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澎负手而立。依照他的宏图,此刻吴国兵精粮足,水师横行四海,本应是最佳扩张时机。哪个 ** 不渴望开疆拓土?他原计划先取丰饶的南方为粮仓,再控制西方海域,对中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届时版图倍增,青史留名,以天下为棋局挥斥方遒——这是何等快意!
可那些突然现身的海外之人,彻底打乱了他的棋局。
---
他未曾料到,雄踞中原之际,西方海域竟崛起了罗纳帝国。此国实力虽未探明,但能派遣远洋使团,足见其根基深厚。
待平定中原,这罗纳帝国终需清算。
但愿他们能带来些惊喜。
……
膘河畔,孙澎正眺望波澜,赵云已率青龙军团横扫千里。铁骑所至,吴国旌旗猎猎作响。传令兵疾驰而来,呈上最新战报。
「子龙的青龙重骑果真所向披靡。」孙澎指尖轻叩竹简,笑意渐浓,「五百里疆域仅余两处尚未臣服。不出两日,整条膘河以南尽归吴土!」
鲁肃抚掌称是:「子龙用兵如神,冠绝三军。此番陛下调遣十万青龙重骑,五万予子龙,五万遣文远,区区部落岂能挡铁甲洪流?」他望向河面粼光,似见当年孙澎筹建青龙军团时掷地有声:「此军当为破阵利刃,凡兵锋所指,必摧城拔寨!」
如今十万铁骑尽归青龙麾下,这份倚重正化作摧枯拉朽之势。
「子敬……」孙澎忽然凝眉,「那罗纳帝国可会有抗衡神威火炮与蒸汽船的奇技?」
鲁肃捻须沉吟,终是摇头:「陛下所创之物,蛮夷岂能窥得玄机?」
孙澎不语。极目处尘烟漫卷,正是赵云横枪立马之地。银枪寒芒遥指摇摇欲坠的城门,战吼震彻原野:「青龙在此——降者生,抗者亡!」
(
白袍银甲的将领被愤怒的目光包围,眼前部落所有人都在敌视着他。
这个部落原本过着平静的生活,仅靠膘河生存。近来传闻一支军队横扫了整片流域,无论大小部落都无法幸免。他们祈祷厄运不要降临,可最终还是未能逃脱。
赵云不愿再等,眼神一凝,长枪直指前方:“攻城队,破门!”
“遵命!”
一支小队扛着巨锤冲出阵型,狠狠砸向部落大门。
轰!轰!
本就脆弱的城门在巨响中崩塌。
“驾!”赵云一夹马腹,玉狮子嘶鸣跃出,他大喝一声:“冲!”
铁骑如洪流般涌入部落。与此同时,其他几处战场也爆发了同样的攻势。孙澎为节省时间,将青龙军团所有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分散行动,短短数日内便控制了膘河以南的全部区域。
捷报飞速传回都城。清晨,诸葛亮读完孙澎的亲笔信,眉间忧虑一扫而空,朗声笑道:“南方已定!待陛下凯旋,那些海外之人必无处可逃。来人,速请周瑜前来议事!”
周瑜很快得知消息,实际上,整个都城的**都已收到大军即将归来的通告。
一时间,都城沸腾。这是吴国立国以来首次远征胜利,凯旋之日,举国欢庆!
丞相府内,周瑜匆匆赶来。与之前不同,此刻的丞相府焕发着前所未有的振奋气象。
周瑜站在往日冷清的丞相府门外,此刻却被蜂拥而至的官员们堵得寸步难行。
大人,是否要通报诸葛丞相?这样挤进去不知要等到何时。随从低声提议。
昔日空旷的丞相府前院此刻挤满了各级官吏,连鲁肃那样的重臣来了恐怕也难以通行。
这些见风使舵的家伙,听说陛下即将回朝就慌了神。要我说,公瑾你亮出身份,谁敢拦堂堂监察院主官?粗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周瑜转身,看见身着官服的张昭正大步走来。作为政法司主官,张昭的权责范围比他更广——守法百姓或许不知监察院,但吴国境内无人不识这位政法重臣。
子布今日怎有空闲?政法司不忙么?周瑜拱手问道。
张昭示意随从退下,与周瑜并肩而立,望着人潮涌动的丞相府。陛下明日回銮,这些地方官自然要来与孔明治商要事,免得办事不力掉了脑袋。
周瑜颔首,他此行也正是为此事而来。
听说你和孔明在查办几个不长眼的?张昭突然问道。
不过几个跳梁小丑,待陛下回朝自会收拾。周瑜淡然回应。
张昭突然朗声高喊:监察院主官周瑜,求见诸葛丞相!这位司法重臣中气十足,丝毫不似寻常文官那般文弱。他们这些随先主创业的老臣,个个都有一副好身板。
百官皆回首望府门,眼中尽是惊色。
官场沉浮这些年,若连三院主事都不认得,真该解绶归田了!
府门外站着的,可不正是那位铁面御史?
更令人心惊的是他身旁那位——两大重臣联袂而至,众人竟久久未察!
不知是谁先反应过来,朝着门外深深拜倒。
下官拜见张大人,周大人!
众官顿时会意,齐刷刷转身行礼。
周瑜朗声笑道:诸位同僚何须多礼?说话间不着痕迹地瞥了张昭一眼,心中暗恼这老友竟拿自己作筏子。
听得周瑜此言,众官才暗暗松了口气。若这位大人真要计较起来,在场诸位都难逃干系。
此刻丞相书房内,诸葛亮正被各路官员搅得心烦意乱。这些平日摆出清高姿态的官员们,听闻陛下即将还朝,竟把相府门槛都要踏破了。
还不快请两位大人进来?诸葛亮指着门外对仆役道,若让陛下知道两位大人在门外久候,还以为本相在摆什么官威。
不多时,周瑜、张昭联袂入内。见诸葛亮案牍劳形,二人相视一笑。
笑什么?诸葛亮搁下朱笔,莫非二位闲来无事?此番陛下凯旋,本相决议举国同庆!
他在卷宗上批阅数行,详述庆典方略。因两位重臣到访,其余官员已被劝退——丞相与两院主事商议要务,谁敢留下碍眼?
周瑜抢在张昭前头开口道......
译文参考如下:
周瑜轻敲案几笑道:陛下此次凯旋,举国欢庆乃理所应当。由孔明兄操持庆典,我等自然放心。
诸葛亮斜睨他一眼:周检察长有空操心这个,不如看好萨科朗斯那帮人。若陛下回銮时出了纰漏,你这顶乌纱怕是要保不住。
区区几条咸鱼,还能在金陵翻起浪花?周瑜叩着腰间佩剑朗声大笑,检察院十二组人马三班轮值,除非他们插翅——
话未说完就被竹简翻动声打断。诸葛亮垂眸批阅文书,不再搭话。
一直沉默的张昭突然开口:丞相,政法院是否需要筹备接驾事宜?
笔锋在宣纸上微微一顿。诸葛亮抬眼打量这位素来寡言的司法大臣——政法院平素与庆典从无瓜葛,今日突然造访倒是蹊跷。
维持日常运转即可。他蘸了蘸墨汁继续书写,青龙军团主力必留驻边境,随驾禁军至多十万。司法系统不宜调动,以免地方生乱。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八字方略与吴国锐意进取的国策看似相悖,却是当下最稳妥的选择。御书房暗格里那道密旨浮现脑海——关于罗纳帝国的情报,连周瑜都未告知。
张昭揖手告退时,暮色已染红窗棂。两位重臣在丞相府密谈整日的消息不胫而走,但檀香袅袅的厅堂里究竟谋划何事,唯有摇曳的烛影知晓。
清晨,阳光刚照亮城门,诸葛亮已率文武百官在城门前等候。
他身后跟着三院主管、万花楼的诸葛瑾,以及昨日刚抵京的朱雀军团水军统帅蒋钦。蒋钦正与甘宁低声交谈,虽听不清内容,却见两人神情热络。
若非场合庄重,诸葛亮险些按捺不住怒意。这两兄弟素来形影不离,陛下好不容易将二人分开——蒋钦驻守西进港,甘宁坐镇玄武军团驻防扬州水域。谁知一见面,又是这般亲近模样,就差勾肩搭背了。
“蒋钦,西进港看来养人!”甘宁拍了拍胸口,故作感慨,“老子倒想去瞧瞧,可玄武军团离不得人。哪像你这般自在?啧,哥哥我羡慕得很!”
他丝毫未察觉蒋钦逐渐阴沉的脸色,抑或瞧见了却浑不在意。
蒋钦牙关紧咬,恨不得一枪捅了这聒噪之徒。若非今日是陛下凯旋的大日子,他定要拖甘宁去演武场,叫这厮明白多嘴的下场。
——不就是嘲讽自己官职低他一头?蒋钦恨得牙痒,正欲反唇相讥,忽闻马蹄声由远及近。
“陛下到了?”
只见一骑飞驰而来,甲士滚鞍下马,跪禀诸葛亮:“丞相,陛下距此仅一炷香路程!”
文武百官闻言肃然。蒋钦与甘宁也敛了嬉闹之色。诸葛亮连道三声“好”,先锋官方起身归队。
众人静候片刻,地面忽然传来隆隆震响。
“**!”有人惊呼,“这动静……莫非陛下让子龙带了十万铁甲重骑回来?”
甘宁喉头滚动,不自觉地咽了口唾沫。
银甲璨然的赵子龙策马而来,身后铁骑如潮水般铺展开去——
十万重骑的威势!
赵云此行仅率八万精骑。
是的,只有八万。
余下三十二万大军仍驻守膘河流域。徐晃与张辽坐镇彼处,这般兵力足以震慑周边零散部落。
玉狮子踏尘上前,赵云翻身下马,朝诸葛亮抱拳道:“丞相无恙否?陛下正在后军战车中,无须挂怀。”
诸葛亮用力点头,攥住赵云的手:“子龙将军辛苦!”
赵云含笑摆手。此时孙澎自战车缓步而下,一身轻甲映着日光。诸葛亮眼眶骤然泛红,双膝跪落城门之外。
丞相既跪,众官岂敢怠慢?
霎时间,数百官吏连同城头守军,凡在场者尽皆伏地。
“臣诸葛亮,恭迎陛下凯旋!”
“臣张昭,恭迎陛下凯旋!”
“臣周瑜,恭迎陛下凯旋!”
……
“末将甘宁,恭迎陛下凯旋!”
“末将蒋钦,恭迎陛下凯旋!”
……
望着黑压压跪倒的文武,孙澎胸中热流翻涌。
他朗声笑道:“好!众卿平身!”
“谢陛下!”
诸葛亮率先起身,孙澎已至面前,双手托住他臂膀:“朕离京这些时日,多亏丞相操持都城。”
诸葛亮闻言又要下拜,却被孙澎牢牢扶住。
“免礼罢。”孙澎摇头,“朕非刻板之人。这段日子你殚精竭虑,朕皆知晓。如今既归,诸位都可安心了!”
他轻拍诸葛亮手背,长叹一声。
公元1115年
江东金陵城内
诸葛孔明微微颔首,胸中激荡着澎湃豪情。得遇如此明主,实乃苍生之福!
另一边,吴主孙澎环视殿中文武,眉宇间尽是欣慰之色。
诸卿还愣着作甚?速速随朕入城!今日凯旋归来,特赦金陵城取消宵禁,与民同乐!孙澎振袖高呼。
臣等遵旨!
群臣齐声应和,躬身行礼。
旌旗招展间,天子仪仗浩浩荡荡入城。孙澎回宫沐浴更衣,众臣亦各自归府整顿。两个时辰后,百官将齐聚皇宫面圣。
与此同时,赵子龙正率领八万铁骑向城外大营疾驰而去。
......
吴主班师的消息很快传遍金陵。城中某处酒楼上,几个异域来客正低声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