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闻言沉默了下来,李枕的话勾起了她对于朝歌往事的回忆。
回溯往昔,好像还真如李枕所说的那般。
大商的灭亡,与新旧势力之间那不可调和的矛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时的帝辛雄心勃勃,意图摆脱掣肘,打压以微子启、箕子、比干为代表的王族旧贵和神权集团。
他们盘根错节,把持朝政,信奉祖宗成法不可变。
自己作为有苏氏献上的外来户,因得宠,身边自然也聚集起一批试图依靠君王宠信获得权力的新贵。
如费仲、飞廉、恶来等新贵,以及一些渴望打破旧秩序,凭借军功或才干上位的将领官员。
两派明争暗斗不休,帝辛借新贵之力打压旧贵。
旧贵则视自己为蛊惑君王的祸水,屡次发难。
微子启更是数次在朝会上痛心疾首,直指自己是亡国根源,恳请帝辛诛杀妖妃。
现在想来,他们之所以想要除掉自己,哪里是因为自己是什么祸国妖妃,哪里是因为自己蛊惑君王。
他们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为了打压那些新贵。
针对自己,无非是因为自己是新贵的代表,且他们认为除掉一个依赖大王的宠爱才能立足的后宫宠妃,比较容易罢了。
微子启针对自己,或许还有借自己这个祸国妖妃,来打击大王的威望用意。
或许李枕说的没错,一个王朝的覆灭,又怎么可能会是因为一个女人。
我未免也太高看自己了。
妲己自嘲的笑了笑,眸光平静无波,语气淡然:“微子启纵然有千般不是,可在天下人眼中,他依旧是贤名堪比箕子和比干的‘仁人’。”
“他此番来投,偃林即便知其心思,出于名声和微子启在殷商遗民中的威望,也多半会接纳他。”
她顿了顿,抬眸看李枕:“昔年在朝歌,微子启便视本宫如眼中钉肉中刺,屡次奏请大王诛杀本宫。”
“加之本宫如今是人人得而诛之的祸国妖妃,若让他知晓本宫在此......”
“你恐怕也会被本宫所牵连。”
妲己是整个天下人人得而诛之的祸国妖妃,是姬发立起来的一杆伐商道义大旗。
若是让人知道妲己在此,无论是为了名声,还是为了不给姬发留下讨伐六国的借口,偃林都不可能会留下妲己。
别说是偃林了,换做全天下任何一个诸侯,都只有将妲己送给姬发这一个选择。
同样,姬发也没得选,他自己立起来的道义大旗。
谁敢收留妲己,他就必须兴兵讨伐,不然他伐商在道义上就站不住脚。
李枕闻言,故作沉重地长叹一声,摊手道:“唉,还能怎么办,你是昔日大商新贵势力的旗帜,是天下诸侯伐商立起的一杆道义大旗。”
“为了我这来之不易的官爵和封邑,看来只能忍痛牺牲你,让你死一下了。”
妲己听到这话,红唇微扬,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一双媚眼斜睨着李枕:
“哦?你真舍得?”
李枕轻叹一声,笑着说道:“事到如今,不舍得也得舍得啊,总不能为了你,把我这大好前程都搭进去吧?”
“噗——”妲己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宛如春花绽放。
她伸出纤纤玉指,轻轻将耳畔被风吹乱的青丝捋到耳后,没好气地白了李枕一眼:
“行了,别卖关子了,就你那点出息,给你几分好颜色,你都恨不得跪下来舔本宫脚趾的色胚,还说要杀我?”
“怕是本宫自己想不开要寻死,你都得跪着求我别死,说吧,你打算怎么做?”
李枕见她这般模样,也不尴尬,笑呵呵地说道:
“还是娘娘懂我,我说的让你死一下,的确不是真要你的命,而是让你社会性死亡。”
“社会性死亡?”
妲己闻言,微微一愣,绝美的脸上浮现出真正的困惑和好奇。
这个陌生的词汇完全超出了她的理解范围。
李枕笑着说道:“娘娘可还记得,我是如何将你从朝歌带出来的了?”
妲己见李枕还在卖关子,冷哼一声:“不记得了,谁记得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李枕见她这般模样,哈哈大笑了一声:“当初,我是打着姜尚旧识的旗号,假借替他收拾首尾的名义,将你从王宫中带了出来。”
“想来,那位护送咱们出城的西岐将军,以及姬发等伐商诸侯,现在应该已经知晓我当日带走的那个宫人,就是你这个祸国妖妃。”
“你说,如果我现在派人去满天下的散播消息,说那位魅惑商王,倾覆大商的祸国妖妃妲己。”
“早在攻破朝歌之时,就已经被姬发让人秘密从王宫之中接走,送回了西岐。”
“并且,姬发被你的美色所惑,暗中将你藏匿,纳入了后宫……”
“你猜,天下人会怎么想?各路诸侯又会作何反应?”
妲己嗤笑一声,面露讥讽之色:“姬发?他如今正是树立仁德贤明形象,收买天下人心的时候。”
“他又怎么可能会做这等授人以柄的蠢事,那些诸侯又不是傻子,岂会相信这等无稽之谈?”
李枕笑着摇了摇头:“我的娘娘,那些诸侯信不信不重要,那些懵懂无知的庶民相信就足够了。”
“当初为了打击帝辛威望,将牝鸡司晨、惟妇言是用的罪名坐实,他们不遗余力地把你塑造成一个魅惑众生,一笑倾人城的妖妃。”
“他们恨不得告诉全天下,您不仅美貌绝世,更是身具异术,眼波流转间便能蛊惑人心,让英明雄主也变成昏聩之徒。”
“坊间皆传言你看人一眼就能夺人心魄,你的这等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你说......”
李枕一脸玩味地看着妲己:“那些终日劳作、信息闭塞、最爱听信奇闻异事的底层庶民,是愿意相信姬发品德高尚、不为美色所动呢?”
“还是更愿意相信,连商王都能迷得亡了国的妖妃,能够迷的姬发魂不守舍呢?”
“是给姬发歌功颂德,赞颂姬发英明神武的故事容易传播。”
“还是这种涉及声名大噪的顶流诸侯、亡国妖妃、权力与美色的禁忌秘闻,更容易传播,更容易被人津津乐道呢?”
“换做是您,我的娘娘,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闲暇时是对那些关于姬发如何仁德,如何英明的颂歌感兴趣?”
“还是对那位迷倒了商王,倾覆了一个王朝的绝色妖妃,如今又如何与姬发暗通款曲,谱写出一段更惊心动魄的香艳秘闻,更感兴趣呢?”