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 1364年)正月,应天府内处处张灯结彩,大红的灯笼高悬在大街小巷,寒冷的天气并没有降低人们喜悦的人情,喜庆的氛围弥漫在整座城池。

应天府的宫殿前,宽阔的广场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地面铺就的石板泛着冷硬的光。

李善长、徐达等一众文臣武将身着崭新的朝服,神色庄重地齐聚在此,他们目光热切地望向宫殿台阶之上,那里即将见证一个改变天下格局的时刻。

朱元璋在众人的期盼中,稳步迈出宫殿。他身姿挺拔,虽穿着的不是那象征帝王的冕服,可一身王袍加身,愈发衬出他的威严气势。他面庞坚毅,深邃的双眸仿若能洞悉世间一切,每一步都沉稳有力,带着与生俱来的自信。

李善长作为文臣之首,率先跨出一步,双手高高捧着用锦缎包裹的王印,其上“吴王之印”四字熠熠生辉。他恭敬地跪在朱元璋面前,声音饱含着激动与尊崇,大声说道:“主公,历经多年南征北战,您带领我等屡建奇功,如今势力日盛,实乃天命所归。臣等恳请主公即吴王位,以安天下民心,引领我等开创千秋霸业!”

紧接着,徐达等武将也整齐跪地,铠甲碰撞发出清脆声响,他们齐声高呼:“恳请主公即吴王位!”此起彼伏的呼声,仿若滚滚浪潮,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

朱元璋面上先是闪过一丝谦逊,目光缓缓扫过跪地的众人,开口推辞道:“诸位兄弟的心意,咱明白。可如今大业未竟,天下尚未太平,咱岂敢妄自尊大,称王之举,还需从长计议。”

然而,群臣怎会轻易放弃。李善长再度叩首,言辞恳切地说:“主公,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百姓渴望明主。您心怀苍生,广施仁义,又屡战屡胜,已得民心。此时称王,正是顺应天时、民心所向,万望主公应允!”

众人纷纷附和,呼声愈发高涨。朱元璋见此情形,微微点头,做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说道:“既然诸位如此坚持,咱若再推辞,反倒显得不识大体。那咱就恭敬不如从命!”

此言一出,广场上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朱元璋上前,从李善长手中接过王印,高高举起。阳光洒下,王印反射出耀眼光芒,恰似一颗新星在应天府上空升起。

随后,朱元璋转身面向众人,声音洪亮地宣布:“今日,咱承蒙诸位兄弟抬爱,即吴王位。自此刻起,定当不负众望,带领大家扫平四海,结束乱世,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太平日子!”

话音刚落,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朱元璋接着宣布任命:“今日封李善长为右相国,总理百官政务;徐达为左相国,统领军事要务;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辅佐左右,刘基为太史令。”被点到名的众人依次上前谢恩,脸上满是荣耀与自豪。

朱元璋目光坚毅,又看向身边年仅十岁的长子朱标,宣布道:“立咱的儿子朱标为吴王世子,此乃西吴未来之希望!”朱标虽年纪尚小,可面对这般庄重场合,毫不怯场,恭恭敬敬地向父亲行礼。

为与张士诚在隆平府(今江苏省苏州市)建立的同名政权相区别,故称西吴。张士诚称为东吴。

尽管朱元璋已自立为王,可行事依旧谨慎。他依旧奉小明王韩林儿为帝,对外发布命令时,用的是“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表面上仍以小明王臣属的身份自居。

随后众人步至吴王宫内议事殿,朱元璋端坐上首,阶下依次坐着徐达、汤和、李善长、常遇春、刘基。

此时陈友谅已在去年鄱阳湖大战中殒命,仅剩其子陈理困守武昌,气数将尽,不足为患。眼下朱元璋的劲敌,便是占据平江(今江苏苏州)的张士诚、浙东沿海的方国珍,以及腐败的元朝朝廷。

众人经过一下午的时间,商讨罢了下一步行动计划。

之后朱元璋转向刘基道:“伯温,咱想让世子朱标代我回凤阳老家祭祖,到时你也一同去,顺便帮我看看父母陵墓的风水,带上老二一起。”

刘基领命:“臣遵旨。”

说起老二朱槿,朱元璋又问:“对了,老二那兔崽子呢?最近咋没听他闹出什么动静?”

刘基兼任朱元璋儿子们的老师,立刻回禀道:“启禀吴王,二公子从去年起便不再去大本堂念书。近日天寒,他一直躲在屋里,不知在钻研什么,已好几日没出门了。”

提及二儿子朱槿,朱元璋颇为头疼——这孩子太极功法了得,年仅九岁便能轻松击败府上护卫;读书过目成诵,宋濂和刘基都称他有大才。却因总在大本堂睡觉,宋濂怕他带坏朱标,两年前就特准其免课。

朱元璋也好奇朱槿究竟在忙什么,恰逢饭点,便招呼众人往后院用膳,顺路瞧瞧这“兔崽子”的动向。

吴王府后院,朱槿的屋内弥漫着淡淡的炭火气。铜制煤炉稳稳立在青砖地上,烟囱穿墙而出,在寒风中轻轻晃动。朱槿刚将最后一块蜂窝煤嵌入炉膛,忽觉鼻尖发痒,“阿嚏——”冷得缩了缩脖子,忍不住嘀咕:“这鬼天气,没暖气没空调,穿越是真遭罪啊。”

他往炉子里添了块蜂窝煤,橙红的火苗登时窜起,将陶制炉壁烘得发亮。

暖意渐渐漫开,朱槿惬意地往松木床上一躺,从贴身玉佩的“空间库房”里摸出本《明朝那些事儿》。

正看得入神,木门“吱呀”一声被撞开,刺骨冷风卷着雪花灌进来。朱槿手忙脚乱把书塞进玉佩,抬头只见朱元璋带着徐达、刘基等人跨步而入,身后侍卫还抱着几坛黄酒。

“小兔崽子,你大哥每天那么用功读书,你倒好,躲在房间里面享清福?”朱元璋笑着骂道,然而很快他目光忽然被煤炉吸引,“这铁疙瘩是啥?咋比咱宫里的火盆还暖和?”他大步凑近,铜盆似的手掌往炉壁上一贴,又迅速缩回——炉身烫得惊人。

朱槿忙起身行礼:“爹,这是孩儿近日新研制的煤炉,里头烧的是蜂窝煤,也是孩儿最近刚刚制作出来的。您瞧这炉身分三层,底下漏灰,中间通风,顶上聚热,一块煤能烧整整一日呢。”说着掀开炉盖,露出整齐排列的十二孔煤块,“您闻闻,没烟没味,比木炭还干净。”

刘基捻着胡须上前,袖中罗盘突然轻转:“此炉结构暗含五行,烟囱通于乾位,炉火旺于离宫,妙哉。二公子竟能以砖石为骨,引火气循环,当真是巧思。”

朱槿听闻刘基的话,心中暗骂:“这个刘伯温,真是什么都能扯到五行之上,不懂什么叫科学么!”

朱元璋蹲下身,用佩刀拨弄炉灰,见落下的竟全是白灰,不禁挑眉:“往常烧炭总落黑灰,你这煤块怎的如此干净?”

“回父王,这蜂窝煤是用煤粉拌了黏土和石灰,压得瓷实,燃烧彻底。”朱槿从身边案头拿起模具——不过是块刻了孔的硬木,“您看,这般一压一磕,就成了。孩儿试过,同样分量的煤,蜂窝煤能多烧三成时辰。”

汤和凑过来,用脚尖踢了踢炉脚的小铜轮:“这铁轮子做甚?”

“方便挪动呀!”朱槿演示着推动煤炉,铜轮在青砖上滚出轻响,“天冷挪到床边,天热推去廊下,比搬火盆省力多了。”

朱元璋忽然盯着烟囱皱眉:“烟都跑外头去了,屋里能暖和?”

“父王您摸这墙。”朱槿伸手贴上炉旁的青砖,“炉子烧热了墙,热气能存半日呢。”众人依言一试,果然砖面微温,寒意尽消。

“好小子,真有你的!”朱元璋哈哈大笑,拍着朱槿肩膀差点把他拍趴,“有这种好东西,怎么不给咱的屋里弄一个。”

朱槿尴尬的笑了笑,“娘亲,大哥,三弟屋里我都装完了,我寻思您用不着,就没给您房里装。”

朱槿话音刚落,朱元璋身后便爆发出一阵哄笑。

常遇春跨步上前,铁塔般的身躯将朱槿搂得险些喘不过气,粗粝的手掌拍着他后背直响:“好小子!你常叔府上那几间冰窖似的屋子,可就等着这铁炉子救命了!”汤和跟着凑趣,酒葫芦在腰间晃得叮当作响:“给我家也来俩!我家那小崽子总说手冻得握不住笔,这下便能天天在屋里写大字了。”

众人挤在暖烘烘的屋子里,眼神纷纷落在煤炉上,活像饿汉盯着热包子。徐达虽没开口,却直勾勾盯着炉底的铜轮,显然在琢磨着如何改良后装到战车上。

朱槿被看得有些发慌,忙抬手示意:“各位叔叔莫急!我早让府上的老匠头带了徒弟,专门学这制炉和压煤的手艺。只是这蜂窝煤得一层一层压,烟囱也得陶窑慢慢烧,眼下天冷,每日做出的煤炉实在有限。”

其实朱槿并没有说:“其实常府上,常姐姐还有蓝婶婶的房间都已经让府上工匠安装好了煤炉。他可不想招来仇恨,毕竟那是自己大嫂。。”

李善长跨前半步,朝朱元璋长揖及地:“启禀吴王,二公子此等神器,若仅靠府上工匠私造,终是杯水车薪。依臣之见,可仿‘军器局’例,设‘惠民炉作局’,专司煤炉与蜂窝煤的督造、分发售卖。”

朱元璋大手一挥:“行了!既然府上工匠都已学会制法,便别在槿儿屋里扎堆了。先去膳堂用饭,吃完再议工坊章程。槿儿此举,堪比火神爷啊。”话音未落,众人已跟着他转身离去。

朱槿望着这群来去如风的身影,无奈撇嘴:“合着来我这儿蹭暖炉,耽误小爷看小说——不对,是《孟子》!”

朱槿忽然想起今日正是老爹称吴王的日子。原本打算等春节过后,找个由头提煤炉推广的事儿,谁知一场喷嚏、半块蜂窝煤,竟把计划全打乱了。

要说朱槿这般积极,倒也不全是心系苍生。那日在玉佩空间的库房里翻出本《天工开物?五金卷》,里头竟画着改良煤炉的图示,炉体分膛、烟囱导烟,与现代蜂窝煤炉结构惊人相似。

恰逢应天府连着三场暴雪,他心疼母亲屋里的炭盆熏人,便试着做了个缩小版,又给大哥朱标、还有几个弟弟各送了一台。

常府的那几台也是常婉静那丫头看见后死皮赖脸求着自己给他们的。

至于“惠民”二字,不过是顺水推舟。前世做社畜时,朱槿连自己的房租都操心不过,哪敢奢谈“心怀天下”?

如今虽借了九岁孩童的壳子,骨子里还是那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俗人。

只要能让亲人免于寒冬之苦,顺带赚个“贤王”的名声,将来做个闲散富贵王爷,比什么都强。

之后朱槿摸出玉佩里的小说,封面《明朝那些事儿》几个字被磨得发亮。翻到“鄱阳湖之战”那页,忽然想起老爹方才拍他肩膀时说的“火神爷”,忍不住笑出声——管他是星宿还是火神,能在这小冰河期里守住一方暖炕,便是天大的造化了。

窗外雪又下大了,炭炉里的蜂窝煤烧得正旺,将窗纸上的冰花映成暖金色。朱槿往炉台上搁了块糍粑,看它慢慢烤得膨起,忽然觉得,这穿越后的日子,倒也不算太糟。至少,比前世加班到凌晨三点的冬夜,暖和多了。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