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莫里茨的寒意似乎随着苏晚一起回到了巴黎。那座奢华城堡里的晚宴,以及随后在迈巴赫车内发生的惩罚性插曲,像一道无形的烙印,刻在了她的肌肤和记忆里。但她没有让自己沉溺于屈辱或愤怒中太久。对她而言,情绪是奢侈品,尤其是在魏友泉这样的对手面前,更是需要严密管控的资源。
回到“图谱艺术”总部,她将自己投入了更加繁重的工作。与宏基集团的补充协议按照魏友泉的“安排”,由李铮“陪同”签署了。过程顺利得近乎诡异,宏基的王副总一改之前的咄咄逼人,甚至对苏晚提出的几个细节调整都表现出了罕见的宽容。苏晚心知肚明,这并非自己谈判技巧的胜利,而是魏友泉那只无形的手在背后施加了压力。他既用惩罚提醒她“本分”,又用这种“帮助”彰显他的掌控力,这是一种典型的魏氏风格——打一巴掌,再给一颗裹着糖衣的药丸。
她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甚至在签署完毕后,还对李铮露出了一个公式化的微笑:“辛苦李助理了,替我谢谢魏先生。”
李铮依旧是那副万年不变的扑克脸,微微躬身:“苏总客气,这是我分内的事。”但他离开时,眼神中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解读的意味,像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或者只是她的错觉。
苏晚甩开这些杂念,将精力集中在新项目的推进上。“无形之墙”艺术综合体的设计深化会议紧锣密鼓地展开。她与合作的建筑设计师团队就空间流线、材料选择和光影效果进行了无数次激烈的讨论。苏晚展现出了惊人的执着和细节把控能力,她不再仅仅是从艺术家的感性角度出发,而是开始深入理解结构、功能和人流动线这些冰冷的建筑逻辑。
“苏总,这里如果按照您的想法,采用全镜面天花板,成本会飙升,而且后期的维护和清洁将是噩梦。”项目预算总监面露难色。
“我知道成本,”苏晚指着全息投影上的模型,语气坚定,“但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当人们走入这个空间,抬头看到的不是封闭的顶,而是自身和周围环境被无限反射、扭曲的影像,这正是‘无形之墙’主题的体现。成本可以想办法从其他非核心区域压缩,但核心艺术体验不能打折扣。”
她学会了在商业框架内,为自己的艺术理念争取最大空间。这种据理力争,与在魏友泉面前的隐忍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成了她宣泄内心压力、确认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同时,她也没有放松对卢卡·科斯塔动向的警惕。她通过林薇和一些隐秘的渠道,零星地收集着信息。卢卡确实已经稳固了科斯塔家族内部的权力,并且似乎将生意的触角伸向了东欧的能源和传媒领域,动作频繁而低调。李铮偶尔传来的“提醒”,也印证了这一点。卢卡像一条潜伏在深海里的鲨鱼,暂时没有露出獠牙,但阴影始终存在。
这天下午,苏晚正在审阅艺术基金下一季度的投资标的清单,林薇敲门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的神色。
“晚晚,有个机会。”林薇将一份精美的邀请函放在她桌上,“下个月初,纽约,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夜场拍卖。这次有几件非常重要的作品上拍,包括一幅巴斯奎特的中期代表作,还有一件贾科梅蒂的雕塑。更重要的是,这场拍卖会聚集了全球最顶级的藏家和机构代表,是拓展人脉和展示实力的绝佳舞台。”
苏晚拿起邀请函,烫金的字体在指尖留下微凉的触感。纽约,全球艺术市场的中心。这确实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
“我们目前的资金流,竞拍顶级作品有压力。”苏晚冷静地分析。虽然A轮融资成功,但资金主要投入于公司运营和“无形之墙”项目,能动用的收藏资金有限。
“不一定非要竞拍到,”林薇眼中闪着精明的光,“参与本身就是一种姿态。我们可以锁定一两件潜力巨大、但价格尚未到天花板的年轻艺术家作品,重点是在那个场合露面,让所有人看到‘图谱艺术’和你的存在。而且……”她顿了顿,压低声音,“我收到风声,魏先生似乎对那幅巴斯奎特也有兴趣。”
苏晚的心猛地一跳。魏友泉对艺术品的收藏,往往带有强烈的投资和战略目的。他看中的东西,很少失手。
这是一个微妙的信号,也是一个潜在的……机会?如果她出现在拍卖会,甚至与魏友泉竞拍同一件作品,哪怕只是象征性地举几次牌,会引发怎样的化学反应?是再次触怒他,还是……会引起他另一种层面的兴趣?
风险与机遇并存。苏晚沉吟片刻,做出了决定:“好,我们去。你帮我安排行程和相关的预热活动。”
“明白。”林薇笑道,“放心,我会让你成为当晚的焦点之一,但会是恰到好处的那种。”
就在苏晚为纽约之行做准备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打破了暂时的平静。
来访者是陈哲。他看起来清瘦了些,但眼神比离婚时平和了许多。他是借着来巴黎参加一个学术会议的机会,顺道来看看念安。
苏晚犹豫了一下,还是安排在了公司附近一间安静的咖啡馆见面。她不想让陈哲看到她现在居住的、带着明显魏友泉印记的公寓。
再见前夫,苏晚心情复杂。他们之间有过真挚的感情,也有过无法弥合的裂痕。但时间似乎冲淡了许多东西。
“你看起来……很好。”陈哲打量着她,语气带着真诚的感慨,“比过去更有气势了。”
苏晚笑了笑,搅拌着杯中的咖啡:“忙而已。你呢?会议顺利吗?”
“还好。”陈哲点点头,沉默了片刻,才切入正题,“我见到念安了,他长高了好多,很聪明。谢谢你把他照顾得这么好。”
“他是我的儿子。”苏晚轻声说。
“我知道。”陈哲叹了口气,“晚晚,我知道我现在没资格说什么。但作为念安的……曾经的家人,我还是想提醒你一句。魏友泉那个圈子,水太深了。你现在看似风光,但每一步都可能如履薄冰。我听说……他最近在欧洲的生意,牵扯到一些很复杂的人和事。”
苏晚的心提了起来。陈哲虽然离开了她的生活圈,但他毕竟在学术圈有一定的人脉,或许听到了一些风声。
“你指的是什么?”她故作平静地问。
“具体我不清楚,只是隐约听到一些传言,关于意大利的某些家族……和魏先生似乎有交集。”陈哲的语气带着担忧,“晚晚,我知道你有你的追求和不得已。但无论如何,保护好自己,还有念安。”
陈哲的提醒是善意的,但也像一根针,刺中了苏晚内心最深的隐忧。卢卡·科斯塔的阴影,从未真正散去。
“谢谢,我会的。”苏晚真诚地道谢。
送走陈哲后,苏晚独自在咖啡馆坐了很久。陈哲的出现,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她这些年的巨大变化,也提醒着她所处的环境是何等险恶。她不仅要在商业上开拓,还要时刻警惕来自暗处的威胁。
纽约拍卖会,因此显得更加重要。她需要在那里,不仅仅是展示“图谱艺术”的实力,更要巧妙地利用与魏友泉之间微妙的关系,为自己增加筹码,无论是商业上的,还是……安全上的。
她拿出手机,给李铮发了一条信息,语气恭敬而疏离:“李助理,听闻魏先生下月初可能前往纽约。不知届时是否有幸,能请魏先生拨冗,听取一下‘图谱艺术’近期的工作汇报?”
信息发出后,她握紧了手机。这是一步险棋,主动邀约魏友泉,无异于将自己再次送到他的眼皮底下。但风险往往与收益成正比。她需要在他设定的游戏规则内,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道,甚至……反过来,利用规则。
魏友泉没有立刻回复。直到深夜,苏晚的手机才亮起,只有言简意赅的两个字,来自那个熟悉的号码:
“可以。”
苏晚看着屏幕,深吸了一口气。纽约,将是她下一个战场。而这一次,她必须更加谨慎,更加聪明。身体的记忆还在隐隐作痛,但她的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她不仅要赢得拍卖会上的亮相,更要在这盘复杂的棋局中,为自己和念安,赢得一丝喘息的空间和未来的主动权。暗流愈发汹涌,而她,必须成为更好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