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稚那邪既惊愕又恼怒,这个消息让其属实很难接受。
奥尔巴赫的痛哭逐渐传遍全军。乌人无心攻城,纷纷归回本阵,各部落不断派人去中军探查消息。
奥尔巴赫麾下还有一万多骑军,这一万多要是撤了不打了,乌军战力会大减。这仗还如何打?
乌稚那邪挪动着僵硬的身躯,将奥尔巴赫扶起来,安抚道:“兄弟,如今瑶光摇摇欲坠,大伙儿再坚持坚持就打下来了,到时候,什么都有了,就算家毁了,本汗助你重建,我等拿下瑶光,把这些天杀的曌狗全屠了,再回去剿灭那股莫名其妙的曌军,你看如何?”
而奥尔巴赫已然失去了理智,再次双腿一软,跪了下去,“大汗啊大汗!我部亲眷全部陷于敌手,王庭全毁了,你让兄弟我如何还能打下去?求大汗放我归去,我要救回仅存的族人啊。。。。。。”
乌稚那邪听罢,一时语塞,想出言呵斥,但周围这么多贵族将领围着,都耷拉个脸,一副深有同感之意。乌稚那邪怎还好出言呵斥?
瑶光城摇摇欲坠?城上步卒是战力不足,无需担忧。但城下可是还有三万余骑兵啊,一时半会,怎能吃下?再者说,粮草几乎枯竭。如何是好?
乌稚那邪将马鞭向地下一扔,大喝一声:“撤兵!”
随即,乌军乌泱泱地撤离瑶光,于南五十里外安营休整。
乌军莫名其妙地撤退让公孙擎颇为惊奇,赶忙让公孙衍趁机派出斥候侦察。
待斥候回禀乌军真的撤军并开始扎营后。公孙擎长舒一口气。
夜晚,阿达玛的密使来到瑶光城,告知了公孙擎迫切希望知晓的事情。
乌军忽然撤军的原因正是东原大乱之固,东原败军称呼出现于草原之上的那位曌军将领为“鬼将”。传闻白天很难见到其人,夜晚,此人便化身厉鬼,带领诸多小鬼袭击各个部落,任何部落不能阻挡。
故此,军中大乱,东原部呼声最多,皆要回返家园拯救部落。还有一些靠近东部草原的中部部落族人,也起了回返草原之心。只有乌稚那邪、达达尔、柯穆厄几人坚持攻破瑶光城。两派贵族因此事已然开始发生争吵。
公孙擎听罢,心中狂喜!成了!文莺那臭小子居然成功了!非人力之事,竟真被他办成了!
但公孙擎表面上,还是装作十分淡然的样子,表示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而密使也在出言试探,希望知晓为何东原草原会忽然出现一支曌军?所谓的夜晚变成厉鬼又是为何?
公孙擎只是神秘一笑,回了四个字:“神明相助。”
密使见问不出什么便与公孙擎商议合作之事。双方约定好了诸多事项,密使又被暗中送走。
还未天明,乌军大营发生了骚乱,一股一万多的骑兵离开大营,向西疾驰而去。乌军大营中,炸了锅。
乌稚那邪衣物还未穿戴好,暴怒连连。
“混账东西!身为一方之王!如此不顾大局!不遵军令!”
随即,一小张羊皮纸被重重丢在地上。
上面正是奥尔巴赫用乌文写的请罪信,信中先是认罪,主要意思便是其不能不管东原族人,自己不得已违背大汗军令,待为族人报仇后,任凭大汗处置。
奥尔巴赫在没有经过大汗允许的情况下在天还未亮之时,忽然拔营而去。待中军大帐反应过来后,奥尔巴赫已然跑出三十多里地。
随后,不断有将领出来要求带人追回奥尔巴赫。
乌稚那邪更加烦躁,这些将领头人中,虽多为自己麾下直属部落首领,但怎知哪个是自愿,哪个是趁机跑路的?
再者说,一万多东原乌军,你怎么追?追上又能怎么办?奥尔巴赫既然写下这认罪信,就表明了其坚决之意。难道还要派大军火拼不成?强行带其回来?
奥尔巴赫这么一走,关内乌军可就剩下不到七万了。这还怎么打瑶光?
越想越窝火,倾国之力怎到今日落的如此局面?
乌稚那邪气血上涌,忽然眼前一黑,双腿一软,倒了下去。
大营一阵慌乱,众人赶忙扶起大汗,还好乌稚那邪很快便恢复意识,推开众人,自己站了起来,却脚下悬浮,仿佛被抽掉力气。
大汗如此,大军怎还有心攻城。一整日,营中皆骚动不安,各部落首领有安抚族人的,也有暗中凑在一起商量对策的。总之,乌营之中,混乱不堪。
又一轮太阳升起,再看乌军大营,更加散乱,乌稚那邪的亲信察觉到不少部落乌人偷偷摸摸的在收拾行囊,好似要随时跑路的样子。乌稚那邪头痛不已,如今局面,可以说骑虎难下。
瑶光城本来就快攻破了,连一名步卒校尉都被乌军斩了。荧惑军的突然出现再次充实了瑶光城的防御力量。
如今的瑶光,再次拥有四万以上的兵力,自己这不到七万的乌军还怎么打?要是野战自然不惧,可这该死的城墙。。。。。。
但就这么灰溜溜的撤兵,倾国之力,如何向满营首领交待?数千里运粮,如何向快被拖垮的草原族人交待?
看营中情况,一些部族也生起了归乡之心。如何是好?
越想越头痛,乌稚那邪捏着脑袋痛苦不堪。正想召集将领议事,忽然听见帐外好似传来一些嘈杂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