙澎恍惚有种在现代刷热搜八卦的错觉。在这娱乐贫瘠的乱世,这些坊间秘闻倒为生活添了些许趣味。
婚期渐近,孙澎近日还得抽空向母亲吴氏请教娶正妻的礼仪规制,自不能像纳妾那般随意。
奈何好事多磨,天不遂人愿。
六月中,荆州刘表与交州张津突然鸣金收兵!
这完全偏离了孙澎记忆中的历史轨迹。他本打算趁刘表被张津牵制时,好好从曹操身上刮层油水。如今这番变故,全盘计划都被打乱。
更糟的是,局势正朝他担忧的方向疾驰——刘表撤军后,竟将兵马沿水路调至桂阳郡汉宁县!
这唱的是哪一出?
从汉宁东进,半日便可踏入庐陵地界。刘表莫非失心疯了?竟想伺机捅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