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光在高维世界以另一种难以捉摸的方式悄然流逝,当“仙秦”印玺在这片规则显化的浩瀚之海中逐渐稳固了自身的存在,内部秩序井然,外部也通过胡亥的“混沌手办”和徐福初步的“旅游探路”积累了些许名声之后,一个关乎仙秦未来命运走向的重大时刻,在印玺最核心的规则本源之地,悄然而至。
这里,是“仙秦”意志的源头,是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法则光辉最璀璨之处。嬴政的意志化身——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凝实、却也更加超然、仿佛与周围规则融为一体的虚影——静静地悬浮着。他的面前,是神情恭谨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悲戚与坚毅的公子扶苏。
“扶苏。”
嬴政的声音响起,不再带有往日那种冰冷的、令人窒息的威压,而是变得平和、深邃,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的自然规律。
“仙秦已立于此界,根基初定。朕之意志,已与此玺深度融合,需专注于应对更高层面的规则博弈,以及……探索此界更深邃的奥秘。凡俗治理之权,朕,交予你了。”
扶苏身躯微微一震,尽管早有预感,但亲耳听到父皇说出此言,依旧心潮澎湃。他深深俯首:“父皇……儿臣惶恐,恐有负重任。”
“抬起头来。”嬴政的意志虚影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扶苏的灵魂,“昔日,朕曾嫌你过于仁弱,不足以承大秦铁血之业。”
扶苏默然,这正是他心中一直的隐痛。
“然,此一时,彼一时。”嬴政的话锋一转,“仙秦至此,已非单纯依赖征伐便可横行。李斯之律,蒙恬之勇,胡亥之…奇技,皆不可少。然,欲在此万界林立、规则交织之地长久立足,需有包容之量,需有怀柔之策,需有以‘文’化‘武’之能。”
他的目光落在扶苏身上,带着一种审视,也带着一种最终的认可:
“你的仁德,可安内,可抚民心,可纳万界之异。朕今日方知,仁德,可治世,亦可……行走万界。”
“仁德,可治世,亦可行走万界!”
这句话,如同洪钟大吕,在扶苏心神中回荡,彻底驱散了他长久以来的自我怀疑。原来,他秉持的道,并非与仙秦格格不入,在这更加广阔的世界里,反而可能是一种独特的力量!
“儿臣……明白了!”扶苏再次深深拜下,这一次,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力量,“必不负父皇重托,必不负仙秦亿万子民之望!”
“善。”
嬴政的意志虚影微微颔首,随即,一道无比精纯、蕴含着仙秦本源法则与至高权限的光流,自虚影中分离,缓缓注入扶苏的灵体之中。那是代表仙秦最高管理权的传承,是调度印玺资源、统御内部万民、代表仙秦进行外交决策的无上权柄。
随着权限的转移,扶苏周身的气息开始发生玄妙的变化。他依旧温文尔雅,但眉宇间却多了一份统御文明的厚重与威严;他依旧仁德宽厚,但那仁德之中,却蕴含了不容置疑的规则力量。他的灵体在规则光辉的沐浴下,自然而然地凝聚出一袭象征着文明与秩序的帝袍,袍服之上,不再是单一的玄鸟或龙纹,而是融合了仙秦山河、律法条文乃至些许高维规则意象的复杂图案。
“即日起,你便是我仙秦之‘文德天帝’。”嬴政的意志做出了最后的宣告,声音开始变得缥缈,那虚影也逐渐淡化,仿佛要彻底回归于印玺的本源规则之中,“以文载道,以德服人,以天帝之尊,行文明之事。”
当嬴政的意志虚影最终完全消散,与印玺本源彻底融为一体,不再直接干预具体治理时,扶苏——不,是仙秦的“文德天帝”扶苏——缓缓直起身。
他感受着体内流淌的、与整个“仙秦”印玺紧密相连的磅礴力量与责任,目光扫过这片规则本源之地,仿佛能看到印玺内部井然有序的山河,看到刻苦训练的新军,看到伏案研究的李斯,看到捣鼓手办的胡亥,看到摩拳擦掌的徐福,也看到了那浩瀚无垠、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高维世界。
他深吸一口气,那口仿佛来自遥远故土、又融入了高维规则的气息,沉声开口,其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瞬间传遍了仙秦的每一个角落:
“朕,扶苏,承父皇始皇帝陛下之命,继仙秦大统,号‘文德’。”
“自即日起,当以文德治世,以仁心纳万界,使我仙秦文明,光耀诸天,万世永昌!”
印玺内部,亿兆子民心有所感,纷纷向着核心区域的方向躬身行礼。李斯、蒙恬等重臣亦神色肃穆,他们明白,仙秦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属于“文德天帝”扶苏的时代。而那位将仙秦带入高维、最终身合神器的始皇帝嬴政,他的意志,将作为仙秦最深的底蕴与最高的威慑,永恒存在。
仙秦的传承,在这一刻,平稳完成。带着仁德与秩序,这艘文明的方舟,将在新天帝的引领下,继续驶向未知的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