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骑着毛驴,一路缓行,观察着沿途关隘的布防与民生。
他自忖伪装得极好,一介老朽,无人会留意。然而,当他行至一处关隘时,却被正在巡视的韩擒虎一眼认出。
韩擒虎远远望着那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心中巨震。
他年少时随父从军,曾在军中远远见过这位老者数面。那时这位“郭将军”正值壮年,风采照人,兵法谋略冠绝一时,给自己的父亲留下极深的印象。
父亲曾私下感叹:“郭将军之才,堪比古之名将,惜乎非曹氏亲族,又年岁渐长,不得大用。若在敌国,其成就恐不逊于阵斩夏侯渊的黄汉升啊!”
二十余年弹指而过,韩擒虎自己都已从少年郎成长为一方大将,投了大汉,没想到竟在此地重见这位自己少年时崇拜的英雄人物。
他心思电转,此人突然出现在长安左近,绝非偶然。
他立刻唤来心腹亲兵,低声嘱咐:“速速入长安,将此讯息密报丞相!就说,魏国昔日大将郭子仪微服入长安,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昔年在魏不得志,早早隐退。若能得其归附,于我大汉,无异于得昔日助吴称霸之伍子胥!”
长安城中,诸葛亮接到韩擒虎的密报,羽扇轻摇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露出惊喜之色。
他对侍立一旁的姜维等人道:“郭子仪……此人亮亦素有耳闻,确是大才。魏国不能用,是魏之失也。今既送上门来,我等当以诚相待,务必使其心甘情愿留下,助我大汉复兴。”
“伯约,你亲自安排,盯住此人行踪,然切记,绝不可无礼,要以礼相待。”
姜维领命,知此事关系重大,便先去寻叶白夔商议。
叶白夔沉吟片刻,道:“此等大才,心高气傲,强留反为不美。不如以静制动,任其在长安行走观览。我大汉如今政通人和,军民一心,与魏国朝堂内斗、君主猜忌之风大相径庭。待其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心生比较,或可不请自来。”
于是,一张无形而温和的网悄然撒开。
郭子仪入长安时,守门士卒早已得了姜维吩咐,只作寻常盘查便予放行。
此后数日,郭子仪果然如叶白夔所料,不仅流连于长安街市,更时常出城,观看军民协力劳作、兴修水利的场景。
见那些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汉军将领,如程咬金等人,竟能与士兵同甘共苦,挥汗如雨,全无骄矜之气,他心中大为触动。
他又私下向市井百姓、田间老农打听。众人皆言,诸葛丞相入主关中后,轻徭薄赋,推广农桑,与民休息,百姓得以安居,无不感念。
更令他惊讶的是,他所闻知的蜀汉朝堂,竟似乎全无魏国那般激烈的宗室、世家与地方派系之争,尤其是后主刘禅对诸葛亮信任有加,甚至有佞臣诬告,刘禅竟不问缘由,直接处死了进谗之人。
“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古来名臣大将,有几个能得君王如此毫无保留的信任?伴君如伴虎,此言在魏国是至理,在此地,莫非竟不适用了?”郭子仪独坐客舍,心中波澜起伏,以往的认知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又过几日,他发现长安城内有一处学堂格外热闹。一打听,方知是尚书令王守仁建议设立的“讲武堂”,奉行“知行合一”,旨在提升各级将士的军事素养。
每月一次大讲,不论士兵、校尉还是将军,皆可听讲。今日恰逢大讲之日,主讲之人,正是如今在汉军中声望与魏延并驾齐驱的左将军——叶白夔。
郭子仪大感兴趣,在守卫心照不宣的“疏忽”下,轻易混入了人群。
只见叶白夔立于台上,先是剖析战国长平之战,分析秦赵优劣,点评白起、赵括用兵得失,言语精辟,尤其强调“纸上谈兵”之大害,听得郭子仪频频颔首,深以为然。
随后,叶白夔又结合近年北伐战事,犀利指出魏军屡败之内因:派系林立,互相猜忌,协同不力,故易被汉军分割包围。
这番话,句句戳中郭子仪多年观察魏军积弊的痛处,让他不禁连连叹息,心有戚戚。
最后,叶白夔抛出一道议题:“昔年关云长将军发动襄樊之战,战略是否得当?若欲避免败亡,当如何行事?”
堂下顿时议论纷纷。有士兵认为关羽不该主动出击,当固守荆州。
程咬金跳出来嚷嚷:“俺看就是东吴背信弃义!要不是他们捅刀子,糜芳傅士仁两个软骨头投降,关侯爷早就拿下襄阳了!”
郭子仪听到此处,胸中积攒的见解再也按捺不住。
讨论兵法战策是他平生挚爱,这些年来,除了侄子郭淮偶有书信请教,几乎无人与他深入探讨,世人都当他是个平平无奇的老朽。
他忍不住越众而出,扬声道:“襄樊之战,非不可为!究其根源,乃在诸葛丞相当年之荆州策略有失偏颇!”
一语既出,满堂皆静,所有目光都集中到这个陌生的老者身上。
郭子仪侃侃而谈:“昔日取得益州之后,理应使荆州军与益州军进行相当比例的换防!如此,则关将军麾下,不致尽是荆州本地之兵。荆州失陷消息传来,本地兵顾念家室,自然士气崩溃,四散逃亡。”
“最终追随关将军至麦城死战不退者,皆是其多年旧部,非荆州籍贯者居多。若早行换防,根基稳固,何至于一败涂地?”
这番见解,深入肌理,切中要害,绝非寻常老卒所能言。
叶白夔与一直在旁关注的姜维对视一眼,心知此人必是郭子仪无疑。
二人当即上前,恭敬施礼:“老先生高见,令人茅塞顿开。还请先生移步内府,容我等细细请教。”
郭子仪心知身份已然暴露,见对方态度诚恳,毫无强迫之意,略一沉吟,便坦然应允,毕竟愿意向自己请教的年轻人不多了。
与此同时,汉中巴东之地,戚继光的新军训练已初见成效。
他命人入山砍伐大量毛竹,制成前端枝杈密布、威力巨大的“狼筅”,以其为核心,配以长枪、盾牌、镋钯等,操练着名的“鸳鸯阵”。
此阵小巧灵活,尤其适于江南水网山地作战。来自五谿的蛮兵身体素质极佳,很快掌握了阵法精髓。
而那位被戚继光发掘的猛将萧摩诃,不仅自身武艺高强,铣鋧投掷百发百中,更展现出不凡的指挥天赋,戚继光便放心地将一部鸳鸯阵交由其统领。
阵法刚刚合练纯熟,边境警讯便已传来。
原来东吴在孙权与陆逊决策之下,已命丁奉、徐盛、全琮、周鲂四将,引兵出夷陵,进抵秭归,与上庸方向的魏军遥相呼应。
只待魏军一动,吴军便要猛攻永安,试图趁其主力尚倾注于凉州与关中之际,在东线撕开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