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疆,光州边界,拒马关。
如今,数月光景,拒马关已然修出一些关城的样子,工程紧急,故此仓促修建,人力、物力均跟不上,但也修出了十里长的土墙,设三门,高两丈,且每隔百步,便有一处土制望楼,可供士卒了望、休息、射箭。
说是关城,倒不如说是长城。
城墙的南北两方向,在原来两座军寨的基础上,造了两座军堡,军堡连接住了关墙,在关墙之内,以为屯兵、物资囤积之所。
但这还远没有彻底阻隔边界。光州与乌都斯的边界有三十多里长,其中铁锁湖占了二十里,这拒马关,距离彻底阻隔边界,便要修十几里。
而仓促修建的土墙,高度和坚固程度来说,远远不如那些大县城的城墙。防些弓矢还可,要是遇到投石车,必将会被砸地稀烂。
当然,乌人是没有这玩意的。但在未来,势必要不断加固,就如同东北的幽泽,出了叛徒,便拥有了投石车。西北的乌都斯,也不敢保证不会有此情况。
南林草原内乱平定,公孙擎修建此关,便是堤防柯穆厄趁胜南下,入侵西疆。故此,仓促修建,如今只修了十里,但这已经是极快的速度了。
而现在,乌都斯并不平静。
大汗乌稚那邪并未对南林草原进一步增兵,而是坐镇乌雅日努,似乎防备着北方的北地王阿达玛,这一举动,向公孙擎证实了韩禹、文莺的成功行间。
而新任南林王柯穆厄,正在对南林草原进行消化,归顺的部落中,或为主动投靠,或为武力胁迫,并非一条心,甚至到了现在,还有零星反抗,或者降了又叛。
尤其现在已故南林王图赫尔的独子还存活于世,这令南林某些被迫投降或隐藏起来的南林乌人心存希望,内心并未真正对柯穆厄一个年仅二十一岁的少年臣服。
如此,西疆便争取了更多休养的时间,公孙擎再次向朝廷上书,加派人手、钱粮,修建据马关。之前的钱粮人手,已不足支撑关城的继续修建。
若要建好,那便要与铁锁湖、紫檀山脉连接,彻底隔绝边界,阻挡乌人铁骑南下。
想法当然是好的,但如今国库空虚,朝廷忙于张太后的葬礼,整个国家又在秋收,人力也好,物力也罢,捉襟见肘。
于是,于布政使想起一个办法,征募那些投奔到天曌的乌人、还有因为战乱造成的流民,甚至是各个监狱的刑徒,只要给口饭吃,这些人便愿意修城,只要出动少许军队监视,便可解决人力的问题。
至于钱粮,可在西疆两州募捐,当然,对于那些乐意募捐的士绅豪族、商贾地主,朝廷根据实际情况,可对这些家族子弟提供一些无需考试,便可入县学读书的机会,甚至入仕的机会。
朝廷每日繁忙得很,听罢,只要不需要朝廷拨款,没做出格之事,你西疆修城,尽管去修。那些俗礼,此时也不再计较,朝廷大佬们的注意力,如今全在派系斗争之上,谁还管你西疆如何修城。
于是,批复很快下来,于天成便在光、阳二州募捐钱粮。
很快,便收到了成效,尤其是那些商贾之家,家中有财,但社会地位低微,本就没有什么读书入仕的机会,如此一来,便很有可能改变自家的社会地位,何乐而不为。
随后,不少商贾、乡绅家族开始募捐,修城的钱粮,逐渐又充足起来。
而无地无业的归降乌人也好,流民饥民也罢,多了去了,一听修城可以管饭,踊跃参与。
于是,拒马关的工程再次开启。朝廷在争斗,西疆在建设,亦不知是国家之福,还是国家之耻。
而南林的柯穆厄知晓西疆再次动工,扩建拒马关后,有些坐不住了,乌人不擅攻城,一旦据马关彻底连接了南北两边,隔绝边疆,那他们乌人再要入侵,那便要强攻,付出的代价要成倍上涨。
于是,柯穆厄仓促抽调出三千骑兵,前来叩关,试探拒马城的实力。
孟凡固得到了消息,赶忙戒备,并快马文书通知了公孙擎。
柯穆厄在未彻底平定南林草原期间,忽然叩关,此消息令西疆上下震惊不已。
拒马关有四千步卒驻扎,民夫八万。
那三千骑兵经过了之前那片破败的工事,来到了据马关前,看到那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拒马关城墙,惊愕万分,曌人的建造能力忒也恐怖,不足半年,便建起十里长的土墙,有城门,有望楼,有垛口,背后还有两座军堡。
三千乌骑先是分出三百骑,不断靠近拒马关,从两百步一直靠近到八十步,已经到了曌人的射程之内。
却未遭到一支箭矢的攻击,孟凡固经验老到,知道这三百骑只是试探他军力的一道小菜而已,他还不至于为了吃掉这道小菜而暴露自己的虚实。
四千步卒看着虽多,但要防御十里长的城墙,其实,空虚得很。孟凡固不轻易放箭,亦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兵力的空虚,故作轻视罢了。
那三百骑见曌人并不射击,就连箭矢都没上弦,士卒还在城墙上聊天说笑。
三百骑兵怔了怔,过了好一阵儿,才返回阵中。
双方就这么一直僵持了小半个时辰,未见动静。
就在此时,三千乌骑忽然分成数股,开始向拒马关逼近。
孟凡固无奈,既然乌人不再试探,想要强攻,自己只能下令反击。
曌人纷纷拉满弓弦,对准了城下的乌人,而就在双方射程接近时,乌人率先放出了齐射,有战马的惯性加持,本来射程不足的箭矢被放出了更远。
而刚刚通过工事的乌人,忽然向南北两侧分兵,中间的乌人发了疯一般的射箭,压制城头,掩护两侧的骑兵前进。
孟凡固暗叫不好,这正是自己所担心的,不怕你乌人正面攻城,就怕你绕过拒马关,突入关内。
毕竟,拒马关,还未彻底贯通南北,阻隔边界。
孟凡固下令全军射击,着重射击那些分兵两侧的骑兵。尽量消灭两侧的乌人。
而城下仅有一千步卒,还有数万没有兵刃的苦工。
孟凡固叫那些士卒前往据马关两侧防御,并给那些苦工放出话去,只要能击杀乌人,他身上的所有东西,包括战马,皆归你所有,若胜,根据自身情况,免去劳役,或免去刑罚,并赐予田地。
这批苦工,不是前来投靠的乌人,就是各个县城的死刑犯,还有不少乞丐流民。
经过这些利益的刺激,确实激励了不少苦工,可以说大部分苦工积极响应,没有兵刃,便拿起了干活的家伙,或为扁担,或为铁铲,或为镐,甚至是石块。跟随着那一千士卒,便向两侧冲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