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铩羽而归的消息,如同一声响亮的警钟,让所有觊觎翡翠星的势力都暂时收敛了锋芒,开始重新审视沈昭定下的规则。
而翡翠星内部,则进入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
按照贡献度和个人意愿,参与此次行动的成员们都获得了在划定区域内选择宅基地的权利。
这片区域位于核心净化区的外围,能量充沛,环境优美,靠近森林与溪流,是安家落户的绝佳之地。
军营铁壁与温馨小筑
第一军团的基地坐落在靠近星舰降落场的一片开阔平原上。
雷震的“暗刃”小队和后续驻防部队是建设主力。
他们的风格高效而统一:利用模块化的高强度合金材料,快速搭建起指挥中心、营房、训练场、机库以及能量防御塔。
整个基地线条硬朗,布局严谨,银灰色的建筑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透露着军人特有的秩序与力量感。
外围更是架设了能量屏障和自动防御武器系统,如同一座坚实的钢铁堡垒,守卫着这片新生的领土。
与军营的冷峻风格不同,其他参与者们的家园则各具特色,充满了生活气息。
林战选择了一块背靠小山、面朝溪流的地皮。
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土系异能的优势,没有使用太多外来材料
而是直接引导大地之力,配合坚固的本地木材,建造起了一座敦实厚重、带着点粗犷野性美的石木结构院落。
院子里特意留出了一大片空地,说是将来要弄个练武场,还得挖个鱼塘,豪气十足。
老渔师孙满舱则在溪流下游选了个地方,建了个小巧玲珑的水上木屋,出门就能钓鱼,乐得合不拢嘴,直说这是神仙日子。
秦墨和苏清河等人员,则选择在能量监测站附近聚居
他们的房子更注重功能性和实验田的结合,大多带有小型的温室和能量分析室,方便随时研究翡翠星的生态。
王大山和后勤人员们则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生活服务区,商店、简易餐馆、修理铺初具雏形,充满了烟火气。
周瀚宇这位精明的副官,更是眼光独到,他选择了一块靠近未来规划中商业区和行政中心的地皮
已经开始筹划建造一座集办公、接待、情报网络节点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显然是为“沈林家族”未来的外交和商业活动做准备。
水墨丹青,四合蕴星
而所有人中最受瞩目的,自然是沈昭与林清雪的未来居所。
林清雪没有选择建造宏伟的宫殿或超现代的科技堡垒。
她的心中,始终萦绕着那份属于华夏的古典情怀。
她要将记忆中的那份“家”的温暖与意境,在这星际之中重现。
她选择的地势极佳,位于一处缓坡之上,背靠苍翠竹林,面临一汪由山泉汇聚而成的碧潭,远眺可见雪山轮廓,近听可闻松涛流水。
建造过程,本身就是一场独特的炼器。
地基与主体结构,她使用了从流金沙星采购的、能够吸收储存恒星能量的“流金沙”混合本地坚固石材,由林战帮忙夯实塑造。
墙体则融入了一种她特制的、具备自我修复和能量调节能力的“生物活性泥”,使得整个建筑仿佛拥有了生命呼吸。
最精妙的是屋顶。
她没有使用普通的瓦片,而是用提炼过的“冰鳞鱼”鳞片和“星辰砂”,烧制出一种青黑色的、能量导流性极佳的能量瓦。
瓦当上,她亲手铭刻了微缩的清风流水阵纹,不仅能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
雨天时,雨水顺着瓦楞流下,还会触发阵纹,发出如同古琴轻鸣般的悦耳声响。
整个建筑格局,是经典的四合院形制,但在细节上融入了星际时代的便利与安全考量:
· 青砖黛瓦,飞檐斗拱,保留了古建筑的韵味与庄严。
· 朱红大门上,镶嵌着能量回路,兼具门禁与防御功能。
· 影壁并非实体,而是由能量形成的、可随意变换山水画面的光幕。
· 庭院之中,移栽了翡翠星特有的灵植花草,林清雪甚至特意引来一缕山泉,砌了一个小小的活水池,养了几尾漂亮的能量锦鲤。
池边放置着石桌石凳,皆由温玉打造,坐上去冬暖夏凉。
· 正房、厢房、耳房一应俱全,内部装修却暗藏玄机:墙壁内嵌能量线路,可随时召唤光屏处理事务
地底铺设了能量管道,连接着“生生不息盘”的副盘,让整个院落都笼罩在温和的生命能量场中
家具多用本地灵木打造,造型古雅,却自带微弱的宁神静气效果。
这座融合了古华夏智慧与星际炼器技术的“星辉四合院”,尚未完全完工,便已成为了翡翠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它不像军营那般冷硬,不像研究所那般理性,它静谧、典雅、充满生机
仿佛一位遗世独立的隐士,却又蕴含着不容小觑的能量底蕴。
沈昭每次从军务中抽身过来,看到这座在林清雪手中一点点成型的院落,冰冷的目光都会不由自主地柔和下来。
这里,将是他与她真正的家,是他们在浩瀚星海中锚定彼此的港湾。
这一日,院落的主体结构终于落成。
林清雪站在庭院中,看着熟悉的飞檐轮廓映衬着异星的天空,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归属感。
沈昭站在她身边,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这里,就是我们的根了。”他低声说。
“嗯。”林清雪回握住他,笑容温婉而坚定。
夕阳的余晖为青瓦涂上一层金红,院中灵植舒展,池鱼嬉戏。
越来越多的灯火在翡翠星上亮起,如同星辰点缀在这片新生的土地上。
属于“沈林”的家园,伴随着这些扎根于此的家园,正式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