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可知人间政务因何冗沉?始皇帝抬起头,珠串后的目光带着几分烦躁与无奈,声音里还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昨日陇西郡报蝗灾,要朕定赈灾粮数;今晨南郡呈水患,要朕批调民夫修堤;方才内侍又传赵佗密奏,说百越诸部近来异动频繁,请求增派甲士……”
他说着,伸手扫过案上堆叠的简牍,那些用皮绳捆扎的木片哗啦啦作响,有几卷甚至滚落到了地上。“可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个不需要朕亲自决定?郡守不敢专断,将军不敢擅调,朕若慢了一日,陇西的百姓可能就多饿一日,南郡的堤坝可能就多溃一处,百越那边说不定就生了乱子!”
李易闻言轻笑一声,声音不高,却恰好压过了简牍的响动。他广袖轻轻一拂,那些散落在地、堆在案上的简牍突然齐齐浮空而起,像是有无形的手在分拣一般,按照不同的地域、事务,分门别类归拢成整整齐齐的七叠,悬浮在始皇帝面前的空中 —— 陇西、南郡、百越、关中、巴蜀、燕赵、齐鲁,每一卷简牍都码得严丝合缝,连卷首的朱砂标记都朝着同一个方向。
始皇帝瞳孔骤缩,下意识地伸手想去触碰那些浮空的简牍,指尖却只穿过一片虚无的空气。连呼吸都不由得顿了顿。
“你可知,后世帝王日批奏牍不过一个时辰?” 李易的声音依旧从容,像是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
“真君此言差矣!”他语气带着几分不服,甚至还有点帝王的傲气,“朕统御的疆土,西至陇西,东至沧海,北抵阴山,南达桂林,方圆数万里,下辖三十六郡,百姓千万计!后世帝王若真如真君所说,日批奏牍仅一个时辰,那他们的疆土,怕是连朕的关中都不及,怎能与朕的大秦相比!”
在他看来,自己的政务繁多,根源在于大秦疆域辽阔、事务繁杂,这是后世那些 “小国寡君” 无法想象的。他甚至觉得,李易或许是见惯了修仙问道的清闲,不懂人间帝王的重担,才会说出这般轻巧的话。
李易听着,却只是摇了摇头,眼神里带着几分了然,语气依旧平淡,却字字清晰:“你呀,你眼界还窄。”
“你说什么?” 始皇帝猛地抬头带着几分愠怒。他自统一六国、称始皇帝以来,满朝文武无一人敢说他 “眼界窄”,即便是当年的吕不韦,也只敢以 “仲父” 之名劝诫,从未这般直白地否定他。
殿内的气氛骤然变得凝重,连殿外传来的内侍走动声都仿佛远了几分。始皇帝的手指已经扣住了剑鞘上的玉珏,指腹能感受到玉的冰凉,可他没有拔剑 —— 他知道李易的恐怖,拔剑毫无意义,反而落了帝王的气度。
“你看,又急!”
李易却像是没察觉到殿内的凝重,依旧从容地走上前,目光扫过那些悬浮的简牍,又看向始皇帝:“你觉得大秦疆域广阔,是因为你从未见过真正的‘大’。你眼中的天下,不过是这颗星球上的一小块土地;你口中的繁忙,不过是这一小块土地上的琐事。”
“星球?” 始皇帝皱起眉头,不解地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真君所言,是何意?” 他活了四十余岁,只知天圆地方,大地是被撑在龟背上的,日月星辰是绕着大地转的,从未听过 “星球” 之说。
李易没有直接解释,只是伸出手,掌心向上,对着始皇帝:“你若不信,我便带陛下亲眼看看。看完之后,你再评说,自己的眼界究竟窄不窄,大秦的疆域究竟广不广。”
始皇帝看着李易的掌心,又看了看那些依旧悬浮的简牍,心中既有着帝王的疑虑,又有着对未知的好奇。他一生都在征服未知 —— 征服六国,征服百越,征服匈奴,此刻李易口中的 “真正的大”,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他那颗永不满足的心。
他沉默了片刻,终于松开了扣着玉珏的手,站起身。玄色冕服的下摆扫过案下的简牍,发出轻微的声响。“好!朕便随真君一看!倒要看看,真君口中的‘大’,究竟是何模样!”
李易见他应允,眼中露出一丝笑意。他不再多言,伸手轻轻抓住始皇帝的手臂 —— 始皇帝只觉手臂被一股温和却不容挣脱的力量包裹,没有丝毫不适,反而有种莫名的安心。
下一秒,始皇帝只觉眼前光影骤变,耳边原本清晰的宫娥洒扫声、内侍传报声骤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空旷。他下意识地闭上眼,再睁开时,章台殿的青铜棂窗、案上的简牍、铜鹤灯,全都消失不见了。
始皇帝睁开眼时,最先感受到的是 “空”—— 脚下没有坚实的地面,身体轻飘飘的,像是被风吹起的羽毛,连平日里压在肩上的冕服都没了重量。他下意识地想稳住身形,却发现双脚根本无处借力,只能任由那股温和的力量托着,悬在半空中。
“你莫慌,不过是离了地面罢了。”李易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依旧从容。始皇帝转头,看到李易就站在自己身边,广袖在虚空中轻轻飘动,神色平静得像是在庭院中散步,而不是悬在这不知何处的地方。
始皇帝定了定神,终于敢看向四周 —— 眼前的景象,彻底颠覆了他四十余年来对 “天地” 的认知。
下方不再是咸阳宫的宫墙,也不是关中平原的农田,而是一片广阔到极致的大地,如同有人从极高的地方,将一幅巨大的活舆图缓缓展开。
那些他熟悉的山川河流,此刻都清晰地铺在眼前:渭水像一条银色的丝带,从西向东蜿蜒,穿过关中平原,最终汇入黄河;秦岭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横亘在大地中央,山脊上的绿意隐约可见;更远的地方,阴山的轮廓黑沉沉的,像是大地的脊梁,而南海的碧蓝,则在天际线处与天空连在一起。
就在他震惊得说不出话时,一道柔和却无比清晰的金色光边,突然在大地上亮起 —— 北至阴山的最北麓,南抵桂林郡的最南端,西尽陇西郡的祁连山,东临东海的琅琊台,整个他已知的、被征服或被视作囊中之物的秦帝国疆域,全都被这圈金光精准地勾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