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事了,风云暂歇。
段逸尘以雷霆手段整顿朝纲,清洗叛党,在皇血初醒的威望与萧云、石老大等人余威的震慑下,迅速稳住了局势。新君登基大典定于一月之后,届时将是南疆诸部乃至周边势力瞩目的焦点。
连日来的奔波与激战,让众人都感到了一丝深入骨髓的疲惫。
段逸尘将皇城内最为幽静雅致的“听涛别苑”拨予柳轻风一行人居住调养,更是将宫内珍藏的疗伤圣药、固本培元的灵材如流水般送来。
别苑内,古木参天,奇石罗列,一弯活水引自苍山雪融,潺潺流过廊下,叮咚作响,确是一处洗尽征尘、安心静养的佳所。
柳轻风坐于临水的轩窗之前,双目微阖,似在假寐。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他清俊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与慕容垂最终一战,虽凭借双镜合一之威强行净化了其扭曲的溯源之力,但其中凶险,唯有他自己深知。
那源自灵魂层面的冲击与角力,远比肉身之伤更难愈合。此刻,他正以内视之法,引导着体内“溯影”与“镇源”碎片缓缓共鸣,调和着灵台中最后一丝因力量碰撞而产生的滞涩感。
萧云则在院中缓缓演练着一套拳法,动作圆融舒展,不见丝毫烟火气,正是无相功的筑基法门。
他并未动用内力,只是借此梳理着连日来激荡的气血,感受着体内那愈发精纯圆融的无相真意。与顶尖高手的一次次生死搏杀,于他而言,亦是武道之路上最好的砥砺。
苏青璇细心照料着依旧虚弱的凌妙音,以金针渡穴,辅以汤药,助她修复受损的经脉。
凤清羽的涅盘真火恢复得最快,赤金色的流光在指尖跳跃不定,气息已重回巅峰。石老大最为闲适,每日里不是拉着阿木品尝大理皇宫的珍藏美酒,便是倒头大睡,用他的话说,“骨头缝里的杀伐气,得靠酒和觉才能泡干净”。
这日午后,别苑内一派安宁。
忽闻天际传来一声清越悠长的鸣叫,似鹤非鹤,似鸾非鸾。一道青光破云而下,速度极快,在别苑上空盘旋一圈后,竟收敛双翼,如同一片轻盈的羽毛,精准地落在了柳轻风身前的窗棂之上。
那是一只通体青翠欲滴、神骏非凡的异鸟,体型较鹰隼稍小,尾羽修长,眼中灵光湛然,顾盼之间竟带着几分人性化的审视。
它歪头看了看静坐的柳轻风,随即抬起一足,其上系着一枚小巧的、以某种紫色灵竹雕刻而成的信筒。
众人皆被惊动,围拢过来。
“这是……‘青灵隼’?” 苏青璇见识广博,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与惊讶,“传说此鸟生于海外灵秀之地,能通人意,日飞万里不歇,极难驯养。
是何人竟以此鸟传书?”
柳轻风缓缓睁开双眼,那双墨绿色的溯源之眼落在青灵隼身上,异鸟似乎感受到了某种无形的压力,微微瑟缩了一下,但并未飞走,反而将系着信筒的脚向前伸了伸。
柳轻风伸手取下信筒,触手温润,那紫竹竟隐隐有灵气流转。他打开信筒,取出一张薄如蝉翼、却韧性十足的白色绢帛。
绢帛之上,以清秀灵动的笔迹书写着数行小字,墨色中竟也蕴含着淡淡的灵气:
“镜天道友钧鉴:
闻君承遗泽于南疆,复明眸于潭畔,双镜归真,威震大理,不胜欣羡。
然宗门旧事,迷雾重重;归墟之秘,牵涉甚广。慕容之劫,非止于此,海外波澜将起,星槎欲航。
妾身不才,忝居‘蓬莱’,偶得先代遗札,或与贵宗渊源颇深。今特遣青鸟传书,诚邀道友东海一晤,共参玄机,以应未来之变。
静候仙驾。
—— 蓬莱 云梦瑶 谨启”
信的内容不长,却字字千钧!
“蓬莱……星槎……先代遗札?” 萧云眉头微蹙,看向柳轻风,“轻风,这……”
柳轻风指尖轻轻拂过绢帛上的字迹,溯源之眼中光华流转,似乎在捕捉着其上残留的、属于书写者的气息与意念。片刻后,他沉声道:“笔迹灵韵内蕴,非邪非恶。
信中提及‘宗门旧事’、‘先代遗札’,且能如此迅速知晓南疆之事,甚至点出‘双镜归真’……这蓬莱云梦瑶,绝非寻常之人,其所言,恐怕有几分可信。”
石老大摸着下巴,粗声道:“海外蓬莱?老子年轻时倒是听一些老水手提起过,说是东海之外有仙山,缥缈难寻,没想到还真有传人?
慕容垂那老小子刚趴下,这就又来一个?还知道得这么清楚?”
苏青璇沉吟道:“若其所言非虚,镜天宗覆灭之谜,或许在海外真能找到更多线索。而且,‘星槎’……似乎与星辰之钥亦有关联。”
凤清羽与凌妙音也面露凝重之色,慕容垂带来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新的波澜已从海外涌来。
那青灵隼见信已送到,清鸣一声,振翅而起,在空中盘旋三周,似在致意,随即化作一道青光,瞬息间消失于天际云层之中。
柳轻风握着那方绢帛,目光再次投向东方,仿佛要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传说中的海外仙山——蓬莱。
大理的尘埃已然落定,但命运的丝线,却将他与更广阔的天地、更古老的秘密紧密相连。
“东海,蓬莱……” 他低声轻语,眼中闪过一丝决意。
新的旅程,即将启航。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