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家。
饭已快做好了。
孔静随手端着厨师准备的一道菜,放下,看向距离餐桌不远处的年轻男子。
她大侄子孔仕明。
刚大学毕业步入工作没多久。
目前在北城航空任管理层。
形象才干俱佳。
难得的是,家境如此优渥,丝毫没有一些年轻人身上的恶劣习性。
长子长孙。
孔静自己没孩子,一直都拿他当亲儿子看。
“小姑,你见过欢欢男人没?”
孔仕明抬头,随口询问。
“见过,外表上称得上一表人才。是个小厂长跟包工头,比普通人经济情况好一些。”
孔静回答着,心思渐多。
孔仕明属事业型的人,平时很少会来她家。
自无意见到过虞欢一面,来家里的次数就多了。
孔静识人精准。
联想到虞欢那种少见的外在形象,眉头轻轻蹙了蹙。
主要就是虞欢虽然才二十岁,但已经结婚生女。
孔静想过虞欢将来感情不顺或许有可能再嫁一次,绝没想过她跟侄子之间有任何的可能性。
孔仕明道:“欢欢怎么会看上他的?”
“小姑娘当时没见过世面,被迷惑了呗。”
孔仕明听的心里不是很舒服。
他第一眼惊为天人的女孩,结果十八岁就嫁给了一个山野村夫,还给对方生了孩子。
八成还是被哄骗的。
他胡思乱想着,听到了门铃声。
有佣人迅速的过去开门。
孔仕明同时间也抬起头看向进来的两个大人跟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
意外,虞欢男人形象竟是极其不错。
身高相貌,笔直的身形。
只是穿的衣服一看就不怎么讲究。
头发乱糟糟的,像刚睡醒的样子。
孔仕明下意识的拿对方跟自己对比。
得到的结论是,对方哪都不如他,出身事业更没办法相提并论。
就是这么个哪都不如他的人。
让第一面把他惊艳到目瞪口呆的女孩归心,心甘情愿躲在小山村里相夫教女。
这种心态上的不平衡极端影响孔仕明的情绪。
他目光挑剔着,观察着,近乎毫不遮掩。
孔静热心。
见到几人的时候就快步过去走向了囡囡:“这丫头真是越来越可爱了。”
囡囡不让她碰,回身搂住了周青。
孔静顺了顺囡囡软软的头发,笑看向周青:“怎么来的?”
“自己开车。”
孔静熟络客气:“饭刚好,快坐下吃饭去。你颜叔叔本来中午也想回来,临时工作有急事儿。对,这是我侄子孔仕明,应该跟你差不多年龄。”
“我二十一岁。”
“那他比你还大了两岁。明明,这就是周青,你表妹的丈夫。”
孔仕明没起身,坐着微微颔首算打过招呼。
周青并不在乎他态度。
感受到敌意的时候,这人是谁,对他想法如何已不重要了。
人跟人之间的气场很妙。
像许东耀,周青一见就有眼缘,不乏欣赏,聊天对脾气。
像这位。
一见就本能的不想接触和应付。
……
午饭间。
虞欢抱着刚刚跟她恢复亲热的囡囡在喂一些她能吃的东西。
久未见面,大的不能抱,小的自然抱的不舍得松手。
周青则陪着孔静随意的聊。
孔静这种人社交上是天才,人格魅力很强。
对这个时代来说是这样。
她的一些话术,逻辑看似无懈可击。
周青却是想进套都进不去。
不过身份地位天壤之别,周青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是没有丝毫主动性。
就如一个刚进大城市的乡巴佬。
寡言,孔静问什么他选择性的回什么。
不会让冷场,也不会被牵着鼻子走。
期间他看了眼又在接大哥大的虞欢。
这是饭间的第二个电话了。
第一个靳樱兰打来的,想跟她一块吃午饭。
这一个声音是老人,应该是虞欢奶奶,也想让她去家里吃饭。
孔仕明食不知味的放下筷子,看向正就近夹菜吃饭的周青:“你老家是靠着大山对吧?”
周青疑惑他有此一问,点了点头。
孔仕明笑:“我经常从电视里看到山区的情况,你们那边教育资源是不是挺稀缺的?”
周青诚恳回应:“初中文凭都比较少见,很多人字都不认识。”
“你是什么学历?”
“我啊,高中。不过没毕业证,也算是初中。”
“怎么不接着读大学?”
“家里穷,我又是兄弟两个,资源只够供出来一个大学生。我弟弟学习成绩好一些,比我强,只能他替我接着读。”
孔仕明听他如此坦诚,怪异感顿生。
山村出身,没学历,家里曾一贫如洗。
周青聊起这些偏偏很自然。
不以此为耻。
平淡,像在讲别人,而不是在讲自己。
孔仕明压着那点不适,调侃:“那你运气挺好,一个初中生能娶大学生。”
“不是我运气好,是欢欢眼光不好。她太优秀了,能娶到她我跟做梦一样。”
孔仕明想说她眼光确实不好。
话到嘴边,涵养让他咽了回去,接着问道:“你认为学历重要不?”
“当然重要,像我们县城如果有学生考上名牌大学,通知书甚至是县里书记亲自来送,多大的殊荣。”
孔仕明意味不明:“那你怎么舍得让一个大学生放弃学业陪你躲在山村里吃苦?”
这话刚说完,周青见虞欢通话结束放下了大哥大,便问她道:“欢欢,你觉得是跟我一块生活苦,还是跟我结婚前生活更苦?”
虞欢根本就没听清楚这俩人之前在聊什么,随之说道:“都很辛苦。”
周青给她夹了点菜,认真又轻松:“以后就不苦了。”
孔静明显发现侄子先乱了。
沟通的方寸不在。
反倒周青,从见面到现在,言行举止全都举重若轻,得体。
孔静是真挺欣赏这人的心理素质。
欣赏的同时还有排斥。
污泥里的明珠再亮,都沾染着污垢,平民中的凤凰男。
孔静不想侄子再继续当个对方心里的小丑,插话:“你的那个小厂子现在主要生产什么?”
“两个厂呢,孔阿姨问的是哪个?”
“你不就一个食品厂?”
“还有个车床厂,跟朋友合伙开的。”
“哪个效益好一些。”
“都差不多,连员工数量都差不多。车床厂的潜力更大点,制造业嘛。”
“多少员工了?”
“加一块六七百人。”
孔静稍稍的惊讶,夸赞:“那你算得上县城首富了。”
“差得远,沈县长才是真正的县城首富。随便张张嘴,阿姨您就给捐了三百万,我的俩厂子加一块卖掉都卖不到这些钱!”
孔静:“别只顾着说话,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