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东原草原。
文莺在五日内,先后突袭了八座小部落,皆是白天扮作乌人侦察位置,晚上夜袭。起初挑选精锐之时,文莺的第一个条件便是士卒不能患有夜盲症,一年中的伙食中,刘文达更是将最好的吃食优先供给文莺,就是为了此番夜袭之用。
而白天在路上碰见于荒原上的乌人时,丝毫不予理会。只是远远绕过。就算走个对面,双方其实也顶多用乌语打个招呼,整座草原大小部落数不胜数,也没有都认识的道理。
而曌军专等夜晚,所有乌人归营后,一举全歼。
这五日内,行动颇为顺利,斩杀两千三百乌人,未折一人。且没有留下任何活口,也未遇到有效抵抗。部族中青壮极少,马匹也不多,大部青壮被奥尔巴赫征调到前线,留下的皆是老弱妇孺。
就算如此,缴获的战马依然不够全军使用,仅有三百四十匹。大部战马也被调集前线。每次行动时,皆是步兵先冲,骑兵包围,杀掉逃跑的乌人。
第六日,阿图鲁发现了大量牲畜走过的脚印。于是,跟随而去,发现了一座中型部落,看上去还比较富裕。最少有两千部族。人口顶的上曌国一座小县城了。从远处便能看见附近处处是放牧的乌人,也出现了一些青壮,还能听到不少马匹的嘶鸣声。
当得知此事,文莺亲自前来查看,众人商议一番,决定拔掉这座中型部落。虽然己方人数不占优势,但夜袭普遍夜盲的乌人老弱,胜算还是很大的。拿下此部落。战马供给便全都解决了。
随后,文莺静等夜幕降临。到了夜晚,骑兵分两路,远远便缓慢向部落两侧的外围推进,步卒从正面推进。
这座部落群还在外围设置了许多木质围栏做防御之用,但这些围栏同时也阻碍了乌人的逃跑。故此,这也是文莺敢攻打两千多人部族的原因之一。
夜很深,很静。只能时不时听到部落中牲畜的叫声,乌人早已安睡。只在营门附近安排了几名值夜的乌人。
文莺将手伸入怀中,所有曌军跟着做起了相同动作。曌军从怀中掏出一物,带到了脸上,两条绳向后脑一系。每名曌军的脸上,出现一张狰狞恐怖的脸。
此物正是文莺在西疆时,特意叫匠人打制的恶鬼面具。面具呈青色与红色。面具是立体的,额上有角,突出的眼球,高耸的鹰钩鼻,森白的獠牙。看上去令人不寒而栗。
面具眼珠处、鼻底处、两排獠牙中间挖有孔洞,供曌军观察呼吸。
打造面具的原因,便是文莺认为曌军奇袭东原之事必然暴露,而且会很快。虽然己方皆是乌军打扮,几百的小部落也就罢了,遇见成千上万的族群时,这五百人撒进去后风险过大。夜袭的话视物又不便。
故此,这批面具一为隐藏曌人面目,二为增加其视觉威慑力,叫敌人未战先退,从而增强战力。在乱军中也好辨认袍泽。
还有一个原因,文莺不知是否能行的通。那便是乌人比起曌人来讲,更为信奉鬼神,曌军伪装成恶鬼,也许会让乌人胆寒畏惧。就算己方陷入乌人的重重包围中,兴许乌人在忌惮鬼神之下,战力会大减,甚至不敢搏杀。
抱着这几个想法,文莺颇有新意的打造出了天曌史上第一支“恶鬼”兵团。
准备已罢,依然是阿图鲁的斥候兵打头阵,匍匐雪中,缓缓靠近营门。但此番没有之前那么顺利,尽管一再小心,乌人还是于雪中听到了动静,发现了曌军斥候。
阿图鲁所幸不再隐藏,夜晚视物困难,不能有效瞄准。仅凭直觉一连射出两箭,成功射倒一人。其余斥候接连射出,还是让一名值夜的乌人逃了。随即,营中开始出现乌人示警的号角声。
文莺急令全军出动,雪地被踩着吱嘎作响。
“哗哗哗”,衣物甲胄的摩擦声彻底打破了宁静,乌军大营开始有人惊呼起来,有人咒骂起来。但仅仅有个别乌人衣衫不整着跑出营帐,查看动静。
文莺用乌语道了句:“杀!”
两百步卒率先冲入营门,见人就杀,两百骑兵分别突入东西两个营门,另外那近百骑,散开警戒那些可能奔跑出营的乌人。
一群戴着面具的“恶鬼”四处挥舞着弯刀。刘金刚杀入一帐中,一青壮乌人正在穿衣,见一高大粗壮的“赤鬼”闯入,口中还冒着白气。连同褥子上的女眷皆惊叫一声,脸上满是惊恐,随即被捅了个透心凉。
在月色与星点火光的影响下,这些戴着恶鬼面具的曌军显得更为神秘与恐怖。多数乌人当场吓到难以动弹。甚至还有一些族中老人跪地便拜。曌军得以大杀四方,每名曌军的手中,皆沾满了数名幽人的血。
文莺的装神弄鬼起了效果。大多乌人只敢惊呼逃跑,不敢反抗。唯有极少数乌人拿起兵刃抵抗,但并未见效。
战斗进行了小半个时辰,外围不慎逃出三名乌人,骑马突围而去。文莺禁止追击,逃了就逃了吧,莫使自己麾下曌军追击迷了路。奇袭之事本身也掩盖不住,也好将鬼兵夜袭之事传播出去,打击东原乌人的民心士气。
经过清点,此战斩杀乌人两千三百余人,青壮也有两百多。己方只是有些士卒受些轻伤罢了,未折一人。
最后从营帐中、牛棚等处搜出三百人,其中还有两百多乌女。众将士皆眼巴巴地瞅着文莺。
魏冉对文莺轻言道:“阿莺,我军孤军深入已六日,将士们提着脑袋挨冻受累,是该放纵一番,鼓舞下士气了。”
文莺心中自然不愿,虽然将士们都戴着面具,但文莺能感受到面具后面,是一副副疲惫且满怀期待的脸。
文莺叹了口气,“也罢,兄长下去安排吧,做好值夜警戒便好。”
此言说罢,下面将士们一片欢呼。这便是战争,没有任何一方完全属于正义与邪恶。最遭殃的,永远是底层百姓。
这一晚,营内欢腾。文莺亲自于营门处值夜,摇头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